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粉碎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27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机架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背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安装架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安装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板与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握紧两个把杆带动滑板挤压弹簧并带动限位板滑动,随后将两个把杆向上拉,从而安装板带动安装柱脱离连接孔,直至处于下方的限位板移出安装腔后松开把杆,弹簧使限位板卡在通槽边缘,便可将连接柱推出限位槽向上取出,拆卸便捷且省力,方便对开沟锥更好的进行全面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粉碎还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秸秆粉碎还田机。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1]、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中存有农作物光合作用一半以上的产物,[2]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0003]现有一个专利号为CN201921304191.5的公开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的顶板,机壳的上部设有悬挂架,机壳的上部对应悬挂架的内侧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杆身套接有轴承座。本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可以对秸秆碎末进行开沟翻压还田,同时可以搅动土壤,使秸秆碎末与土壤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土壤肥效,秸秆还田效果好,对于开沟器,在较为湿润的泥土中开沟后,表面会粘附大量的泥土,若不进行清理,会影响下一次开沟的效率,增加在泥土中开沟的困难,但是该公开专利中的开沟器,处于机架中间又不便拆出,清理不便,且周围有物件阻碍无法对其全面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秸秆粉碎还田机,能够通过定位组件使开沟锥拆卸便捷且省力,方便对开沟锥更好的进行全面清理。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背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
[0006]优选的,为了起到带动若干个蜗轮同向转动的作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开沟锥,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板,所述U型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蜗轮。
[0007]优选的,为了方便限位架将安装套固定限位,所述U型安装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
[0008]优选的,为了将限位架和安装块之间安装固定,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
[0009]优选的,为了方便混合机构和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混
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套。
[0010]优选的,为了方便在蜗轮的对应位置安装蜗杆并同时带动若干个蜗杆转动,两个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机架内壁的两侧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连接杆。
[0011]优选的,为了便于将秸秆粉碎,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切割组件,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杆。
[0012]优选的,为了带动转动杆转动,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
[0013]优选的,为了实现将转动杆和连接杆同时转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皮带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握紧两个把杆带动滑板挤压弹簧并带动限位板滑动,随后将两个把杆向上拉,从而安装板带动安装柱脱离连接孔,直至处于下方的限位板移出安装腔后松开把杆,弹簧使限位板卡在通槽边缘,便可将连接柱推出限位槽向上取出,拆卸便捷且省力,方便对开沟锥更好的进行全面清理。
[0016]2、通过转动螺杆使其逐渐向限位架的一侧移出,直至移出螺纹孔中即可将限位架和安装块的限位解除,将限位架移出安装孔和限位孔解除安装套和安装杆的限位,混合机构将滑出安装杆完成拆卸,方便快速拆卸混合机构充分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混合机构和安装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定位组件的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机架;2、定位组件;201、安装架;202、限位槽;203、固定柱;204、安装腔;205、通槽;206、安装板;207、滑板;208、固定板;209、弹簧;2010、限位板;2011、把杆;2012、安装柱;3、连接柱;4、开沟锥;5、U型安装板;6、蜗轮;7、安装块;8、安装杆;9、限位孔;10、螺纹孔;11、限位架;12、螺杆;13、混合机构;14、安装套;15、安装孔;16、转动杆;17、连接杆;18、切割组件;19、蜗杆;20、驱动电机;21、驱动杆;22、皮带轮;23、双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2,定位组件2包括安装架201,安装架201的背面开设有限位槽202,限位槽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3,固定柱203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安装架20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04,安装架20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05,安装架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06,安装板20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07,安装板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8,滑板207与固定板20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9,弹簧209起到将滑板207自动复位的作用,滑板20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2010,处于上方的限位板2010处于安装腔204时,安装柱
2012处于限位槽202中,处于底部的限位板2010处于安装架201的顶部时,安装柱2012处于安装腔204的内部,滑板207与固定板20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杆2011,安装板2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2012,安装柱2012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槽202的内部,且贯穿处为滑动连接。
[0024]两个定位组件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柱3,连接柱3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尺寸和固定柱203的尺寸相适配,连接柱3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柱2012的插入,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开沟锥4,机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板5,U型安装板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蜗轮6,U型安装板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7,安装块7的顶部和蜗轮6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安装块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8,两个安装杆8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9,安装块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0,安装块7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架11,限位架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安装架(201),所述安装架(201)的背面开设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槽(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3),所述安装架(20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04),所述安装架(20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05),所述安装架(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06),所述安装板(20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07),所述安装板(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8),所述滑板(207)与所述固定板(20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9),所述滑板(20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2010),所述滑板(207)与所述固定板(20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杆(2011),所述安装板(2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2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组件(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开沟锥(4),所述机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板(5),所述U型安装板(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蜗轮(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板(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菁园汇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