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95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缓冲泡沫以及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第二柔性基板,用作电池片的安装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所述缓冲泡沫粘贴在柔性基板组件背面,用于传递压紧力和保护电池片;所述撑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之间,用于保持阵面维持稳定的构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柔性扇形翼电池电路的安装平台和支撑载体,同时保持展开后扇形翼面的构型,其具有收拢尺寸小、厚度薄、展开面积大、重量轻的特点,可用于扇形太阳电池翼相关产品。关产品。关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翼,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航天器太阳翼一般采用刚性太阳翼和半刚性太阳翼,其重量较重、收拢后尺寸较大。
[0003]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空探测任务的深入,轻量化的、高收纳比的太阳翼能够极大的降低运载成本,同时给有效载荷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因此急需发展如柔性扇形翼这种收拢尺寸小、重量轻的太阳翼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作为扇形翼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扇形翼电池电路的安装平台和支撑载体,在轨展开后保持扇形翼的阵面构型,从而满足航天器在轨能源需求。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缓冲泡沫以及撑杆组件;
[0006]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第二柔性基板,用作电池片的安装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
[0007]所述缓冲泡沫粘贴在柔性基板组件背面,用于传递压紧力和保护电池片;
[0008]所述撑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之间,用于保持阵面维持稳定的构型。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柔性基板组件或第二柔性基板组件均包括相连接的柔性基板和柔性铰链;
[0010]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组件的外形尺寸呈梯形。
[0011]优选地,所述的柔性基板包括上下表面层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中间层是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
[0012]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与所述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采用胶膜胶接成型。
[0013]优选地,所述柔性铰链包括第一平面段、第二平面段、第一啮合段以及第二啮合段;
[0014]所述第一啮合段通过第一平面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所述第二啮合段通过所述第二平面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组件;
[0015]所述第一啮合段和所述第二啮合段啮合连接形成铰接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啮合段和第二啮合段的啮合口相互错位布置。
[0017]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组件的一侧面用于粘贴电池片,另一侧面用于粘贴缓冲泡沫;
[0018]所述缓冲泡沫,用于在阵面压紧收拢的时候均匀传递压紧力、以及在振动过程中
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电池片不受损伤。
[0019]优选地,所述缓冲泡沫采用聚酰亚胺泡沫;
[0020]在对每片电池片的位置去除相应部分电池片面积的泡沫,以用于散热。
[0021]优选地,所述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
[0022]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通过螺钉连接成整体结构。
[0023]优选地,所述撑杆组件的两片撑杆将柔性基板组件的斜边夹住;
[0024]在预设螺纹孔位置通过螺钉将撑杆和柔性基板组件连接成阵面结构。
[0025]优选地,所述撑杆组件头部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翼面中心展开机构的接头,该接头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接头与撑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26]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用于粘贴电池片、缓冲泡沫、以及柔性基板组件装配时定位用。
[0027]优选地,所述撑杆组件上设置有吊挂孔,用于地面展开试验时连接吊挂装置用。
[0028]优选地,所述相邻阵面结构通过穿入柔性铰链转动孔的芯轴进行连接;
[0029]所述芯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30]所述连接后在芯轴两端各胶接一个盖帽,对芯轴进行限位防止从柔性铰链孔中抽出;所述盖帽为一端封闭的圆柱体结构,采用铝合金制成。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柔性扇形翼电池电路的安装平台和支撑载体,同时保持展开后扇形翼面的构型,其具有收拢尺寸小、厚度薄、展开面积大、重量轻的特点,可用于扇形太阳电池翼相关产品;
[0033]本发结构安装方式简单、连接可靠,可有力保证在轨的长期可靠使用;
[0034]本专利技术为新型的扇形太阳翼提供了阵面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扇形太阳翼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3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扇形翼阵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扇形翼阵面结构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扇形翼阵面结构背面泡沫粘贴状态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成扇形翼的阵面示意图。
[0040]图中:
[0041]1为第一柔性基板组件;2为第二柔性基板组件;3为撑杆组件;4为缓冲泡沫;31为接头;32为第二撑杆;33为螺纹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扇形翼阵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形翼阵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基板组件1、第二柔性基板组件2、撑杆组件3以及缓冲泡沫4。其中第一柔性基板组件1和第二柔性基板组件2的产品状态和组成大致相同,只是其上安装的柔性铰链啮合口相互错位,从而保证相邻的阵面结构装配成翼的过程中第一柔性基板组件1和第二柔性基板组件2的柔性铰链啮合口能够顺利啮合。
[0044]所述的第一柔性基板组件1和第二柔性基板组件2均包括柔性基板和柔性铰链。其中柔性基板为厚度较薄的多层复合结构,最外层上下两面均为聚酰亚胺薄膜,厚度为0.05mm;中间层为玻璃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所述玻璃纤维布选用型号为SW110C

100a的高强玻璃纤维布;各层之间采用PI胶高温固化成型,成型后柔性基板厚度约为0.3mm。
[0045]所述的柔性铰链采用类似合页的结构形式,包括平面段和锯齿形的啮合段。其也采用多层材料复合而成,最外表面层采用0.075mm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柔性铰链的平面段中间层采用0.1mm厚的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强,各层之间通过PI胶膜胶接成型。柔性基板和柔性铰链分别成型好后,再采用PI胶胶接固化成柔性基板组件。
[0046]所述的柔性基板组件上还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后续装配时保证相应的安装精度。
[004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成型好的所述柔性基板组件外形为梯形,高为1660mm,底边长605mm,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为18
°

[0048]结合参考图2,所述的撑杆组件3包括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缓冲泡沫以及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第二柔性基板,用作电池片的安装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所述缓冲泡沫粘贴在柔性基板组件背面,用于传递压紧力和保护电池片;所述撑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第二柔性基板组件之间,用于保持阵面维持稳定的构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基板组件或第二柔性基板组件均包括相连接的柔性基板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组件的外形尺寸呈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基板包括上下表面层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中间层是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与所述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采用胶膜胶接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间用的柔性扇形翼阵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包括第一平面段、第二平面段、第一啮合段以及第二啮合段;所述第一啮合段通过第一平面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组件,所述第二啮合段通过所述第二平面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组件;所述第一啮合段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彬张箎程雷万德胜崔琦峰咸奎成王治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