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条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80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播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稻麦条播机,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粉碎辊,底板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播种盒,播种盒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播种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播种盒的一侧转动安装有Y型拉杆,播种盒的上端开设有输入口,输入口的一侧铰接有输入盖板,播种口贯穿底板延伸至外界,底板的下表面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导种管,底板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犁槽板,播种盒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板,通过控制盒,能够控制播种盒内部种子的输出以点式播种或以线式播种的模式,同时能够及时的阻止种子的持续型输出,降低种子的浪费,设置的水箱能够对播种的种子进行及时的加湿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麦条播机


[0001]本技术涉及播种机
,特别是涉及稻麦条播机。

技术介绍

[0002]稻麦也被泛指谷类作物,稻麦在进行播种时,使用条播机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其播种效率,现有装置稻麦条播机(申请号为CN201420612217.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各机构协同作用成行播种,落籽均匀籽深相同,开沟铲不带土,运行效率高,然而,其无法控制稻麦种子的输出效果,仅能够进行连续型的播种,容易在停留或转角的过程中造成多余的种子输出至外界,进而造成种子的浪费,且无法对播种的种子进行及时的洒水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稻麦条播机,通过控制盒,能够控制播种盒内部种子的输出以点式播种或以线式播种的模式,同时能够及时的阻止种子的持续型输出,降低种子的浪费,设置水箱,能够对播种的种子进行及时的加湿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粉碎辊,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播种盒,所述播种盒的下端开设有播种口,所述播种盒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播种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播种盒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Y型拉杆。
[0005]优选的,为了方便通过装置进行快速的播种,所述播种盒的上端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一侧铰接有输入盖板,所述播种口贯穿所述底板延伸至外界,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导种管,所述导种管位于所述播种口的正下方,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犁槽板,所述犁槽板与所述导种管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播种盒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板。
[0006]优选的,为了推动所述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盒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控制口,所述控制口的重新位置滑动卡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管之间相互连通。
[0007]优选的,为了方便控制种子从所述播种口位置的输出效果,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控制口的位置与所述播种口的位置之间相互对应,且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播种口之间相互滑动卡接。
[0008]优选的,为了快速的推动所述控制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盒的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控制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之间相互转动啮合,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管之间相互转动啮合。
[0009]优选的,为了对外界土地表面的土块进行快速的粉碎处理,所述粉碎辊包括粉碎
轴与粉碎叶,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安装孔,所述粉碎辊的两端分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粉碎叶具有固定套装于所述粉碎轴的外侧。
[0010]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移动效果,所述粉碎轴的两端均贯穿所述转动安装孔延伸至外界,且所述粉碎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滚轮。
[0011]优选的,为了对种子进行快速的施加水分,所述水箱的上端开设有输水口,所述输水口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安全盖,所述水箱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内部均镶嵌安装有压力喷头,所述水箱的下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覆土板。
[0012]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喷水效果,所述播种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泵,所述水箱的一端开设有灌输孔,所述灌输孔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灌输管,所述灌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泵的输出端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水箱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后滚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盒,能够控制播种盒内部种子的输出以点式播种或以线式播种的模式,同时能够及时的阻止种子的持续型输出,降低种子的浪费,设置水箱,能够对播种的种子进行及时的加湿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底板;2、粉碎辊;21、防护壳;22、前滚轮;3、播种盒;4、控制盒;41、螺纹管;42、连接板;43、控制杆;44、控制电机;45、螺纹杆;5、水箱;51、压力喷头;52、覆土板;53、后滚轮;54、气泵;6、Y型拉杆;7、犁槽板;8、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稻麦条播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粉碎辊2,底板1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播种盒3,播种盒3的下端开设有播种口,播种盒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盒4,播种盒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5,播种盒3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Y型拉杆6。
[0021]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播种盒3的上端开设有输入口,输入口的一侧铰接有输入盖板,播种口贯穿底板1延伸至外界,底板1的下表面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导种管,导种管位于播种口的正下方,底板1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犁槽板7,犁槽板7与导种管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播种盒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板8,以便于快速的将种子导入适当的位置。
[0022]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控制盒4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控制口,控制口的重新位置滑动卡接有螺纹管41,螺纹管4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2,连接板
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管41之间相互连通,以便于带动连接板42进行上下移动。
[0023]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板42的下表面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控制杆43,控制口的位置与播种口的位置之间相互对应,且控制杆43的一端与播种口之间相互滑动卡接,以便于调整控制口处种子的输出状态。
[0024]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控制盒4的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控制盒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44,控制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5,螺纹杆45的另一端贯穿通孔与螺纹孔之间相互转动啮合,且螺纹杆45与螺纹管41之间相互转动啮合,以便于推动控制杆43与控制口之间的相互滑动卡接。
[0025]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粉碎辊2包括粉碎轴与粉碎叶,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21,防护壳21的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安装孔,粉碎辊2的两端分转动安装于转动安装孔的内部,粉碎叶具有固定套装于粉碎轴的外侧,以便于对地面的土块进行粉碎处理。
[0026]作为本技术的稻麦条播机技术优化方案,粉碎轴的两端均贯穿转动安装孔延伸至外界,且粉碎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滚轮22,以便于带动粉碎辊2转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稻麦条播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粉碎辊(2),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播种盒(3),所述播种盒(3)的下端开设有播种口,所述播种盒(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盒(4),所述播种盒(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5),所述播种盒(3)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Y型拉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条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盒(3)的上端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一侧铰接有输入盖板,所述播种口贯穿所述底板(1)延伸至外界,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导种管,所述导种管位于所述播种口的正下方,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犁槽板(7),所述犁槽板(7)与所述导种管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播种盒(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板(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条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4)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控制口,所述控制口的重新位置滑动卡接有螺纹管(41),所述螺纹管(4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管(41)之间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麦条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2)的下表面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控制杆(43),所述控制口的位置与所述播种口的位置之间相互对应,且所述控制杆(43)的一端与所述播种口之间相互滑动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麦条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菁园汇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