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20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低温乙醇分离工艺所存在的IgA残留量高,难以进一步采用纳米膜过滤除病毒的技术瓶颈,提高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S1.将血浆蛋白组分Ⅱ沉淀溶解于注射用水或缓冲液中,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简称IVIG)是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提取得到的免疫球蛋白。IVIG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临床使用广泛,在原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症、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IVIG的分离方法主要是低温乙醇工艺。1940s,美国哈佛大学的E.J.Cohn教授专利技术了低温乙醇分离血浆蛋白的工艺,逐级沉淀血浆中的蛋白质。我国的IVIG产品,主要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将低温乙醇沉淀获得的血浆蛋白组分II沉淀进一步溶解、澄清、超滤脱醇、低pH孵放(病毒灭活)等处理后得到IVIG成品。但该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IVIG产品中IgA含量相对较高(200

400μg/ml),先天性选择性IgA缺乏症患者输注后易发生不良反应。此外,传统工艺只采用低pH孵育一步病毒灭活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基于2020年新版药典所提出的2种不同方式病毒灭活的要求,有必要对现有冷乙醇沉淀生产IVIG的工艺进行改进和产品质量提升。
[0003]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层析技术。以多糖或聚合物微球为基球偶联DEAE、Q、CM和SP等离子交换基团,获得离子交换介质,以该类介质为填料装柱,对蛋白、核酸、病毒等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具有处理量大、操作简单且耗时短、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得到的生物制品纯度高、产率大、活性高、污染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从血浆蛋白组分II沉淀中获得品质好、安全性高的IVIG产品。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血浆蛋白组分Ⅱ沉淀溶解于水或缓冲液中,调节溶液的pH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
[0008]S2.取步骤S1所得溶液的上清液,进行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并收集流穿液;所述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的填料为DEAE介质或者Q介质,优选DEAE介质;
[0009]S3.调节步骤S2所得流穿液的pH为3.50

5.50,优选为4.10
±
0.30;浓度为10

100mg/mL,接着先采用微滤膜过滤,再采用纳米膜过滤,收集滤液;
[0010]S4.将步骤S3所得滤液进行超滤浓缩,调节浓度后进行低pH孵放,即得人静注免疫球蛋白成品。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冷乙醇沉淀工艺所存在的IgA残留量高,难以进一步采用纳米膜过滤除病毒的技术瓶颈,提高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一步离子交换层析降低IgA残留量,并进一步增加纳米膜过滤除病毒步骤,与低pH
孵育组成了2种不同方式病毒灭活方案,提高了制品的安全性。此外,层析法与冷乙醇沉淀工艺的有机结合,还大大提高了人血浆这种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更加丰富的血浆制品品种。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缓冲液为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
[0013]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取血浆蛋白组分II沉淀,用5

30倍体积的注射用水或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溶解,在2

8℃下搅拌至其充分溶解,调节溶液的pH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
[00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进行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时,预先采用平衡缓冲液对层析柱进行平衡,然后上样,收集流穿液;其中,所述平衡缓冲液为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其pH值范围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
[00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上样时,样品中的蛋白浓度优选地不高于50mg/ml,例如可以为10mg/ml、20mg/ml、25mg/ml、30mg/ml、35mg/ml、45mg/ml、50mg/ml等。
[0016]本专利技术中,上样量优选地不高于2g蛋白/ml介质,例如可以为0.1g蛋白/ml介质、0.4g蛋白/ml介质、0.7g蛋白/ml介质、1.0g蛋白/ml介质、1.4g蛋白/ml介质、1.7g蛋白/ml介质、2.0g蛋白/ml介质等。
[0017]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进行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后,还包括采用高盐缓冲液洗脱吸附在层析柱上的蛋白的步骤;其中,所述高盐缓冲液为含有氯化钠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其pH值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
[0018]进一步地,步骤S3中,调节步骤S2所得流穿液的pH为3.50

5.50,例如可以为3.8、4.2、4.5、4.8、5.2、5.5等;优选地pH为4.10
±
0.30。
[0019]进一步地,步骤S3中,调节步骤S2所得流穿液的浓度为10

100mg/mL,例如可以为10mg/mL、30mg/mL、50mg/mL、70mg/mL、100mg/mL等。
[0020]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微滤膜选择0.1μm孔径的微滤膜。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纳米膜过滤采用的病毒去除过滤器为Planova 20N、Planova BioEX、Virosart HC和FTK SV4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纳米膜选择FTK SV4,其对于样品具有最高的过滤通量。
[0022]进一步地,步骤S4中,经超滤浓缩后,向浓缩液中添加保护剂,并调节至所需的蛋白浓度,然后经低pH孵放以进一步去除病毒。其中,低pH孵放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工艺。
[002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人静注免疫球蛋白。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在血浆蛋白组分II沉淀的基础上,引入了穿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血浆蛋白组分Ⅱ沉淀溶解于注射用水或缓冲液中,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S2.取步骤S1所得溶液的上清液,进行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并收集流穿液;所述穿透式阴离子交换层析的填料为阴离子交换介质;所述阴离子交换介质为DEAE介质或者Q介质,优选DEAE介质;S3.调节步骤S2所得流穿液的pH为3.50

5.50,优选为4.10
±
0.30;浓度为10

100mg/mL,接着先采用微滤膜过滤,再采用纳米膜过滤,收集滤液;S4.将步骤S3所得滤液进行超滤浓缩,调节浓度后进行低pH孵放,即得人静注免疫球蛋白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缓冲液为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取血浆蛋白组分II沉淀,用5

30倍体积的注射用水或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溶解,在2

8℃下搅拌至其充分溶解,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00

6.50,电导率为0.10

2.50mS/cm;优选的pH为5.20
±
0.20,电导率为1.00
±
0.50mS/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东彭良俊杨乐曹璟朱凯江砚芳巩方玲余鼎孙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