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24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容芯包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包括与套管设备配合的、将封口好的电容件上料、下料移送的电容上下料机构;电容上下料机构包括与套管设备接驳的移送部以及与移送部接驳的送料部,送料部可对电容件正反向输送;移送部包括多个且同时往复移动的开合驱动件,开合驱动件的驱动端安装有开合地对电容件夹持的驱动夹块;电容件能够逐个地在送料部和移送部之间递进式移送;无需套管时,进入到电容上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需要套管时,进入到电容上下料机构进行上料,实现了电容上下料机构可分别实现电容件的上料和下料,减少移送件的布局,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在电容上下料机构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向输送的功能。向输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芯包组装
,尤其涉及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设备把卷绕好的素子收集在一起,需要手工频繁地把素子拿到含浸机含浸,含浸完成的素子,再放入组立机的素子振动盘,进行组立封口,做好的裸品再送入下一台套管机的裸品振动盘,进行套管。
[0003]公开号为CN201780001616.2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电容器的组立套管一体机,包括组立部分和套胶管部分,所述组立部分将素子、胶粒和铝壳组装为电容器裸品,所述套胶管部分包括裸品传送装置、套管夹组圆盘、清洗装置、烘干装置、套胶装置、加热装置、接料装置;裸品传送装置将组立部分的电容器裸品传送至套管夹组圆盘的套管夹组内,套管夹组圆盘转动并将套管夹组内的电容器裸品依次带至清洗装置、烘干装置、套胶装置和加热装置进行清洗、烘干、套入胶管和加热,接料装置将套管夹组圆盘上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电容器产品进行收集。
[0004]封口设备和套管设备是分开设计,通过机械手相互衔接,实现对电容的整体移送后进行一体式加工,一些电容件的加工需要套管、一些电容件的加工无需套管;因此一些封口后的电容件进入到套管设备后无需套管时,在套管设备连接下料机构进行下料,一些需要半成品需要套管时,需要额外设置一个上料机构进行上料至套管设备,成本较高,且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包括与套管设备配合的、将封口好的电容件上料、下料移送的电容上下料机构;电容上下料机构包括与套管设备接驳的移送部以及与移送部接驳的送料部;
[0008]移送部包括对电容件进行滑动支撑的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对顶部支撑板的电容件逐个地夹持移送到送料部的夹持移送件,夹持移送件包括多个沿顶部支撑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开合驱动件,开合驱动件的驱动端安装有开合地对电容件夹持的驱动夹块;所有开合驱动件同时沿顶部支撑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0009]送料部包括与顶部支撑板接驳的送料输送件,送料输送件可对电容件往复输送,送料输送件两端安装有对电容件滚动支撑的输送滚动轮,送料输送件输送方向两侧设置有对电容件输送导向的输送导向板。
[0010]进一步的:移送部还包括安装在顶部支撑板下方的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底部导向轨,底部导向轨滑动安装有移送驱动板,开合驱动件沿移送驱动板长度方向等距安装。
[0011]进一步的:开合驱动件分为依次布置的第一开合驱动件、第二开合驱动件和第三开合驱动件,驱动夹块分为安装在第一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一夹块、安装在第二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二夹块和安装在第三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三夹块,其中一对第二夹块可张开地插入至第一夹块的夹持区。
[0012]进一步的:第一开合驱动件、第二开合驱动件和第三开合驱动件均包括横向布置的底部驱动板,底部驱动板安装有可转动的齿轮件以及沿着底部驱动板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齿条件,两个齿条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地与齿轮件啮合传动。
[0013]进一步的:齿条件连接有纵向布置的夹块驱动板,驱动夹块与夹块驱动板连接,底部驱动板安装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横向伸缩驱动件,第一横向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其中一个夹块驱动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底部驱动板成型有供齿条件导向滑动的横向滑动槽以及用于安装齿轮件的圆形驱动槽,底部驱动板顶部安装有用于支撑第一横向伸缩驱动件的气缸支撑板,齿轮件顶部可转动地与气缸支撑板底部连接。
[0015]进一步的:移送部还包括安装在底部支撑板旁侧的第二横向伸缩驱动件,第二横向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方向与移送驱动板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二横向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移送驱动板连接。
[0016]进一步的:移送部还包括位于顶部支撑板上方的拨正组件,拨正组件包括CCD检测组件以及可横向移动地设置于CCD检测组件旁侧的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安装有可开合的拨正抓手。
[0017]进一步的:料输送件为连接于顶部支撑板的皮带输送件,输送滚轮分别安装在皮带输送件两端,输送导向板两端安装有对经过的电容件进行到位感应的到位传感器。
[0018]进一步的:输送导向板底部安装有底部调节板,底部调节板成型有与底部调节杆配合的调节孔,皮带输送件底部安装有带动两个底部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底部调节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电容件在加工转动盘经封口设备进行封口加工后进入到套管设备的加工转动盘,无需套管时,进入到电容上下料机构,此时电容件可沿着移送部和送料部下料;下料时,多个开合驱动件逐个地将电容件由顶部支撑板一端夹持移送到送料部的送料输送件,使得封口后的电容件可快速地逐个下料;此外,当一些封口后的半成品电容件需要套管时,可放入到电容上下料机构的送料部,送料输送件对电容件进行上料,随后通过多个开合驱动件逐个地将电容件夹持移送到第一转盘上,第一转盘转动地经过套管设备进行套管操作;实现了电容上下料机构可分别实现电容件的上料和下料,减少移送件的布局,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在电容上下料机构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套管设备与电容上下料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电容上下料机构和铝壳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电容上下料机构的移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其中一个开合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电容上下料机构的送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包括:
[0026]1‑
套管设备、
[0027]10

