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8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属于油茶果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分级:将清洗后的油茶鲜果用螺旋分选装置进行分级,将鲜果按果径分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茶果加工
,涉及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果是茶油树的果实,可榨油得到色清味香、营养丰富的食用茶油,深加工后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护肤品添加油等工业产品。
[0003]目前,油茶果大都采用人工晾晒爆壳的方式进行籽壳分离,然后对籽壳进行分选,最后晒籽储存,加工时分别对油茶籽和油茶壳分别进行取料,这个过程中,大都需要人力配合简单的机器设备,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各环节都无法对环境要素和处置时长进行较高精度的控制和管理,造成生产浪费时有发生;另外,在分选阶段,人工分选和滚动分选都不理想,滚动分选忽略了油茶果的异型、椭圆形、果蒂把等因素;在脱仔环节,由于油茶果一般采取集中采摘,晾晒爆壳不仅受天气、人力、场地的限制,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晒果虽然可以实现油茶果的爆开,由于晾晒程度、果子的差异等原因,使爆开程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依然有部分油籽被包裹,通过简单的震动难以脱籽,震动一般只能将卡嵌在籽腔的油茶籽与果壳分离,因此,传统的震动脱壳也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分级:将清洗后的油茶鲜果用螺旋分选装置进行分级,将鲜果按果径分为3/>‑
8个级别;
[0007]2)爆壳:按照果径级别,在控温堆沤室内进行分区堆沤,堆沤时间48~72小时,堆沤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按照果径级别将堆沤后的油茶果提升装入串联的各轨道小车,控制轨道小车依匀速恒温烘干室,油茶果在恒温烘干室内的存留时长18~32小时,烘干温度50~65℃,控制恒温烘干室湿度在25%以下;
[0008]3)脱籽:利用揉搓脱籽设备将不同果径的爆壳油茶果分别进行揉搓脱籽;
[0009]4)选别:风选或浮选以获得油茶籽和油茶壳。
[0010]先进行分选,可以降低油茶果的差异性,使尺寸相当的果子能够分类处理,尤其是在脱籽环节,分选极大的提高了机械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分选也为烘干环节中温度和烘干时长的精准控制提供了方便。
[0011]进一步的,轨道小车在恒温烘干室内的运行轨道为蛇形;牵引装置牵引头部的轨道小车实现全部轨道小车的同步移动。
[0012]进一步的,分级所用的螺旋分选装置包括机架一、入料斗和若干分选筒,所述入料斗固定在机架一上,所述分选筒转动衔接入料斗的出口,所述分选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一和
入料斗上,所述分选筒内壁具有螺旋状的导料条,所述分选筒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机架一上设置有若干位于分选筒下方的收集槽,各出料孔沿分选筒的出料方向依次减小;各分选筒通过一驱动单元驱动旋转。
[0013]进一步的,每个分选筒外均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一上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呈弧形曲板;在分选筒旋转过程中,所述挤压板内壁与分选筒外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挤压板内壁与分选筒外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处位于分选筒的正上方。
[0014]这种管式的分选装置,不仅尺寸小,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卡料,当出现卡料时,挤压板能够在分选筒选转过程中将卡入出料孔的油茶果挤入分选筒内,从而在螺旋状导料条的作用下,油茶果进入下一个尺寸较大的出料孔处。
[0015]进一步的,轨道小车包括机架二,所述机架二上具有若干载果单元,所述载果单元包括纵向设置在机架二上的若干果盘,所述果盘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机架二上,各所述果盘的一侧通过一连杆相连,所述机架二上纵向滑动连接有一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横向开设有一导向槽,其中一个果盘上远离连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的限位柱,所述机架二上设置有一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推杆与所述导向架固定相连。
[0016]轨道小车上纵向相邻的果盘之间具有间隙,利用烘干过程中油茶果的受热,同时,气缸一的动作幅度可以实现翻料和出料,当气缸一的推杆小幅度往复运动时,果盘处于振动状态,果盘内的油茶果可以实现小幅翻动,气缸一的推杆的两个极限行程分别对应果盘水平和果盘大幅度倾斜,在果盘大幅度倾斜状态下,浅底的果盘内的油茶果可以倒出,在倾斜方向设置收集装置即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果盘的边缘与底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果盘的底面为网状结构。
[0018]网状结构的果盘底面,有利于散热和湿气的排出,果盘底部与边缘之间平滑过渡,在果盘大幅度倾斜时可使全部的油茶果倾出。
