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89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申请涉及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包括软化水箱、供热热源、集水器、分水器、高低压换热器以及热循环末端;供热热源连通至集水器;集水器通过管路连通至分水器,分水器的连接至高低压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且高低压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软化水箱,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冷流体出口与热循环末端循环连接;软化水箱与供热热源通过管路相连通。通过设置在高地势场区的集水器、低地势场区的分水器,经由处于低地势场区的高低压换热器后回到高地势场区的软化水箱,这套回路类似于U形管。这使得热流体在这个回路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水泵进行抽水,可以节省大量的能量。并且仅有高低压换热器以及分水器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大的压力。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矿企业的供热系统中,经常有供热热源在高地势场区,而采暖末端具低于供热热源200米甚至更大高度差的情况出现。通常人们的解决方法有两个。
[0003]第一是供热端与采暖端在同一个循环系统内。然而这样设计的话由于两端海拔差大,处于低地势场区的设备需要承受较高的压力,对设备的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样的循环方式不但会增加设备采购成本,还增加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0004]第二是供热端与采暖端分别处在自己的循环内。热媒采用开放式输送,这样的设计虽然对低地势场区的设备没有高承压要求。不过当热媒需要通过泵抽至高地势场区,这样的设计会在回水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能耗。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包括:软化水箱、供热热源、集水器、分水器、高低压换热器以及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箱、供热热源、集水器、分水器、高低压换热器以及热循环末端;所述供热热源的数量两个以上,相互连通,且每个所述供热热源分别连通至所述集水器的进水端;所述集水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分水器的进水端,所述分水器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且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软化水箱,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冷流体出口与所述热循环末端循环连接;所述软化水箱与所述供热热源通过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具有多个进水端,多个所述供热热源的出水端与所述集水器的进水端通过管路连通,且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具有多个出水端,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出水端与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势热源的大高差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水箱与所述供热热源之间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学萧琦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源博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