铝壳上料机构、11

加工转动盘、12

机械手、13

铝壳输送件、
[0028]14

宽输送带、15

导向口、16

平带输送件、17

侧导向板、
[0029]18

导向滚动轮、
[0030]2‑
电容上下料机构、
[0031]20

移送部、21

顶部支撑板、22

底部支撑板、23

底部导向轨、
[0032]24

底部滑动座、25

移送驱动板、
[0033]3‑
夹持移送件、
[0034]31

第一开合驱动件、32

第二开合驱动件、33

第三开合驱动件、
[0035]34

第一夹块、35

第二夹块、36

第三夹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套管设备配合的、将封口好的电容件上料、下料移送的电容上下料机构;电容上下料机构包括与套管设备接驳的移送部以及与移送部接驳的送料部;移送部包括对电容件进行滑动支撑的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对顶部支撑板的电容件逐个地夹持移送到送料部的夹持移送件,夹持移送件包括多个沿顶部支撑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开合驱动件,开合驱动件的驱动端安装有开合地对电容件夹持的驱动夹块;所有开合驱动件同时沿顶部支撑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送料部包括与顶部支撑板接驳的送料输送件,送料输送件可对电容件往复输送,送料输送件两端安装有对电容件滚动支撑的输送滚动轮,送料输送件输送方向两侧设置有对电容件输送导向的输送导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部还包括安装在顶部支撑板下方的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底部导向轨,底部导向轨滑动安装有移送驱动板,开合驱动件沿移送驱动板长度方向等距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件分为依次布置的第一开合驱动件、第二开合驱动件和第三开合驱动件,驱动夹块分为安装在第一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一夹块、安装在第二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二夹块和安装在第三开合驱动件的一对第三夹块,其中一对第二夹块可张开地插入至第一夹块的夹持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芯包的双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驱动件、第二开合驱动件和第三开合驱动件均包括横向布置的底部驱动板,底部驱动板安装有可转动的齿轮件以及沿着底部驱动板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齿条件,两个齿条件相互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均周小媛刘海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