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其包括钻杆,钻杆固设有钻头,钻杆内开设有空腔,空腔设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有第一紧钉杆,钻杆开设有与第一紧钉杆相适配的紧钉孔;第一紧钉杆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杆,支杆与第一紧钉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钻杆内设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横截面积小于空腔横截面积,第二竖杆连接有与第一紧钉杆相配合的锥形块;第二竖杆开设有若干卡槽,钻杆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第一竖杆与卡块滑动连接;第一竖杆背离第二竖杆的一端设有推动第一竖杆滑动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可提升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减小光伏支架发生倾倒的概率。支架发生倾倒的概率。支架发生倾倒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支架也叫太阳能光伏支架,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板面设计的特殊支架,支架通常采用的材质有铝合金、碳钢以及不锈钢等。光伏支架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诸多类别,例如混凝土基础支架和螺旋桩基础支架等。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5306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支承光伏支架的螺旋桩,包括桩体、螺旋裙边、连接器,螺旋裙边设置在桩体的身部并沿着桩体的纵向布置,连接器固定于桩体的一端,桩体、螺旋裙边、连接器的材质均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桩体仅螺旋裙边与土地进行连接,在雨水大风等天气长期影响下,桩体与土壤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使得光伏支架易发生倾倒,致使太阳能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光伏支架倾倒的概率,提升光伏支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包括钻杆,所述钻杆固设有钻头,钻杆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固设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钉杆,钻杆开设有与第一紧钉杆相适配的紧钉孔;第一紧钉杆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杆,支杆与第一紧钉杆之间固设有第二弹簧;钻杆内设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横截面积小于空腔横截面积,第二竖杆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紧钉杆相配合的锥形块;第二竖杆开设有若干卡槽,钻杆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第一竖杆与卡块滑动连接;第一竖杆背离第二竖杆的一端设有推动第一竖杆滑动的驱动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旋转钻杆,钻杆逐渐插入土壤中,待钻杆达到指定深度后,驱动机构推动第一竖杆,第一竖杆推动第二竖杆与卡块分离,第二竖杆使锥形块与第一紧钉杆相抵触,使第一紧钉杆背离空腔的一端逐渐穿过紧钉孔插入土壤中,待支杆与钻杆分离后,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推动支杆,使支杆插入土壤中,支杆与第一紧钉杆配合提升钻杆的抓地能力,有利于提升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可减小光伏支架发生倾倒的概率。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杆、齿轮和齿条,转杆穿设钻杆径向且与钻杆转动连接,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杆,转杆与齿轮固定连接,第一竖杆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内六角杆,内六角杆带动转杆和齿轮转动,使齿条推动第一竖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实现驱动第一竖杆运动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钻杆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紧钉杆和若干支撑杆,支撑杆背离滑块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紧钉杆固定连接;第一竖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钻杆开设有竖槽,驱动杆与竖槽滑动连接,驱动杆均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杆拉动驱动杆进而带动滑块下移,滑块与支撑杆配合将第二紧钉杆插入地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钻杆与土壤连接的稳固性。
[0013]可选的,第一紧钉杆靠近第二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靠近第二竖杆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与锥形块配合,便于锥形块推动第一紧钉杆插入土壤。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竖杆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卡槽相连通,第二竖杆固设有位于限位槽内的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靠近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与卡槽卡接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推动卡球与限位槽内壁抵触,便于减小第二竖杆在竖直方向发生的滑动。
[0017]可选的,所述钻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宽螺旋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宽螺旋板可增大钻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钻杆的抗拉拔性。
[0019]可选的,所述钻杆背离第一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橡胶圈位于空腔内,橡胶圈开设有与锥形块相配合的通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竖杆挤压橡胶圈,使橡胶圈发现弹性形变进而对第二竖杆进行限位,有利于防止第二竖杆沿竖直方向滑动。
[0021]可选的,所述钻杆背离钻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开设有安装盘,安装盘开设有若干与安装槽相连通的螺纹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盘将钻杆与光伏支架连接,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人工旋转钻杆,钻杆逐渐插入土壤中,待钻杆达到指定深度后,驱动机构推动第一竖杆,第一竖杆推动第二竖杆与卡块分离,第二竖杆使锥形块与第一紧钉杆相抵触,使第一紧钉杆背离空腔的一端逐渐穿过紧钉孔插入土壤中,待支杆与钻杆分离后,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推动支杆,使支杆插入土壤中,支杆与第一紧钉杆配合提升钻杆的抓地能力,有利于提升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可减小光伏支架发生倾倒的概率;
[0025]2.转动内六角杆,内六角杆带动转杆和齿轮转动,使齿条推动第一竖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实现驱动第一竖杆运动的效果;
[0026]3.第一竖杆拉动驱动杆进而带动滑块下移,滑块与支撑杆配合将第二紧钉杆插入地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钻杆与土壤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使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钻杆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旨在突显卡块与卡槽的位置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
[0031]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
[0032]图6是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钻杆;2、驱动机构;3、滑块;4、宽螺旋板;5、橡胶圈;6、安装盘;7、光伏支架;11、钻头;12、空腔;13、第一弹簧;14、第一紧钉杆;15、紧钉孔;16、第一竖杆;17、第二竖杆;18、卡块;21、转杆;22、齿轮;23、齿条;24、内六角杆;31、第二紧钉杆;32、支撑杆;33、驱动杆;34、竖槽;51、通孔;61、安装槽;62、螺纹孔;141、支杆;142、第二弹簧;143、限位板;144、倒角;171、锥形块;172、卡槽;173、限位槽;174、第三弹簧;175、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
[00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包括钻杆1,钻杆1固设有钻头11,将钻头11与地面抵触,人工旋转按压钻杆1,使钻杆1逐渐插入土壤,当钻头11抵达指定深度时停止旋转。钻杆1外壁固定连接有宽螺旋板4,宽螺旋板4增大钻杆1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升钻杆1的抗拉拔性。
[0037]参照图2和图3,钻杆1内开设有空腔12,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包括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固设有钻头(11),钻杆(1)内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固设有若干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固定连接有第一紧钉杆(14),钻杆(1)开设有与第一紧钉杆(14)相适配的紧钉孔(15);第一紧钉杆(14)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杆(141),支杆(141)与第一紧钉杆(14)之间固设有第二弹簧(142);钻杆(1)内设有第一竖杆(16),第一竖杆(16)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17),第二竖杆(17)横截面积小于空腔(12)横截面积,第二竖杆(17)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紧钉杆(14)相配合的锥形块(171);第二竖杆(17)开设有若干卡槽(172),钻杆(1)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72)相适配的卡块(18),第一竖杆(16)与卡块(18)滑动连接;第一竖杆(16)背离第二竖杆(17)的一端设有推动第一竖杆(16)滑动的驱动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杆(21)、齿轮(22)和齿条(23),转杆(21)与齿轮(22)固定连接,转杆(21)穿设钻杆(1)径向且与钻杆(1)转动连接,转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杆(24),第一竖杆(16)与齿条(23)固定连接,齿条(23)与齿轮(2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桩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娜,吴航,张凯,常延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铸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