[0019]进一步的,所述揉搓脱籽设备包括机架三和若干个设置在机架三上的脱籽单元,所述脱籽单元包括套筒、上传动齿轮、下传动齿轮、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套筒内同轴设置有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所述螺旋弹簧二位于螺旋弹簧一内,所述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的上端均固定在上传动齿轮上,所述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的下端均固定在下传动齿轮上,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套管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所述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三上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推杆上固定设置有两条分别与上传动齿轮和下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两根齿条分别位于套筒轴线的两侧。
[0020]油茶果虽然经过烘干爆开处理,但是依然会有部分油茶果的壳籽相互嵌连,尤其是油茶籽被果壳和分室隔片卡住的比例较高,简单的振动脱籽率不高,本方案中,通过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的设置,使齿条单向动作时,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处于同步扭紧或同步松开的状态,在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松开状态下,螺旋弹簧一邻圈之间、螺旋弹簧二邻圈之间和套筒内壁五者之间形成允许油茶果顺畅通过的区域,在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扭紧状态下,螺旋弹簧一的邻圈间距和螺旋弹簧二的邻圈间距均减小,油茶果受挤压力,同时,由于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的扭转,油茶果还被翻动和推挤,配合挤压力的渐增,爆壳后的油茶果能够被搓散,而且,由于油茶果从入料口至出料口需要经过多次揉搓,大幅度提高了脱籽的成功率和籽壳分离程度。
[0021]另外,由于不同油茶果爆开后的尺寸差异较大,与传统的靠近式压挤方式相比,具
有更大的适应性,被爆开后较大外廓的油茶果和较小外廓的油茶果所受到的挤压力差异不到,且都能够受到挤压,而传统的靠近式挤压难免会存在“小果不被挤压、大果挤压过度”的情况,可以确保油茶果籽不受损。
[0022]在爆开的油茶果被揉搓推挤的过程中,由于油茶果已经开口,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能够将果壳的多个瓣片掰开,通过反复掰、挤、揉,充分的完成壳籽分离。
[0023]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弹簧二内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的两端分别与上传动齿轮和下传动齿轮固定相连。
[0024]螺旋弹簧一和螺旋弹簧二在气缸二动作时,接触同一个油茶果的两段螺旋弹簧一沿螺旋方向的移动方向相反,两段螺旋弹簧二沿螺旋方向的移动方向也相反,形成的四个螺旋段方向均不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级:将清洗后的油茶鲜果用螺旋分选装置(1)进行分级,将鲜果按果径分为3

8个级别;2)爆壳:按照果径级别,在控温堆沤室(2)内进行分区堆沤,堆沤时间48~72小时,堆沤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按照果径级别将堆沤后的油茶果提升装入串联的各轨道小车(5),控制轨道小车(5)依匀速恒温烘干室(3),油茶果在恒温烘干室(3)内的存留时长18~32小时,烘干温度50~65℃,控制恒温烘干室(3)湿度在25%以下;3)脱籽:利用揉搓脱籽设备(4)将不同果径的爆壳油茶果分别进行揉搓脱籽;4)选别:风选或浮选以获得油茶籽和油茶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轨道小车(5)在恒温烘干室(3)内的运行轨道为蛇形;牵引装置牵引头部的轨道小车(5)实现全部轨道小车(5)的同步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分级所用的螺旋分选装置(1)包括机架一(11)、入料斗(12)和若干分选筒(13),所述入料斗(12)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分选筒(13)转动衔接入料斗(12)的出口,所述分选筒(13)转动连接在机架和入料斗(12)上,所述分选筒(13)内壁具有螺旋状的导料条(14),所述分选筒(13)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15);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若干位于分选筒(13)下方的收集槽(16),各出料孔(15)沿分选筒(13)的出料方向依次减小;各分选筒(13)通过一驱动单元驱动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分选筒(13)外均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挤压板(17),所述挤压板(17)呈弧形曲板;在分选筒(13)旋转过程中,所述挤压板(17)内壁与分选筒(13)外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挤压板(17)内壁与分选筒(13)外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处位于分选筒(13)的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一种油茶果前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轨道小车(5)包括机架二(51),所述机架二(51)上具有若干载果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有军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明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