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45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和位于转动组件左侧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组件上,且转动组件与桩基体固定连接。该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通过设置进水孔、密封塞、单向阀和出水管,在桩基体向下进行旋进入土地中时,则孔隙水可以通过进水孔进入桩基体的内腔,进而可以减小在桩基体进入土地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并且在桩基体旋转时,则密封塞可带动滑动组件在环形曲面槽中上下滑动,使得密封塞上下运动,则可以通过负压进行往复排水作业,避免造成桩基体内部水填满的问题。避免造成桩基体内部水填满的问题。避免造成桩基体内部水填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桩基施工
,具体为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桩基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使得周围土体发生一定量的变形,由于土体孔隙水的存在,预制桩桩体压入土体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孔隙水压力,阻碍预制桩桩体施工,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且不便于地下水进行排出处理,因此,提供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有效消除超孔隙水压力对施工的影响,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解决了由于土体孔隙水的存在,预制桩桩体压入土体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孔隙水压力,阻碍预制桩桩体施工,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且不便于地下水进行排出处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和位于转动组件左侧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组件上,且转动组件与桩基体固定连接,所述桩基体外部的下方开设有多组成矩阵排列的进水孔,所述桩基体的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中嵌设安装有单向阀,且密封塞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滑动在环形曲面槽中,且环形曲面槽开设在轴体上,轴体内置在桩基体中并与安装板的下方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桩基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叶,且螺旋叶沿着桩基体的长度设置,所述桩基体内腔为矩形,且密封塞的形状与桩基体的形状相适配。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空心柱,且空心柱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内,所述空心柱固定连接在桩基体的顶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中贯穿安装有呈L形形状的出水管,且出水管的竖向端口延伸进入空心柱。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轮,所述滑轮嵌合滑动在环形曲面槽中,所述滑轮与连接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密封塞的上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该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通过设置进水孔、密封塞、单向阀和出水管,在桩基体向下进行旋进入土地中时,则孔隙水可以通过进水孔进入桩基体的内腔,进而
可以减小在桩基体进入土地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并且在桩基体旋转时,则密封塞可带动滑动组件在环形曲面槽中上下滑动,使得密封塞上下运动,则可以通过负压进行往复排水作业,避免造成桩基体内部水填满的问题。
[0012]2、该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第二齿轮和桩基体,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二齿轮旋转运动,使得桩基体可以向下顺利压入土地内,且可以自动实现压入土地的工作,方便了施工作业。
[0013]3、该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叶,且螺旋叶旋转运动可以起到松散土地周围土的作用,进而使得螺旋叶可以顺利向下旋入土地内,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安装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桩基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桩基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滑动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板、2第二齿轮、3转动组件、31轴承、32空心柱、4出水管、5驱动装置、51电机、52第一齿轮、6桩基体、7进水孔、8螺旋叶、9滑动组件、91滑轮、92连接杆、10轴体、11密封塞、12单向阀、13环形曲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3和位于转动组件3左侧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电机5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的下方,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52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2啮合连接,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2之间啮合传动,则可以顺利驱动空心柱32和桩基体6的旋转运动,使得桩基体6可以向下压入土地内,进而便于进行自动施工作业。
[0022]驱动装置5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二齿轮2固定连接在转动组件3上,转动组件3包括轴承31,轴承3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的下方,轴承31内转动连接有空心柱32,轴承31可以对空心柱32支撑,同时轴承31可以确保空心柱32的旋转,进而使得桩基体6可以稳定旋转运动。
[0023]且空心柱32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2内,空心柱32固定连接在桩基体6的顶部,且转动组件3与桩基体6固定连接,桩基体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叶8,且螺旋叶8沿着桩基体6的长度设置,桩基体6的底部为锥形,且尖锥设计更易于桩基体6向下压入土地内,且螺旋叶8旋转运动可以起到松散土地周围土的作用,进而使得螺旋叶8可以顺利向下旋入土地内,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0024]桩基体6内腔为矩形,且密封塞11的形状与桩基体6的形状相适配,通过矩形桩基体6内腔的矩形设计,则可以避免桩基体6围绕密封塞11旋转,使得桩基体6可以顺利控制密
封塞11旋转。
[0025]桩基体6外部的下方开设有多组成矩阵排列的进水孔7,进水孔7可以确保孔隙水进入桩基体6的内腔,则可以减小孔隙水的压力。
[0026]桩基体6的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中嵌设安装有单向阀12,单向阀12可以确保单向向上出水,避免孔隙水向下回流。
[0027]且密封塞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9,滑动组件9包括滑轮91,滑轮91嵌合滑动在环形曲面槽13中,滑轮91与连接杆92的上方固定连接,连接杆92固定连接在密封塞11的上方,连接杆92可以起到连接密封塞11和滑轮91的作用,使得滑轮91可以在环形曲面槽13内滑动,同时环形曲面槽13可以确保滑轮91上下往复运动,则可以控制密封塞11上下运动,进而便于通过单向阀12往复抽水作业。
[0028]滑动组件9滑动在环形曲面槽13中,且环形曲面槽13开设在轴体10上,轴体10内置在桩基体6中并与安装板1的下方固定连接,安装板1中贯穿安装有呈L形形状的出水管4,且出水管4的竖向端口延伸进入空心柱32,空心柱32的空心设计可以确保出水管4的置入,使得密封塞11可以顺利将孔隙水压入出水管4达到排水的目的。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3)和位于转动组件(3)左侧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与第二齿轮(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固定连接在转动组件(3)上,且转动组件(3)与桩基体(6)固定连接,所述桩基体(6)外部的下方开设有多组成矩阵排列的进水孔(7),所述桩基体(6)的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密封塞(11),所述密封塞(11)中嵌设安装有单向阀(12),且密封塞(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9),滑动组件(9)滑动在环形曲面槽(13)中,且环形曲面槽(13)开设在轴体(10)上,轴体(10)内置在桩基体(6)中并与安装板(1)的下方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减小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的下方,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2)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龙吴云彬孙杰杨金荣吕玉勇陈亚杰赵衍杰张志超靳圣斋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勘察测绘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