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88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涉及试剂转运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合成热室,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转运腔室,沿随动盘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夹持组件;隔板下表面与转运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调节孔内设有密封块,密封块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通过的对接孔,连接筒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内设有检测组件,在连接筒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机械臂进行注射剂瓶由热室转移至转运腔室内,通过多个夹持组件实现批量次的注射剂瓶的后续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实现注射剂瓶的批量灯检,以保证合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菌注射剂的转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放射性药剂一般是在热室内进行生产的,当药剂生产完成后,放射性药剂需要从洁净热室内转移到终端隔离装置中,如注射器转运容器、西林瓶转运容器等;现有的反射性药剂从洁净热室到运输容器内的转运操作,一般是通过物料运输缓冲通道将放射性药剂转移到后区输出窗口,然后由后区操作人员在四面密封的隔绝条件下将试剂转移到检测设备处,完成对应的检测后再转运至密封容器中;但是,人工转运放射性药剂的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容易将后区操作人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暴露的人员受到辐照会直接影响其健康,同时热室内外环境同样容易出现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转运时间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以解决上述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合成热室,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转运腔室,在转运腔室顶部设有用于转运注射剂瓶的机械臂;在转运腔室内设有下端开放的固定筒,转运电机倒置设置在固定筒内,在固定筒的下端面设有随动盘,随动盘内部开有与之同轴的圆形空腔,转运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置于圆形空腔内,沿随动盘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用于对完成转运的注射剂瓶进行紧固的夹持组件,且多个夹持组件均与驱动齿轮配合;在转运腔室中部设有隔板,隔板下表面与转运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在隔板上表面设有两个与夹持组件匹配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密封块,密封块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通过的对接孔,在转运腔室外壁水平设置有多个调整电机,调整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连杆水平活动贯穿隔板后与密封块外壁连接;初始状态下,对接孔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在隔板下表面设有两个竖直放置且两端均开放的连接筒,每一个连接筒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下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传送圆柱,在连接筒中部内壁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用于放置注射剂瓶的通孔,在检测腔室的底部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桶,在连接筒内设有检测组件,在传送圆柱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连接的连接块,在连接筒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在传送圆柱内部设有多个与通孔对中的传输管。
[0005]现有技术中,注射剂瓶在完成合成和分装后,需要进行转运,转运时的人工操作不仅会增加操作人员的辐照几率,同时热室的内外环境也极易导致交叉污染,并且转运的效率同样极为低下;对此,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在多个热室的末端设置一个转运腔室,
并且利用机械臂进行注射剂瓶由热室转移至转运腔室内,通过多个夹持组件实现批量次的注射剂瓶的后续转运,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实现注射剂瓶的批量灯检,以保证合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操作人员可在隔绝环境下对放置桶进行封闭处理即可,且由于整个过程中注射剂瓶的转运过程均为批量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转运效率。
[0006]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机械臂的活动范围覆盖整个随动盘,并且在从热室中转移注射剂瓶时的操作方式较为灵活,机械臂可在隔板上方定点转移,即在距机械臂最近的安装孔上方进行操作,同样也可以在两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孔上同步对注射剂瓶进行批量转移,以缩短转运时间;其中,在注射剂瓶转运时,隔板将转运腔室、检测腔室分隔开,且在隔板上设有两个连通通道,即设置在隔板上的调节孔、位于调节孔内的密封块,密封块能通过旋转调节的方式实现对接孔与夹持组件底部的对中或是分离,使得转运腔室与检测腔室之间的通道以非常开的方式存在;而位于检测腔室中的检测组件,能对多个注射剂瓶进行灯检,主要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来检测瓶内是否存在异物或是瓶体是否存在缺陷,且在检测时密封块再次将调节孔封闭,随动盘由主电机带动旋转以进行下一组夹持组件与调节孔对中,而完成灯检的一组注射剂瓶在检测组件沿弧形开口移出连通筒后经传输管下移至放置桶内,经传输带传送至检测腔室,最后对放置桶进行封盖处理即完成第一批次的转运传送。
[000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个暂存管、以及两个叠置且与安装孔匹配的转运盘,两个转运盘相对的侧壁通过中心柱连接,多个暂存管沿转运盘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暂存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转运盘,沿暂存管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内侧缺口和外侧缺口;在圆形空腔内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圈,在外齿圈的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止推块,在外侧缺口上设有与注射剂瓶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固定夹板,在内侧缺口上设有与注射剂瓶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活动夹板,在活动夹板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拨动杆,在固定夹板两端分别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开有供拨动杆活动贯穿的限位孔,在活动夹板正对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筒,沿中心柱的径向在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筒同轴的支承杆,支承杆局部置于导向筒内,支承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支承杆外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筒的内壁连接;多个止退块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止退块与活动夹板上的两个拨动杆对应;每一个止退块的厚度沿外齿圈的逆时针旋转方向递减;使用时,外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止退块推动拨动杆朝靠近中心柱的方向转动,使得延伸板与支承板之间的间距增大。
