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与他汀类化合物的联合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23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与他汀类化合物的联合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的、非相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该组合物含有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或其药用上可接受的盐,该组合物还含有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是H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与他汀类化合物的联合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用药治疗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变形、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或其药用上可接受的盐和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组合物、活性成分组合及其在高血脂症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疾病(CVD)泛指由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CVD位列全球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首位,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0003]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降血脂药市场,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2020年中国降血脂药市场规模为363.0亿元,同比增长9.1%。降血脂药产品构成中主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其他药物种类为辅。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AS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选择性好和疗效高的特点,因此占据了主要的降脂药物市场份额。
[0004]他汀类药物是高血脂症治疗的一线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具有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包括:(A)治疗有效量的第一活性成分,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B)治疗有效量的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高血脂症治疗药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由(A)治疗有效量的第一活性成分,和(B)治疗有效量的第二活性成分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吲哚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高血脂症治疗药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为0.01%至99.99%,以组合物活性成分的总重量计;优选为0.1%至99.9%,更优选为1%至99%;更优选为10%至99%;更优选为20%至99%;更优选为30%至99%;更优选为40%至99%;更优选为50%至9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为0.01%至99.99%,以组合物活性成分的总重量计;优选为0.1%至99.9%,更优选为1%至99%;更优选为10%至99%;更优选为20%至99%;更优选为30%至99%;更优选为40%至99%;更优选为50%至9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是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式(I)中: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氚、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

7元的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5

7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
12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
1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
10
酯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酰胺基、

SO2R9、

OSO2R9、

OCOR9;且所述的R1和R2不同时为氢;或所述的R1和R2和相邻的

(CH2)
n

O以及C=C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

7元的杂环,其中,所述的杂环为全部饱和的杂环、部分不饱和的杂环或芳杂环;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氚、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
12
环烷基、氰基、硝基或羧基;n为0或1;所述的取代指基团上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红王江蒋华良李永国戈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