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78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试剂;(2)制备标准曲线:在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中:加入抗凝血酶III、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和ATIII形成复合物;加入过量的凝血酶Ⅱa、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学检测
,涉及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肝素(Heparin)是一种糖胺聚糖,是被广泛应用的抗凝血药物。肝素的抗凝血功能主要是通过它与抗凝血酶的结合来实现的。肝素与抗凝血酶结合后引起抗凝血酶III发生分子构象变化,可加速AT
Ⅲ‑
凝血酶复合物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从而增强抗凝血酶的抗凝血活性。
[0003]201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通则3424采用凝固法测定肝素活性,利用硫酸鱼精蛋白能中和肝素,从而影响反应体系中血浆凝固时间,通过凝固时间及中和的硫酸鱼精蛋白量来测定样品中的肝素含量。此凝固法操作繁琐,耗时费力,最终含量通过两个变量因素(硫酸鱼精蛋白和样品含量https://www.doc88.com/p

0941767769872.html)间接获得,精准性相对较差。
[0004]中国药典四部1208肝素生物测定法是化学药效价检测,利用手工试验步骤,终点判定、量反应平行线法的计算模型进行肝素的效价测定。但其针对的是高浓度的肝素活性检测,要求的肝素含量高,对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并不高,目前现有技术中缺少对量值较低的肝素残留量的检测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残留量检测的检测限,并且简便、准确、定量限低、重复性高的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测试原理为:抗凝血酶III(AT
‑Ⅲ
)与凝血酶(IIa)结合生成AT
‑Ⅲ‑
IIa复合物,肝素(HEP)与抗凝血酶III(AT
‑Ⅲ
)、过量的凝血酶(IIa)三者结合形成生成HEP

AT
‑Ⅲ‑
IIa复合物、以及剩余的凝血酶(IIa);对剩余的凝血酶(IIa)利用发色底物(S

2238)反应,凝血酶将pNA催化解离,游离的pNA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即可反推得到肝素的残留量。
[0006]如下反应所示:
[0007]抗凝血酶III(AT
‑Ⅲ
)+凝血酶(IIa)

AT
‑Ⅲ‑
IIa复合物
[0008]↓
[0009]肝素(HEP)+抗凝血酶III(AT
‑Ⅲ
)+过量的凝血酶(IIa)

HEP

AT
‑Ⅲ‑
IIa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IIa)
[0010]↓
[0011]剩余的凝血酶(IIa)+发色底物(S

2238)

pNA(OD405检测)
[0012]更具体的,其中:
[0013]抗凝血酶III(AT

III)是一种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抗凝性蛋白,AT
‑Ⅲ
是凝血酶及因子

α、

α、

α、

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

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Ⅲ‑
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
[0014]肝素(Heparin)可加速AT
Ⅲ‑
凝血酶复合物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Ⅲ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Ⅲ构象改变,使AT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形成肝素

ATⅢ凝血酶复合物。
[0015]IIa,即凝血酶,由凝血酶原(Prothrombin,II因子)经蛋白水解活化而来。它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纤维蛋白凝块的产生。
[0016]S

2238是凝血酶的发色底物(chromogenic substrates),为化学合成的小肽,其一端为发色基团(pNA),凝血酶可将pNA催化解离下来。游离pNA可通过常用的专用设备仪器如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pNA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相同的速度逐渐生成,直至凝血酶(IIa)或者发色底物消耗完。检测pNA方式为:记录一定时间内吸光值的变化速率,这种动力学法重复性更好。
[0017]至此,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原理。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9]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1)试剂的制备
[0021]配制稀释液,pH控制在7.4

8.4;复溶抗凝血酶III;复溶凝血酶IIa;
[0022]复溶发色底物:取发色底物S

2238;
[0023]复溶标准品:取肝素标准品,用稀释液稀释至多个不同浓度;
[0024]样品:用稀释液进行预稀释后直接进样;
[0025](2)制备标准曲线
[0026]a.分别加入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孵育;
[0027]b.在各标准品溶液中:
[0028]加入抗凝血酶III、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和ATIII形成复合物;
[0029]加入过量的凝血酶Ⅱa、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

ATIII复合物再和IIa形成复合物,该步骤会有凝血酶Ⅱa剩余;
[0030]加入发色底物,该步骤剩余的凝血酶Ⅱa与发色底物反应生成pNA,在405nm波长处记录反应一段时间内(start time/end time)的吸光度值,然后求出吸光度值的变化速率;
[0031]b.数据处理,以相应的吸光度值变化速率Y对其肝素标准品系列溶液效价单位IU/ml作直线回归,求得直线回归方程;
[0032](3)样品肝素残留量的测试
[0033]a.加入一定量的样品、孵育;
[0034]b.加入抗凝血酶III、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和ATIII形成复合物;
[0035]加入过量的凝血酶Ⅱa、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

ATIII复合物再和IIa形成复合物,该步骤会有凝血酶Ⅱa剩余;
[0036]加入发色底物,该步骤剩余的凝血酶Ⅱa与发色底物反应生成pNA,反应结束后读取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溶液中肝素的残留量。
[0037]优选的,配制稀释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氯化钠10.23g,EDTA2.8g,聚乙二醇6000 1.0g,加水800ml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8.4,用水稀释至10000ml。
[0038]优选的,复溶抗凝血酶:取抗凝血酶(AT
‑Ⅲ
)加入适量超纯水剧烈振荡30分钟至全部溶解,用稀释液稀释至0.25IU/ml;
[0039]复溶凝血酶IIa:取凝血酶IIa,用稀释液稀释至24IU/ml,该浓度使空白管的吸光值在0.8~1.0左右;
[0040]复溶发色底物:取发色底物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试剂的制备配制稀释液,pH控制在7.4

8.4;复溶抗凝血酶III;复溶凝血酶IIa;复溶发色底物:发色底物采用S

2238;复溶标准品:取肝素标准品,用稀释液稀释至多个不同浓度;样品:用稀释液进行预稀释后直接进样;(2)制备标准曲线a.分别加入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孵育;b.在各标准品溶液中:加入抗凝血酶III、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和ATIII形成复合物;加入过量的凝血酶Ⅱa、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

ATIII复合物再和IIa形成复合物,该步骤会有凝血酶Ⅱa剩余;加入发色底物,该步骤剩余的凝血酶Ⅱa与发色底物反应生成pNA,在405nm波长处记录反应一段时间内的吸光度值,然后求出吸光度值的变化速率;b.数据处理,以相应的吸光度值变化速率Y对其肝素标准品系列溶液效价单位IU/ml作直线回归,求得直线回归方程;(3)样品肝素残留量的测试a.加入待测试样品、孵育;b.加入抗凝血酶III、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和ATIII形成复合物;加入过量的凝血酶Ⅱa、孵育,该反应过程肝素

ATIII复合物再和IIa形成复合物,该步骤会有凝血酶Ⅱa剩余;加入发色底物,该步骤剩余的凝血酶Ⅱa与发色底物反应生成pNA,反应结束后读取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溶液中肝素的残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试剂的制备中:配制稀释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氯化钠10.23g,EDTA2.8g,聚乙二醇6000 1.0g,加水800ml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8.4,用水稀释至1000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试剂的制备中:复溶抗凝血酶:取抗凝血酶AT
‑Ⅲ
加入适量超纯水剧烈振荡30分钟至全部溶解,用稀释液稀释至0.25IU/ml;复溶凝血酶IIa:取凝血酶II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蕊孙振宇袁辰非金婵婵朱引莉赵菲琼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