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56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包括支持垫部、流道入口段和流道主体段,流道入口段包括流道入口底部和两侧的流道入口侧壁,流道主体段包括流道主体底部和两侧的流道主体侧壁,流道入口段和流道主体段都位于支持垫部上,流道入口段后端伸出支持垫部并位于连接窑炉池的出口中,且流道入口段底面与窑炉池壁的间距为2~6mm,流道入口底部前端和流道入口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流道主体底部后端与流道入口底部前端连接,且流道主体底部后端设有压在第一搭接部的第三搭接部,流道主体侧壁后端与流道入口侧壁前端连接,且流道主体侧壁后端设有压在第二搭接部上的第四搭接部,支持垫部后侧与窑炉池壁之间的间距为10~250mm。为10~250mm。为10~25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液道是普通浮法工艺必要的结构,玻璃液从窑炉冷却部进入锡槽之前需要经过流液道,可以说流液道是窑炉和锡槽之间的咽喉要道。浮法线在投产前均需要经过一个升温烘烤的过程,升温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窑炉后山墙会向流液道处膨胀,由于体量大,热膨胀控制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流液道产生变形,局部会漏玻璃液,对后续生产影响很大。所以设计一款合适的流液道入口结构使热膨胀导致的变形减少或者减小因变形产生的后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因受热膨胀而导致流液道变形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用于连接窑炉池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垫部、流道入口段和流道主体段,所述流道入口段包括流道入口底部、以及位于流道入口底部两侧的流道入口侧壁,所述流道主体段包括流道主体底部、以及位于流道主体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用于连接窑炉池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垫部(1)、流道入口段和流道主体段,所述流道入口段包括流道入口底部(2)、以及位于流道入口底部(2)两侧的流道入口侧壁(3),所述流道主体段包括流道主体底部(4)、以及位于流道主体底部(4)两侧的流道主体侧壁(5),所述流道入口段和流道主体段都位于支持垫部(1)上,所述流道入口段后端伸出支持垫部(1)并位于连接窑炉池的出口中,且流道入口段底面与出口下侧的窑炉池壁(7)之间的间距为2~6mm,所述流道入口底部(2)前端和流道入口侧壁(3)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部(21)和第二搭接部(31),所述流道主体底部(4)后端与流道入口底部(2)前端连接,且流道主体底部(4)后端设有压在第一搭接部(21)的第三搭接部(41),所述流道主体侧壁(5)后端与流道入口侧壁(3)前端连接,且流道主体侧壁(5)后端设有压在第二搭接部(31)上的第四搭接部(51),所述支持垫部(1)后侧与窑炉池出口下侧的窑炉池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云徐玉然朱永清刘尧龙黄建成吴琼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