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44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内腔,在导管的远端上依次设置有端电极、球囊、环电极,端电极设置在导管的远端端头上,环电极设置在导管远端的管身上,球囊设置在端电极与环电极之间,导管的近端设置有连接手柄、尾线和Y形连接阀,Y形连接阀的远端与导管的内腔的近端连通并固定在连接手柄上,端电极与环电极中的端电极导线、环电极导线经导管的管体延伸至连接手柄并与尾线电连接,球囊与内腔连通,尾线的远端固定在连接手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临时起搏方式,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提高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的通用性。的通用性。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心脏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而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都需要用到起搏导管对心脏进行临时起搏。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临时起搏导管基本分为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和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是在有或没有X光透视引导下(一般不使用X光透视),凭借导管远端膨胀球囊的漂浮力从外周静脉漂浮到右心房,并跨过三尖瓣,前推导管到右心室尖;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是术者在X光的指引下,推送导管至右心室尖。目前这两种放置起搏电极的方式功能单一,术者需要根据病人适应症、使用场景等条件去选择其中一种合适的方式,不能同时满足多元化的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术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临时起搏方式,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满足多样化的临床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内腔,在导管的远端上依次设置有端电极、球囊、环电极,端电极设置在导管的远端端头上,环电极设置在导管远端的管身上,球囊设置在端电极与环电极之间,导管的近端设置有连接手柄、尾线和Y形连接阀,Y形连接阀的远端与导管的内腔的近端连通并固定在连接手柄上,端电极与环电极中的端电极导线、环电极导线经导管的管体延伸至连接手柄并与尾线电连接,球囊与内腔连通,尾线的远端固定在连接手柄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端电极上设有安全线,安全线经导管的管体延伸至连接手柄并与连接手柄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内腔形成在内管管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间隙,端电极和环电极的导线经内腔上的出线孔穿入间隙中,并通过间隙延伸至连接手柄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位于端电极和环电极之间的这部分管体上设置有一周断开部,球囊设置在断开部中,球囊的远端和近端与断开部的远端和近端密封连接,在内管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球囊的囊腔连通的出气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在未充气膨胀时,外形为管状,球囊的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Y形连接阀近端的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第一鲁尔接头和第二鲁尔接头,Y形连接阀远端的一个分支与连接手柄固定并与导管的内腔连通。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钢丝。
[0012]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在未充气膨胀时直径为1.3~2.4mm,长度为4~10mm;球囊充盈后的直径为5~15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直径为1.3~2.4mm,长度为850~1200mm。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导管的远端设置端电极以及环电极,在导管远端的端电极与环电极之间设置可充气膨胀的球囊,端电极以及环电极用于心电图检测以及双极起搏,球囊充气膨胀用于导管能够进行血流导向放置;当球囊充气膨胀后,导管能够凭借膨胀的球囊的漂浮力从外周静脉漂浮到右心房,并跨过三尖瓣,之后,缩小球囊,前推导管到右心室尖;当遇到不适合充盈球囊,进行血流导向放置的患者时,如三尖瓣回流等,通过钢丝插入导管内部,使导管具有推送性能,在X光的指引下进行推送放置,使导管到达右室心尖,达到手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临时起搏方式,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提高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注射器充气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轴向剖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Y形连接阀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端电极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包括:具有内腔43的导管4,在导管4的远端依次设置有端电极1、球囊2、环电极3,端电极1设置在导管4的远端端头上,将导管4的远端段头封闭,环电极3套在导管4远端的管身上,球囊2设置在导管4位于端电极1与环电极3之间的这部分管身上,导管4的近端设置有连接手柄5、尾线6和Y形连接阀7,Y形连接阀7的远端与导管4的内腔43的近端连通并固定在连接手柄5上,端电极1与环电极3中的端电极导线11、环电极导线14穿过导管4与尾线6电连接,以实现通过尾线6进行心电图监测和双极起搏,球囊2与内腔43连通,以使球囊2可通过内腔43充气膨胀(如图2所示),尾线6的远端固定在连接手柄5上,Y形连接阀7用于通入钢丝或充气。
[0023]如图5所示,端电极1为圆柱状,端电极1的远端可设置为半球形,在端电极1的近端设有一周凸台13,端电极1采用热融合工艺将凸台13镶嵌在导管的内腔43中,设置凸台13能够提高镶嵌的牢固程度,端电极1上还设有安全线12,安全线12和端电极导线11与端电极1的近端连接,端电极导线11实现导通,安全线12用于防止端电极脱落,掉入心脏,起保护作用,安全线12可通过粘贴的方式与端电极1固定,端电极导线11则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端电极1固定,安全线12和端电极导线11经内腔43延伸至连接手柄5中,端电极导线11的远端与尾线6电连接,安全线12的远端与连接手柄5连接固定。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端电极1的直径为1.3~2.4mm,长度为1~4mm。端电极1可采用如铂铱合金或黄金等导电材料制成。
[0025]如图1和图3所示,环电极3设置在球囊2的近端,环电极导线14焊接在环电极3的内壁焊上,环电极导线14经导管4的管身延伸至连接手柄5中,环电极导线14的近端与尾线6电
连接。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环电极3内径1.4~2.5mm,外径为1.45~2.55mm,宽度为1~4mm。环电极3可采用如铂铱合金或黄金等导电材料制成。
[0027]如图3所示,导管4可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包括外管41和内管42,外管41套在内管42外,内腔43形成在内管42管腔中,导管4的直径为1.3~2.4mm,长度为850~1200mm;导管4可采用嵌段聚醚酰胺树脂PEBAX、聚氨酯、嵌段聚酰胺或尼龙等材料。
[0028]如图3所示,球囊2设置在外管41上,球囊2的近端以及远端分别与外管41密封连接,在导管4上设有与球囊2的囊腔连通的出气孔421,以实现通过内腔43对球囊2进行充气膨胀。
[0029]如图3所示,在内管42和外管41之间还设置有间隙44,以使端电极导线12、安全线11经内腔43上的出线孔422穿入间隙44中,并通过间隙44延伸至连接手柄5处,环电极导线14则穿过外管41后进入间隙44中,并通过间隙44延伸至连接手柄5处;当然,间隙44还可采用在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包括导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具有内腔(43),在导管(4)的远端上依次设置有端电极(1)、球囊(2)、环电极(3),端电极(1)设置在导管(4)的远端端头上,环电极(3)设置在导管(4)远端的管身上,球囊(2)设置在端电极(1)与环电极(3)之间,导管(4)的近端设置有连接手柄(5)、尾线(6)和Y形连接阀(7),Y形连接阀(7)的远端与导管(4)的内腔(43)的近端连通并固定在连接手柄(5)上,端电极(1)与环电极(3)中的端电极导线(11)、环电极导线(14)经导管(4)的管体延伸至连接手柄(5)并与尾线(6)电连接,球囊(2)与内腔(43)连通,尾线(6)的远端固定在连接手柄(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电极(1)上设有安全线(12),安全线(12)经导管(4)的管体延伸至连接手柄(5)并与连接手柄(5)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包括外管(41)和内管(42),外管(41)套在内管(42)外,内腔(43)形成在内管(42)管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2)和外管(41)之间设置有间隙(44),端电极(1)和环电极(3)的导线经内腔(43)上的出线孔(422)穿入间隙(44)中,并通过间隙(44)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余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