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3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06
一种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设有导管(2),导管(2)的远端设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为多分支的瓣状空间球状结构,在自由状态下各分支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并向导管(2)的远端回转形成瓣状,各分支的轴对称轴线与导管(2)的轴线重合或近似重合,各分支的中心端部与导管(2)的远端连接;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的各分支上间隔套置或嵌入环电极(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凭借可变构型的瓣状独立分支,可通过改变结构适应心脏不同位置,并可大面积多点位测量电生理信号,迅速发现心率失常起源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涉及用于心脏内膜各部位进行高密度标测消融的特殊构型的瓣状可变结构可调弯电极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诊断和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内导管手术是目前最普遍的选择,在进行心内膜标测消融手术时会将多根导管电极置于心腔内的不同部位,以探测心腔内的激动顺序,协助异位心律的诊断随后行消融手术。在传统手术中,往往需要多根导管共同使用以实现不同位置标测的功能,且传统导管电极数量较少,一次测量的点数有限,测量功能单一,不能根据位置不同变化调整。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增大了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其可变头端结构及磁电定位功能提高标测电极的定位准确性和导管的覆盖面积以及针对不同心内结构提高其适应性,提高标测消融治疗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设有导管,导管的远端设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
[0005]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为多分支的瓣状空间球状结构,在自由状态下各分支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并向导管的远端回转形成瓣状,各分支的轴对称轴线与导管的轴线重合或近似重合,各分支的中心端部与导管的远端连接;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的各分支上间隔套置或嵌入环电极。
[0006]进一步地,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设有3

8个分支。
>[0007]进一步地,分支呈管状,管外径为0.38~3mm,内径为0.33~2.95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为1~30mm。
[0008]更进一步地,分支的管外径为0.8~1.67mm,内径为0.75~1.62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为1~20mm。
[0009]进一步地,环电极内径为0.33~2.95mm,外径为0.38~3mm,宽度为0.2~4mm,每条分支上设置1~20个。
[0010]更进一步地,环电极内径为0.75~1.62mm,外径为0.8~1.67mm,宽度为0.5~2mm,每条分支上设置3~10个。
[0011]进一步地,导管包括管身、多孔管、电极端管,管身的远端连接多孔管的近端,多孔管的远端连接电极端管的近端,电极端管的远端连接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
[0012]进一步地,设有磁定位传感器,分别置于各分支的头端、中部和尾部,以及电极端管处。
[0013]进一步地,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设有定型模,定型模为瓣状金属柱,分支部分宽度为0.1~0.7mm,厚度为0.04~0.2mm,与各分支相连的中空柱状部分,外径1.3~3mm,内
径为1.2~2.9mm,定型模各分支直径为5~60mm。
[0014]更进一步地,定型模瓣状金属柱,分支部分宽度为0.4~0.46mm,厚度为0.75~1.25mm,与各分支相连的中空柱状部分,外径1.67~2.67mm,内径为1.57~2.57mm,定型模各分支直径为10~40mm。
[0015]本技术凭借其可变构型的瓣状独立分支,可以通过改变结构适应心脏不同位置,并且可以大面积多点位测量电生理信号,迅速发现心率失常起源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管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管多孔管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手柄和连接器连接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头端瓣状部分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磁定位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定型模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鞘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鞘管管身弯曲后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管与鞘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回收导管时导管瓣状头端形状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导管的轴向剖视图;
[0027]图1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导管的的轴向剖视图;
[0028]图1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鞘管的轴向剖视图;
[0029]图1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鞘管的纵向剖视图;
[0030]图1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鞘管的手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手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3]如图1所示,一种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设有导管2,导管2的远端设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为多分支的瓣状空间球状结构,在自由状态下各分支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并向导管2的远端回转形成瓣状,各分支的轴对称轴线与导管2的轴线重合或近似重合,各分支的中心端部与导管2的远端连接;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的各分支上间隔套置或嵌入环电极3。本技术可以自由调节头端大小,并且三维结构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心内结构。
[0034]导管2包括管身5、多孔管4、电极端管45,管身5的远端连接多孔管4的近端,多孔管4的远端连接电极端管45的近端,电极端管45的远端连接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从远端到近端设有顺序连接的导管2、手柄装置1和连接器7。导管2设有管身5,管身5近端连接手柄装置1,管身5的远端连接多孔管4的近端,多孔管4的远端连接电极端管45的近端,电极端管45的远端连接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管身上有位置标记19。在自由状态,球状
多环结构各分支的轴对称轴线与管身5和多孔管4的轴线重合或近似重合,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的各分支中心端部与多孔管4的远端连接。
[0035]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设有3

8个分支。本实施例为5个分支。
[0036]分支呈管状,管外径为0.38~3mm,内径为0.33~2.95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即导管中轴线距瓣状头端垂直最远距离)d为1~30mm,如图5所示。较佳地,分支的管外径为0.8~1.67mm,内径为0.75~1.62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为1~20mm。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的管采用聚氨酯PU、嵌段聚醚酰胺树脂PEBAX或尼龙。一实施例中,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设有3个分支,管外径3mm,内径2.95mm。一实施例中,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设有5个分支,管外径1.67mm,内径1.62mm。一实施例中,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设有6个分支,管外径0.8mm,内径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设有导管(2),导管(2)的远端设有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为多分支的瓣状空间球状结构,在自由状态下各分支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并向导管(2)的远端回转形成瓣状,各分支的轴对称轴线与导管(2)的轴线重合或近似重合,各分支的中心端部与导管(2)的远端连接;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的各分支上间隔套置或嵌入环电极(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支的头端瓣状部分(6)设有3

8个分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分支呈管状,管外径为0.38~3mm,内径为0.33~2.95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为1~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分支的管外径为0.8~1.67mm,内径为0.75~1.62mm;环形外缘距各分支轴对称轴线的距离为1~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环电极(3)内径为0.33~2.95mm,外径为0.38~3mm,宽度为0.2~4mm,每条分支上设置1~20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状可变结构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