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27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米级单晶颗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过渡金属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为制备原料,并且该复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团聚体,该团聚体平均尺寸在2-50微米之间,比表面积大于15m2/g(BET方法测定)。(2)将该复合金属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和锂盐在球磨机中研磨,微米级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转变成纳米微晶颗粒,获得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复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和锂盐的混合前驱体,再将该混合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处理,即可获得所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M1-x-yO2基本上是由微米级单晶颗粒组成,单晶颗粒平均尺寸在2-20微米之间。此外,该产品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如超低的比表面积、合理的粒度分布、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优异的倍率性能、突出的高低温循环与储存性能、极佳的安全性能,可以广泛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明专利技术名称为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含镍钴体系层状 正极材料。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J. B. Goodenough等人首次发现了钴酸锂(LiCo02), 镍酸锂(LiNi02)和锰酸锂(LiMn204)可以作为脱嵌锂离子的材料,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其中钴酸锂以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日本索尼公 司成功的应用于首次商业化的小型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镍酸锂尽管具 有很高的可逆比容量(210mAh/g),但是其较差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合成困难等原 因,无法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而电子产品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和动力型锂离子 电池的发展对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可逆比容量、低成本和长循环寿命以及安 全可靠等。钴酸锂由于其有限的可逆比容量、高昂的成本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不适合作为 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具有更高可逆比容量(> 180mAh/g)与较 低价格的LiNia8CO(l.202正极材料的研究上,并且该材料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镍和钴的正极材料,可与电解质溶液或固体电解质,以及负极活性材料一起组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为化学式可以表达为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正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