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84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缓冲管道;进口管,与所述缓冲管道的流体入口连通;出口管,与所述缓冲管道的流体出口连通;至少一个阻流板,设置于所述缓冲管道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有效降低流体的脉冲力,使得缓冲管道中压力和流速更加平缓,对管道出口处的相关仪表起到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间试验厂正压氮氧化物吸收塔采用的液相循环泵为计量泵,计量泵采用脉冲输出的方式,液体经计量泵喷嘴喷射出来瞬时冲击力过大,造成后端的压力、流量等计量仪表指针偏转过大,极易损坏仪表。且由于计量泵的脉冲作用,使得计量仪表指针随计量泵的频率变化而做周期性的摆动,无法准确测量、读取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有效降低流体的脉冲力,使得缓冲管道中压力和流速更加平缓,对管道出口处的相关仪表起到保护作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包括:
[0006]圆筒状的缓冲管道;
[0007]进口管,与所述缓冲管道的流体入口连通;
[0008]出口管,与所述缓冲管道的流体出口连通;
[0009]至少一个阻流板,设置于所述缓冲管道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之间。
[0010]可选的,所述流体入口距离所述缓冲管道的第一端一预设距离。
[0011]可选的,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缓冲管道垂直。
[0012]可选的,所述出口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缓冲管道的直径,且伸出位于所述缓冲管道的第二端的所述流体出口。
[0013]可选的,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均为圆柱形。
[0014]可选的,所述阻流板包括四个被切割的部分圆片。
[0015]可选的,所述四个被切割的部分圆片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等间隔设置。
[0016]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阻流板垂直于所述缓冲管道的内壁。
[0017]可选的,相邻两个阻流板的设置方向相反。
[0018]可选的,所述阻流板的切割线与所述阻流板的圆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以28mm为中心的一预设范围内。
[0019]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在缓冲管道内设置至少一个阻流板,减小了脉冲流体的瞬时冲击力,经缓冲装置缓冲后的脉冲流体压力和流速更加平缓,极大程度上消除了管道上的震动,使得后端计量仪表读数更加准确,对计量仪表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的正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的左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的俯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阻流板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缓冲管道;2、进口管;3、出口管;4、阻流板;11、流体入口;12、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缓冲管道1;
[0031]进口管2,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入口11连通;
[0032]出口管3,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出口12连通;
[0033]至少一个阻流板4,设置于所述缓冲管道1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入口11和所述流体出口12之间。
[0034]本技术的该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入口11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出口1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阻流板4,减小了脉冲流体的瞬时冲击力,经缓冲装置缓冲后的脉冲流体的压力和流速更加平缓,极大程度上消除了管道上的震动,使得后端计量仪表读数更加准确,对计量仪表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0035]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缓冲管道1的长度可以为400mm,直径可以为70mm;所述流体入口11距离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一端一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优选为75mm;从而使经过进口管2流入缓冲管道1的液体可有一部分流向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一端一部分,这样可以缓冲进入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对所述缓冲管道1的冲击力。
[0036]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口管2与所述缓冲管道1垂直,当然,也可使所述进口管2与所述缓冲管道1有一定倾斜角度;通过所述进口管道2与所述缓冲管道1垂直,使得进入到所述缓冲管道1中的流体可流向所述缓冲管道1第一端的流入量与流向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二端的流入量基本相等,减小流体对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冲击力。
[0037]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管3的直径小于所述缓冲管道1的直径,且伸出位于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二端的所述流体出口12,通过所述出口管3截面直径的缩小,使得流体压强进一步减小,流体更加平缓,极大程度上消除管路上的震动;同时使流速增加,提高计量泵的使用效率。
[0038]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口管2和所述出口管3均为圆柱形,使得管道内壁受压均匀,减小流体流动时受到的来自管道内壁的阻力,提高计量泵的使用效率。
[0039]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4包括四个被切割的部分圆片,当然,所述阻流板4的数量也可结合缓冲装置对脉冲流体缓冲程度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该所述阻流板4的数量优选为4个,流体受所述阻流板4四次阻挡后实现较好阻流效果,四个阻流板4中的第一阻流板距缓冲管道1的第一端的距离l优选为150mm。
[0040]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四个被切割的部分圆片在所述流体入口11和所述流体出口12之间等间隔设置,间隔距离δ优选为60mm;所述阻流板4等间隔设置,使流体在所述缓冲管道1内压力与流速相对均匀的减小,有利于保持缓冲管道内流体的平稳,这里圆片的半径r小于35mm,所述阻流板4的厚度优选为2mm。
[0041]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4垂直于所述缓冲管道1的内壁,当然,所述阻流板4也可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内壁有一定倾斜角度;当所述阻流板4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内壁垂直时,所述阻流板4与流体流动方向垂直,所述阻流板4与流体接触面积小,缓冲效果好。
[0042]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板4的设置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板4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内壁开口方向一上一下间隔设置,如图5所示,可延长流体在所述缓冲管道1内的流动路程,加强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
[0043]本技术的一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缓冲管道(1);进口管(2),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入口(11)连通;出口管(3),与所述缓冲管道(1)的流体出口(12)连通;至少一个阻流板(4),设置于所述缓冲管道(1)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入口(11)和所述流体出口(1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11)距离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一端一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2)与所述缓冲管道(1)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脉冲流体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3)的直径小于所述缓冲管道(1)的直径,且伸出位于所述缓冲管道(1)的第二端的所述流体出口(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玉佳王俊会曹学斌李小龙范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