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330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块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本申请公开的模块炉供暖系统包括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模块炉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鉴于模块炉在节能、环保、低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目前已日益成为传统锅炉系统、供暖系统、洗涤系统、清洁卫生系统等领域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的主力设备之一。现有已经投入使用的模块炉供暖系统虽然已经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但是据现场考察,部分模块炉供暖系统在现场部署时候由于需要适应不同的厂房、车间或不同的工况,经常会出现调控点不足、水压不稳定、水体有倒流等现象,影响了模块炉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部分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同时为其他应用领域提供模块炉系统的设计参考。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
[0005]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炉供暖系统包括1
#
模块炉、2
#
模块炉、燃气系统、进水系统、排水系统;1
#
模块炉、2
#
模块炉之间并联;
[0006]1#
模块炉包括1
#
燃气口、1
#
进水口、1
#
排水口;2
#
模块炉包括2
#
燃气口、2
#
进水口、2
#
排水口;燃气系统包括气源、燃气管道、1
#
燃气阀门、2
#
燃气阀门;
>[0007]进水系统包括软化箱进水阀门、水软化设备、储水箱、进水单向控制机构、进水线路膨胀罐、1
#
模块炉进水阀门、2
#
模块炉进水阀门;排水系统包括排水单向控制机构、供暖热交换阀门、供暖热交换器、供暖线路膨胀罐、供暖单向控制机构、供暖线路补水控制阀、供暖线路回水控制阀;
[0008]燃气系统连接关系为:气源通过燃气管道连接至1
#
燃气口和2
#
燃气口,1
#
燃气阀门、2
#
燃气阀门分别设置在1
#
燃气口、2
#
燃气口的进气管道上;
[0009]进水系统连接关系为:水软化设备、储水箱依次工艺衔接连通至1
#
进水口和2
#
进水口,软化箱进水阀门设置在水软化设备的进水管道上,进水单向控制机构设置在储水箱的出水管道上,进水线路膨胀罐连接在进水单向控制机构和1
#
模块炉进水阀门以及2
#
模块炉进水阀门之间的管道上;
[0010]排水系统连接关系为:排水单向控制机构、供暖热交换阀门、供暖热交换器、供暖线路膨胀罐、供暖单向控制机构依次工艺衔接;供暖线路补水控制阀设置在供暖热交换器的补水管道上,供暖线路回水控制阀设置在供暖热交换器的回水管道上;
[0011]进水单向控制机构、排水单向控制机构、供暖单向控制机构均用于防止水体倒流。
[0012]作为优选,进水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以及与其互相串联的至少一个单向阀控制阀。
[0013]作为优选,进水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分支回路,每个分支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以及与其互相串联的至少一个单向阀控制阀。
[0014]作为优选,排水单向控制机构、供暖单向控制机构与进水单向控制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组成。
[0015]作为优选,排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热交换阀门、供水热交换器、供水线路补水控制阀、供水线路回水控制阀;供水热交换器的进水管道连通至排水单向控制机构,供水热交换阀门设置在供水热交换器的进水管道上,供水线路补水控制阀设置在供水热交换器的补水管道上,供水线路回水控制阀设置在供水热交换器的回水管道上。
[0016]作为优选,该模块炉供暖系统还包括3
#
模块炉,1
#
模块炉、2
#
模块炉、3
#
模块炉之间并联;3
#
模块炉包括3
#
燃气口、3
#
进水口、3
#
排水口;燃气系统还包括3
#
燃气阀门;进水系统还包括3
#
模块炉进水阀门;气源310通过燃气管道320连接至3
#
燃气口610,3
#
燃气阀门350设置在3
#
燃气口610的进气管道上;储水箱430连通至3
#
进水口620,3
#
模块炉进水阀门480设置在3
#
进水口620的进水管道上。
[0017]作为优选,该模块炉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工控电脑。
[0018]作为优选,供暖热交换器为板式热交换器。
[0019]作为优选,进水线路膨胀罐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水线路膨胀罐前端控制阀和进水线路膨胀罐后端控制阀。
[0020]作为优选,供暖线路膨胀罐的两侧还设置有供暖线路膨胀罐前端控制阀和供暖线路膨胀罐后端控制阀。
[0021]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1、本申请通过在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内设置膨胀罐和单向控制机构,不但可以稳定水压,还能够防止水体倒灌。
[0023]2、同时,在本申请提供的模块炉供暖系统中,每一条支路或回路中皆设置有至少一个调控点,这样能够为模块炉的智能化控制算法提供了更多优化可能,有利于模块炉系统节能环保低氮指标的进一步改善。
[0024]3、本申请公开的模块炉供暖系统还可以作为其他领域模块炉应用系统的设计参考。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申请公开的模块炉供暖系统设备形象联系图;
[0027]图标说明:
[0028]10
‑1#
模块炉,20
‑2#
模块炉,30