[0008]进一步地,夹持组件作为整个转运过程中的核心部件,不仅能与机械臂配合完成注射剂瓶从热室中转移出,还能在灯检工序进行之前辅助实现前期的工作准备,即带动注射剂瓶内的流体旋转;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同一批次的注射剂瓶与随动盘一并转动一段时间后,使得瓶内的流体处于旋转状态,在随动盘停止转动且满足安装孔与调整孔对中后,此时调整电机首先驱动密封块将下移通道打开,转运电机逆时针转动,使得止退块开始挤压拨动杆,由于在初始状态下,固定夹板在外侧缺口上不产生任何位移且其内壁与注射剂瓶外侧壁紧贴,而活动夹板的内壁则与注射剂瓶内侧壁接触,而拨动杆受到挤压后则会推动活动夹板朝远离暂存管轴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注射剂瓶的夹持,通过外齿轮、多组止退块与驱动齿轮的配合,使得同一个夹持组件上的多个注射剂瓶进行同步的下移动
作,经对接孔下移至检测组件上;需要说明的是,解除夹持状态的用时较短,瓶内流体的运动状态会持续保持一段时间,以利于检测组件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工序,此时转运电机反向旋转,即可使得止退块复位,在失去拨动杆的挤压作用后,活动夹板在弹簧回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下也实现复位,以方便机械臂的后续操作。
[0009]位于同一个安装孔内的两个转运盘中,位于上方的转运盘上表面与随动盘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下表面与随动盘下表面齐平;且所述暂存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的高度。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转运盘上表面与随动盘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下表面与随动盘下表面齐平,使得机械臂在先后完成注射剂瓶转移至多个夹持组件上时具备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因意外碰撞而导致注射剂瓶受损,同样地,暂存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的高度,也能实现对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合成热室,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转运腔室(1),在转运腔室(1)顶部设有用于转运注射剂瓶(23)的机械臂;在转运腔室(1)内设有下端开放的固定筒(11),转运电机(12)倒置设置在固定筒(11)内,在固定筒(11)的下端面设有随动盘(10),随动盘(10)内部开有与之同轴的圆形空腔,转运电机(1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3),且驱动齿轮(13)置于圆形空腔内,沿随动盘(10)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用于对完成转运的注射剂瓶(23)进行紧固的夹持组件(15),且多个夹持组件(15)均与驱动齿轮(13)配合;在转运腔室(1)中部设有隔板(2),隔板(2)下表面与转运腔室(1)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9),在隔板(2)上表面设有两个与夹持组件(15)匹配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23)通过的对接孔(19),在转运腔室(1)外壁水平设置有多个调整电机(21),调整电机(21)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20),连杆(20)水平活动贯穿隔板(2)后与密封块(18)外壁连接;初始状态下,对接孔(19)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在隔板(2)下表面设有两个竖直放置且两端均开放的连接筒(4),每一个连接筒(4)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4)下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传送圆柱(5),在连接筒(4)中部内壁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用于放置注射剂瓶(23)的通孔,在检测腔室(9)的底部设有传输带(8),传输带(8)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桶(7),在连接筒(4)内设有检测组件,在传送圆柱(5)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旋转电机(28),旋转电机(28)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连接的连接块(29),在连接筒(4)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在传送圆柱(5)内部设有多个与通孔对中的传输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5)包括多个暂存管(17)、以及两个叠置且与安装孔匹配的转运盘(16),两个转运盘(16)相对的侧壁通过中心柱(1511)连接,多个暂存管(17)沿转运盘(16)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暂存管(17)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转运盘(16),沿暂存管(17)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内侧缺口(158)和外侧缺口(153);在圆形空腔内设有与驱动齿轮(13)啮合的外齿圈(151),在外齿圈(151)的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止推块,在外侧缺口(153)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固定夹板(154),在内侧缺口(158)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活动夹板(156),在活动夹板(156)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中心柱(1511)的侧壁上设有拨动杆(155),在固定夹板(154)两端分别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开有供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赖德锋李国文钟修富赵耀陈军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德力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