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34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压紧头套、滑块、弹簧、螺钉垫圈、压紧支撑套、弹簧套管、分离螺母、压紧套、太阳翼第一内板、太阳翼第二内板、太阳翼第三内板、太阳翼第四内板、太阳翼外板、承力碗、加载螺母、锁紧螺母和压紧杆;压紧释放机构的工作状态包括压紧状态和释放状态;压紧状态下,压紧释放机构实现对现太阳翼的压紧功能;释放状态下,压紧释放机构实现对现太阳翼的释放功能;为了解决大型航天器的太阳翼的压紧释放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多层折叠太阳翼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效率较高的压紧释放机构,解决了大型航天器的太阳翼的压紧释放问题。解决了大型航天器的太阳翼的压紧释放问题。解决了大型航天器的太阳翼的压紧释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
,涉及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每年发射的航天器数量也随之增加,航天器所需要的能量也愈来愈大。这势必会需要大面积的太阳翼。由于运载火箭的容量限制,必须将大面积的太阳翼多层折叠,并利用压紧释放机构固定太阳翼,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航天器的太阳翼体积。
[0003]由于运载火箭在运行过程中,会与大气进行摩擦,造成箭体的振动。若航天器的太阳翼未能够紧固,则会对太阳翼造成不确定的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对多层折叠的太阳翼进行一定的压紧力预紧。运载火箭将航天器运送到指定轨道后,压紧释放机构得到释放,从而将太阳翼帆板展开至正常工作状态。
[0004]然而,传统的压紧释放机构无法实现太阳翼数量多,且传统压紧释放机构体积较大,已经无法满足多层太阳翼的压紧释放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为多层折叠太阳翼提供一种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头套(1)、滑块(2)、弹簧(3)、螺钉垫圈(4)、压紧支撑套(5)、弹簧套管(6)、分离螺母(7)、压紧套(8)、太阳翼第一内板(9)、太阳翼第二内板(10)、太阳翼第三内板(11)、太阳翼第四内板(12)、太阳翼外板(13)、承力碗(14)、加载螺母(15)、锁紧螺母(16)和压紧杆(17);压紧头套(1)和压紧支撑套(5)通过螺钉垫圈(4)连接在太阳翼外板(13)上;弹簧(3)底端一端套在弹簧套管(6)上,弹簧(3)定端与滑块(2)底部连接;弹簧套管(6)与压紧支撑套(5)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压紧状态下,分离螺母(7)与压紧杆(17)通过螺纹连接,承力碗(14)被加载螺母(15)和锁紧螺母(16)压紧在滑块(2)之上;压紧套(8)为中空筒状结构;压紧套(8)同轴设置在分离螺母(7)上方;太阳翼第一内板(9)和太阳翼第二内板(10)和太阳翼第三内板(11)和太阳翼第四内板(12)、太阳翼外板(13)从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压紧套(8)外壁;承力碗(14)套装在压紧杆(17)的外壁,且承力碗(14)位于滑块(2)的顶部;加载螺母(15)套装在压紧杆(17)外壁,且位于承力碗(14)上方;加载螺母(15)与压紧杆(17)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碗(14)底部为球状凸起结构;滑块(2)的顶部设置有球状凹槽;承力碗(14)底部与滑块(2)顶部的凹槽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尾罩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压紧释放机构的工作状态包括压紧状态和释放状态;压紧状态下,压紧释放机构实现对现太阳翼的压紧功能;释放状态下,压紧释放机构实现对现太阳翼的释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延达王华秦凯许文彬陈波刘丽娟王强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