燃气系统,40

进水系统,50

排水系统,60
‑3#
模块炉;
[0029]110
‑1#
燃气口,120
‑1#
进水口,130
‑1#
排水口;
[0030]210
‑2#
燃气口,220
‑2#
进水口,230
‑2#
排水口;
[0031]610
‑3#
燃气口,620
‑3#
进水口,630
‑3#
排水口;
[0032]310

气源,320

燃气管道,330
‑1#
燃气阀门,340
‑2#
燃气阀门,350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炉供暖系统包括1
#
模块炉(10)、2
#
模块炉(20)、燃气系统(30)、进水系统(40)、排水系统(50);所述1
#
模块炉(10)、2
#
模块炉(20)之间并联;所述1
#
模块炉(10)包括1
#
燃气口(110)、1
#
进水口(120)、1
#
排水口(130);所述2
#
模块炉(20)包括2
#
燃气口(210)、2
#
进水口(220)、2
#
排水口(230);所述燃气系统(30)包括气源(310)、燃气管道(320)、1
#
燃气阀门(330)、2
#
燃气阀门(340);所述进水系统(40)包括软化箱进水阀门(410)、水软化设备(420)、储水箱(430)、进水单向控制机构(440)、进水线路膨胀罐(450)、1
#
模块炉进水阀门(460)、2
#
模块炉进水阀门(470);所述排水系统(50)包括排水单向控制机构(510)、供暖热交换阀门(520)、供暖热交换器(530)、供暖线路膨胀罐(540)、供暖单向控制机构(550)、供暖线路补水控制阀(560)、供暖线路回水控制阀(570);燃气系统连接关系为:所述气源(310)通过所述燃气管道(320)连接至所述1
#
燃气口(110)和2
#
燃气口(210),所述1
#
燃气阀门(330)、2
#
燃气阀门(340)分别设置在所述1
#
燃气口(110)、2
#
燃气口(210)的进气管道上;进水系统连接关系为:所述水软化设备(420)、储水箱(430)依次工艺衔接连通至所述1
#
进水口(120)和2
#
进水口(220),所述软化箱进水阀门(410)设置在所述水软化设备(420)的进水管道上,所述进水单向控制机构(440)设置在所述储水箱(430)的出水管道上,所述进水线路膨胀罐(450)连接在所述进水单向控制机构(440)和所述1
#
模块炉进水阀门(460)以及2
#
模块炉进水阀门(470)之间的管道上;排水系统连接关系为:所述排水单向控制机构(510)、供暖热交换阀门(520)、供暖热交换器(530)、供暖线路膨胀罐(540)、供暖单向控制机构(550)依次工艺衔接;所述供暖线路补水控制阀(560)设置在所述供暖热交换器(530)的补水管道上,所述供暖线路回水控制阀(570)设置在所述供暖热交换器(530)的回水管道上;所述进水单向控制机构(440)、排水单向控制机构(510)、供暖单向控制机构(550)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星能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