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79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电机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缩减了装置体积;避免了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在驱动太阳翼动作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转矩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造成的能源浪费,提升了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造成本。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总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翼驱动机构(So l ar Array Dr i ve Assemb l y,SADA)作为卫星上重要的单机装置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驱动太阳翼使其始终面向太阳,同时将太阳翼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卫星中,是整个卫星的生命通道。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功能也逐渐多样化,由最开始的单自由度向双自由度转变,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现有的对日太阳翼驱动机构大都体积较大、结构松散且运行时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整体体积较小、结构紧凑且运行时更加可靠、平稳的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电机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为
±
175
°
;所述第二电机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为
±
85
°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端的第一电机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轴上的第一减速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底部的第一底壳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壳上的第一电机壳;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电机壳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第一减速器搭载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电机壳连接区域上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组件。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端的基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端的第二电机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电机轴上的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基板连接的第二电机壳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壳的第二底壳;所述第二底壳设于所述第二电机远离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底壳与所述第二电机壳形成的腔室内,并且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壳上;所述第二底壳背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侧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轴体,所
述轴体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轴体上的第二传感器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上的第二传感器外壳;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传感器搭载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外壳上。
[0012]优选地,所述轴体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外壳与第二轴承盖板围成的容腔内,所述第二轴承盖板靠近所述第二电机底壳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外壳的摇臂。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包括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或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谐波减速器。
[0015]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整体采用直列式布局设计,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使得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缩减了装置体积;使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太阳翼连接,将具有较大扭矩的第一驱动机构远离太阳翼设置,避免了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在驱动太阳翼动作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转矩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造成的能源浪费,削弱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的相互干渉,提升了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零件型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装置加工精度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相较于其它航天产品在加工精度上不需要特别高,精度要求低、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截面图;
[0020]图3为第一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5为第二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为第一驱动机构、101为第一壳体、1011为第一底壳、1012为第一电机壳、102为第一电机、103为第一电机轴、104为第一减速器、2为第二驱动机构、201为第二电机、202为基板、203为第二壳体、2031为第二电机壳、2032为第二底壳、204为第二电机轴、205为第二减速器、206为轴体、207为第二传感器、208为第二传感器外壳、209为第二轴承、210为第二轴承盖板、211为摇臂、3为限位组件,a为第一方向、b为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2,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其中a为第一方向、b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绕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的第二电机201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整体采用直列式布局设计,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上,使得所述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缩减了装置体积;使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与太阳翼连接,将具有较大扭矩的第一驱动机构1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电机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为
±
175
°
;所述第二电机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角度为
±
8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端的第一电机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轴上的第一减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底部的第一底壳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壳上的第一电机壳;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电机壳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第一减速器搭载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日太阳翼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电机壳连接区域上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日太阳翼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杰付亭铠付鹏强王义文刘立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