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32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传送组件、下模组件及支撑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及固定设置于上模座下端面左侧的上模成型公;所述上模座与机床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板组件、驱动销及滑板;所述驱动板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模座的下端面且设置有Z型滑槽,Z型滑槽包括一号竖直槽段、二号竖直槽段及斜面槽段;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及下模成型公;下模座上设置产品冲孔;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滑板、下模座及下模成型公提供支撑,滑板的前端靠近下模成型公的加工成型位置处;具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机台占用率降低的优点。占用率降低的优点。占用率降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模具加工产品工艺过程中,一些产品需要先通过连续模具开出产品料片,然后再通过人工放料转到工程模具加工成成型产品,存在如下缺陷:
[0003]1.生产效率低下,工程模具需要人工放料生产速度至少每日3000PCS。
[0004]2.设备和人工占用多,比连续模具多一台冲压设备和一个人工。
[0005]3.产品来回运输繁琐,产品需要在先生产料片后在搬运到另一台设备处进行成型工艺,管理成本运输成本上升。
[0006]4.需要两套模具生产,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模具加工产品工艺中,一些产品需要先通过连续模具开出产品料片,然后再通过人工放料转到工程模具加工成成型产品,存在生产效率低、设备和人工占用多,成本高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传送组件、下模组件及支撑组件;
[0009]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及固定设置于上模座下端面左侧的上模成型公;所述上模座与机床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
[0010]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板组件、驱动销及滑板;所述驱动板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模座的下端面且设置有Z型滑槽,Z型滑槽包括一号竖直槽段、二号竖直槽段及斜面槽段,驱动销可插入Z型滑槽内并沿着Z型滑槽运动;驱动销与滑板固定连接;滑板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可在Z型滑槽的斜面槽段的驱动下沿支撑组件左右滑动;所述滑板还配备有滑板导向装置,当滑板向左右滑动时,滑板导向装置起到导向作用;
[0011]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及下模成型公;下模座上设置产品冲孔;下模座依靠支撑组件架空设置在下模成型公的上方,下模座的右侧设置有供驱动板组件上下移动通过的贯穿开口;
[0012]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滑板、下模座及下模成型公提供支撑,滑板的前端靠近下模成型公的加工成型位置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均为板状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组件包括一号驱动板、二号驱动板,一号驱动板、二号驱动板结构相同,一号驱动板、二号驱动板上均设置有Z型滑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导向装置为固定设置于滑板两侧的多个压块,压块的内侧开有凹槽,滑板的两侧恰可嵌入凹槽并可在凹槽中滑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销通过连接块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为块状结构,驱动
销贯穿连接块并可在连接块内滚动,连接块的下端面与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托板、一号垫脚板、二号垫脚板、滑板支撑板及滑板垫板,所述下托板设置在下模成型公底部;一号垫脚板、二号垫脚板设置于下托板的上端面的两侧并用于支撑下模座;所述滑板垫板设置于下模成型公的右侧,滑板支撑板设置于滑板垫板的顶端销且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高度不低于下模成型公的上端面高度,滑板的下端面紧贴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且可在滑板支撑板上左右滑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成型公包括下模成型公主体、设置于下模成型公主体上的成型凹槽、设置于成型凹槽内的并可上下移动的浮料块;成型凹槽和浮料块均位于上模成型公的正下方;上模成型公向下运动时可压住浮料块并推动浮料块向下运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成型公主体上端面成型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
[0020]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前端轮廓和产品的轮廓相吻合。
[0021]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的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在连续模中增加自动传送设备,把冲切后的产品直接送到加工成型部位成型,所有工艺都在一道模具和一台冲床内完成,不需要人工送料,生产效率极大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0023](2)本技术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产品不需要来回搬运,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完成所有工序,降低了管理成本;
[0024](3)本技术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以前的两套模具改进为一套模具,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5](4)本技术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机台占用率降低,并有多余时间生产其它产品,机床的到充分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中隐藏下模成型公和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1中下模成型公和滑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

上模座、2

上模成型公、3

一号驱动板、4

二号驱动板、5

产品、5'

加工成型后产品、6

固定块、7

压块、8

Z型滑槽、9

滑板、10

一号垫脚板、11

定位销、12

下模成型公、13

浮料块、14

下托板、15

下模座、151

产品冲孔、152

贯穿开口、16

滑板支撑板、17

滑板垫板、18

二号垫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
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4]请参考图1

图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传送组件、下模组件及支撑组件;
[0035]所述上模组件包括板状结构的上模座1及固定设置于上模座1下端面左侧的上模成型公2;所述上模座1与机床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
[0036]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板组件、驱动销19及滑板9;所述驱动板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模座1的下端面且设置有Z型滑槽8,Z型滑8包括一号竖直槽段81、二号竖直槽段82及斜面槽段83(例如45度的斜面),驱动销19可插入Z型滑槽(8)内并沿着Z型滑槽8运动(为减少摩擦,可在Z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传送组件、下模组件及支撑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及固定设置于上模座(1)下端面左侧的上模成型公(2);所述上模座(1)与机床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板组件、驱动销(19)及滑板(9);所述驱动板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模座(1)的下端面且设置有Z型滑槽(8),Z型滑槽(8)包括一号竖直槽段(81)、二号竖直槽段(82)及斜面槽段(83),驱动销(19)可插入Z型滑槽(8)内并沿着Z型滑槽(8)运动;驱动销(19)与滑板(9)固定连接;滑板(9)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可在Z型滑槽的斜面槽段(83)的驱动下沿支撑组件左右滑动;所述滑板(9)还配备有滑板导向装置,当滑板(9)向左右滑动时,滑板导向装置起到导向作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在上模座(1)下方的下模座(15)及下模成型公(12);下模座(15)上设置产品冲孔(151);下模座(15)依靠支撑组件架空设置在下模成型公(12)的上方,下模座(15)的右侧设置有供驱动板组件上下移动通过的贯穿开口(152);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滑板(9)、下模座(15)及下模成型公(12)提供支撑,滑板(9)的前端靠近下模成型公(12)的加工成型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15)均为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自动传送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组件包括一号驱动板(3)、二号驱动板(4),一号驱动板(3)、二号驱动板(4)结构相同,一号驱动板(3)、二号驱动板(4)上均设置有Z型滑槽(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内自动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业杨金刚佘龙飞张振营周小科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神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