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522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及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轴承与换向器之间、固定在输出轴上,散热风扇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的内圆周壁之间留有间隙。该设计方案一方面可以直接向换向器及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碳刷组件吹冷却风,另一方面使得转子绕组、换向器、散热风扇一起做动平衡,其散热结构较为简洁,散热效果非常好,可有效提高干湿两用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电机,具体涉及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的散热结 构,属于机械结构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工作时电机内部会产生热量,当热积累较多时容易使 换向火化变大、降低绝缘效果等很多问题,甚至电机烧毁。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的散热效果、振动直接关系到干湿两用吸尘器的 使用寿命、温升和使用安全,影响使用性能,降低吸尘效果。传统的干湿 两用吸尘器散热风扇是装配在机壳端部的轴承室外侧的输出轴上(输出轴 加长),散热风扇外套装一集风罩,集风罩固定在机壳端部上。散热风扇 旋转时,风从集风罩口部经散热风扇从机壳端部的进风口向定子绕组、转 子绕组和换向器及碳刷组件吹风;经定转子间气隙从排风口排风,达到散 热降温目的。这样会使冷却风碰到机壳端部进风口支承部位和机壳轴承 室,使冷却风减速并形成涡流,极大的降低了换向器、碳刷及定转子绕组 的散热效果,因轴承室在换向器上部,使冷却风不能直接对着换向器、转 子绕组吹风,造成了散热效果降低。其次,传统结构因风扇是装在机壳的 端部外,只能在整机装配完成后再加装散热风扇;在工艺上无法做到转子 绕组加装散热风扇后整体平衡,只能各自平衡再组装,各自平衡点的不同, 造成整机不平衡量的增加,整机振动大后使得电机寿命性能不稳,从而影 响整机的各项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 电机,旨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散热效果差等问题,降低 振动不平衡量,改善干湿两用吸尘器的使用寿命、温升及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定叶轮、风罩、 动叶轮、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及散热风扇,特点是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 轴承与换向器之间、固定在输出轴上,散热风扇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的 内圆周壁之间留有间隙。 一方面,以便直接向换向器及转子绕组、定子绕 组、碳刷组件吹冷却风;散热风扇高速旋转时,机壳端部进风口进风,向 机壳内强排冷却风。另一方面,使得转子绕组、换向器、散热风扇一起做 动平衡。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所述散热风扇的风叶外圆边缘与 机壳的内圆周壁之间的间隙为0.5 2 m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散热风扇与换向器之间的轴向 距离远大于与轴承之间的轴向距离。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在机壳的端部开有进风口,在 机壳的圆口部开有出风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① 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固定在换向器与轴承之间,可直接向换向器、碳 刷组件、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吹冷却风,大大改善了散热效果,显著降低 了温升,提高了吸尘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性;② 散热风扇固定在换向器与轴承之间,使得转子绕组、换向器与散热 风扇一起做动平衡加工,从工艺上确保转子带叶轮的不平衡量;③ 散热风扇风叶外圆周与机壳配合,其间隙小,散热风扇运转时与机 壳端部进风口形成了左侧进冷却风并向机壳室内的发热元件强排冷却风,冷却效果非常好,省略了传统的集风罩,其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l: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的剖视图2: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包括定子铁芯6、转子铁芯7、 定叶轮9、风罩IO、动叶轮ll、定子绕组12、转子绕组15及绝缘端板8, 在定子铁芯6与转子铁芯7之间形成有定转子气隙13。散热风扇3设置在 轴承2与换向器4之间、固定在输出轴14上,散热风扇3的风叶外圆边 缘与机壳l的内圆周壁之间为间隙配合,其间隙尽可能小,取0.5 2mi。 另外,散热风扇3与换向器4之间的轴向距离远远大于散热风扇3与轴承 2之间的轴向距离。如图2,在机壳l的端部开有进风口 16,在机壳的圆 口部开有出风口 17。散热风扇3高速运转时,冷却风经机壳1端部的进风 口 16向换向器4、碳刷组件5、定子绕组12、转子绕组15直接吹风冷却, 经定转子间隙13从机壳的圆口部的出风口 17排出热风,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散热风扇3与机壳1内壁圆周配合间隙应尽可能小,使热 风不回流并能强排热风,提高散热效果,显著降低温升,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能、优化吸尘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散热风扇3固定在输出轴2上 应尽可能远离换向器4,以便增大换向器4、碳刷组件5、定子绕组12、 转子绕组15的受风面积;并直接向发热元件强排冷却风。提高降温效果 与速度。制造时,输出轴14上加装换向器4后,再加装转子绕组15,经生产 过程处理形成转子部件,再加装散热风扇3,使得转子绕组15、换向器4 与散热风扇3 —起做动平衡加工,从工艺上确保转子带叶轮的不平衡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洁,散热效果非常之好,降低了 振动不平衡量,明显提高了干湿两用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值 得在业内推广应用。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 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机壳(1)、定子铁芯(6)、转子铁芯(7)、定叶轮(9)、风罩(10)、动叶轮(11)、定子绕组(12)、转子绕组(15)及散热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设置在轴承(2)与换向器(4)之间、固定在输出轴(14)上,散热风扇(3)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1)的内圆周壁之间留有间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1)的内圆周壁之间的间隙为0.5 2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散热风扇(3)与换向器(4)之间的轴向距离远大于与轴承(2)之间的轴向距离。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壳(l)的端部开有进风口 (16),在机壳(1)的圆口部开有出风口 (1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及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轴承与换向器之间、固定在输出轴上,散热风扇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的内圆周壁之间留有间隙。该设计方案一方面可以直接向换向器及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碳刷组件吹冷却风,另一方面使得转子绕组、换向器、散热风扇一起做动平衡,其散热结构较为简洁,散热效果非常好,可有效提高干湿两用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文档编号H02K9/06GK101483366SQ20081001938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云舫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星德胜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机壳(1)、定子铁芯(6)、转子铁芯(7)、定叶轮(9)、风罩(10)、动叶轮(11)、定子绕组(12)、转子绕组(15)及散热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设置在轴承(2)与换向器(4)之间、固定在输出轴(14)上,散热风扇(3)的风叶外圆边缘与机壳(1)的内圆周壁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星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