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1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循环回流氧化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部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悬浮物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循环回流氧化单元相连通;所述循环回流氧化单元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通过隔墙分成连续循环回流的水道,所述水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水道内按水流方向设有交替分布的好氧区和厌氧区,且转向处安装有弧形导流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农田排水进行多级处理,提高了水体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减少了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农田排水、尤其是降雨时,土壤会随地表径流流失,使得排水中颗粒物浓度增大,因而进入处理系统前,通常需要设置生态沟渠或沉淀池进行沉淀,降低悬浮物浓度,但这将致使塘底易于形成淤泥,加快清淤周期,不利于后期运行和维护,并且会增加氧化塘土地建设面积,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紧张的地区来说,增加了建设难度和成本;而且由于土方开挖量大,水力停留时间通常大于2天,易于产生臭气和滋生蚊虫;另外,仅利用微生物、藻类和植物处理污水的净化效果不稳定且功能单一,而且大多数氧化塘的好氧区域、兼性区域和厌氧区域都是由上至下纵向分布,从污水的流动来看其净化效率较低,从而无法满足污水净化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塘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以及不便于后期运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循环回流氧化单元;
[0006]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部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悬浮物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循环回流氧化单元相连通,且过滤器底部设有排污口;
[0007]所述循环回流氧化单元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通过隔墙分成连续循环回流的水道,所述水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水道内按水流方向设有交替分布的好氧区和厌氧区,且转向处安装有弧形导流墙。
[0008]优选的,所述池体内有效水深为3

5m,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0h,回流比≤40%,且池体四周种植有挺水植物。
[0009]优选的,所述池体四周开挖坡度为1:3

1:1,池体的长宽比不大于3:1。
[0010]优选的,所述好氧区面积占池体面积的40%

60%,且好氧区内设有填料架,所述填料架通过钢管承插固定在池底,且填料架上悬挂有若干生物填料。
[0011]优选的,所述好氧区底部安装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风机以及通过管道与曝气风机相连通的微孔曝气盘。
[0012]优选的,所述厌氧区的水面上设有生态浮岛,所述生态浮岛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单元,能够在减少水流冲击力,形成稳流流态的同时,
可高效去除水体内大量的悬浮物和其它固态颗粒,降低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利于循环回流氧化单元中沉水植物的存活及成长,便于后续循环回流氧化单元运行处理,从而提高了农田排水净化效率及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原理,在循环回流氧化单元内构建连续循环回流的水道,并利用微生物在水道内形成好氧

厌氧交替分布的环境,提高了水体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还减少了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农田排水净化成本。
[0016]3、本技术通过在水道内水流改变方向处安装弧形导流墙,能够有效改善流速不均匀情况,避免水道内出现漩涡,确保生物填料分布均匀,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水流方向示意;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过滤单元;10、蓄水池;11、潜污泵;12、过滤器;2、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0、池体;21、水道;22、进水口;23、出水口;24、好氧区;25、厌氧区;26、弧形导流墙;27、生物填料;28、曝气系统;29、生态浮岛。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图3,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包括用于去除水体中悬浮物的过滤单元1,过滤单元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能够快速且高效的去除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不仅提高了净化效率和效果,还降低了水体净化成本。
[0023]如图2所示,过滤单元1包括用于临时储存农田排水的小型蓄水池10,便于减少水流冲击力,形成稳流流态,蓄水池10内部放置有浮标型潜污泵11,浮标型潜污泵11的出水端将蓄水池10内的水体抽入全自动清洗型过滤器12,通过全自动清洗型过滤器12将农田排水中的悬浮物通过不锈钢网孔滤出,可以去除一定的颗粒态磷,从而降低了水体的悬浮物浓度,过滤后进入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由于过滤后的水体透明度高,从而利于循环回流氧化单元中沉水植物的存活及成长。
[0024]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包括池体20,池体20的内部通过隔墙分成连续循环回流的水道21,水道21靠近过滤器12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2,另一端设有出水口23,出水口23采用溢流形式过水,并设置浮渣挡板,水道21内按水流方向设有交替分布的好氧区24和厌氧区25,提高了水体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还减少了占地面积,且水流转向处安装有用于改善水体流速不均匀情况弧形导流墙26,避免水道内出现漩涡,确保生物填料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
[0025]如图3所示,池体20为人工开挖池塘或利用自然池塘改造,池体20的长宽比不大于
3:1,池体20四周开挖坡度为1:3

1:1,池体20四周、底部及其内部的隔墙均应采取防渗措施,池体20内部有效水深设为3

5m,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0h,回流比≤40%,并在池体20的四周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包括美人蕉、菖蒲、皇竹草、芦苇、鸢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6]如图3所示,好氧区24面积占池体20面积的40%

60%,且好氧区24内设有填料架,填料架通过钢管承插固定在池底,且填料架上悬挂有若干生物填料27,好氧区24底部安装有曝气系统28,曝气系统28采用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通过管道与曝气风机相连通。
[0027]厌氧区25的水面上设有生态浮岛29,生态浮岛29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为巴拉草、皇竹草、美人蕉和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8]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农田排水在小型蓄水池10的作用下能够减少冲击力,形成稳流流态,再通过浮标型潜污泵11的出水端流入全自动清洗型过滤器12,可高效去除水体内大量的悬浮物和其它固态颗粒,降低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过滤后的水体进入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通过生物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单元(1),所述过滤单元(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所述过滤单元(1)包括蓄水池(10),所述蓄水池(10)内部放置有潜污泵(11),所述潜污泵(1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去除水体中悬浮物的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12)的出水端与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相连通;所述循环回流氧化单元(2)包括池体(20),所述池体(20)的内部通过隔墙分隔成连续循环回流的水道(21),所述水道(21)靠近过滤器(12)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2),另一端设有出水口(23),水道(21)内部按水流方向设有交替分布的好氧区(24)和厌氧区(25),且水流转向处安装有弧形导流墙(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循环回流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0)内有效水深为3

5m,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0h,回流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德田文凤陈明根徐欣尹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