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92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包括:12V电源、5V电源电路、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所述12V电源、5V电源模块、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的对应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依次与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跟随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储能BMS产品批量生产环节中对生产线上低功耗微电流进行快速、准确、批量测试。批量测试。批量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BMS产品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电子产品节能、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生产厂商一般也都有严格的功耗测量方法及规定,许多产品已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品的节能,比如储能、电动车、无人机、手机、蓝牙耳机等带电池类的电子产品。然而,对于储能BMS产品来说,一个BMS板整体的功耗很容易测量出来,如果测板子的休眠功耗,就必须知道BMS主控单片机的休眠功耗,且主控单片机是储能BMS板的核心部件,所以有必要对BMS主控单片机的休眠功耗进行单独测试,因此,电子设备生产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一种基本的测试设备来测量板子的休眠功耗,从而由助于研发发人员进行改进设计,也可根据判断休眠功耗的大小判断批量加工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现有的BMS测试是用保护板测试仪器来测,而保护板测试仪只能测过充、过放、过流、均衡等一些基本的功能,有的测试仪器对BMS主板休眠功耗无法测试,所以有的BMS板厂干脆就不测主板休眠功耗。
[0003]有的采用人工计算供电电压消耗的功耗,这样得一级一级测量,相加后得到BMS保护板的总功耗,这种方式需要人工使用万用表测量没级供电电源电压线路上的每一个电阻的电压,由于对该电压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毫伏级),因此对万用表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而高精度的万用表价格又比较昂贵,因此导致测试成本高;同时由于人工参与测量容易造成人为失误以及工艺焊接造成的误差,使得测试结果并不精确;此外,还需要记录并计算几级电源的功耗及BMS保护板的总功耗,很不方便,且人力成本高。同时,因计BMS保护板的取电方式种类较多,现有功耗测试板的输入、输出接口的组合方式不能满足所有BMS保护板取电组合方式的需求,对一些电源不能够进行功耗测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因此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包括:12V电源、5V电源电路、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
[0007]所述12V电源、5V电源模块、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的对应端依次电性连接;
[0008]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依次与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对应端电性连接;
[0009]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跟随器电路;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分别与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跟随器电路对应端还与主控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包括MCU单片机。
[0011]优选的,所述5V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稳压芯片U4、电容C4;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2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12V电源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3端分别与电容C4一端、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1端接地;所述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4的芯片型号为HT7550

1,用于将12电源稳压至5V给电路供电。
[0012]优选的,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9,该采样电阻R9对应端还分别与稳压芯片U4的第3端、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3.3V电源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3.3V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稳压芯片U5;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2端分别与电容C5一端、采样电阻R9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3端分别与电容C6一端、开关控制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1端接地;所述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5的芯片型号设为BL9153

3.3V。
[0014]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开关SW1、电阻R10、电阻R12、电阻R13、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E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5的第3端、开关SW1一端、电阻R10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端与开关SW1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B端与电阻R10另一端、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B端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E端与电阻R13另一端电性连接且接地。
[0015]优选的,所述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4、电阻R7、电容C1、运算放大器芯片U1;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2端分别与电阻R1、电容C1、电阻R4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3端分别经电阻R7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1端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加法器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采样电阻R9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加法器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3、运算放大器芯片U3、电阻R2、电容C2、电阻R8;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6端分别与电阻R5、电阻R3、电阻R2、电容C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5端经电阻R8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1的第7端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跟随器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对应与采样电阻R9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跟随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U2、电阻R6;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2的第3端与运算放大器芯片U3的第7端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U2的第2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芯片U2的第1端、电阻R6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MCU单片机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8]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储能BMS产品批量生产环节中对生产线上低功耗微电流进行快速、准确、批量测试,其测试系统运行良好且测量、操作简单、测量误差小能满足工厂批量生产要求,且带有触摸彩屏更好的实现人机交互,也方便测试人员进行行操作,且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电路控制图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整个测试电路模拟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12V电源、5V电源电路、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所述12V电源、5V电源模块、采样电阻电路、3.3V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储能BMS保护板的对应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依次与转换电路、主控电路、触摸显示屏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跟随器电路;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分别与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跟随器电路对应端还与主控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MCU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稳压芯片U4、电容C4;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2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12V电源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3端分别与电容C4一端、采样电阻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4的第1端接地;所述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4的芯片型号为HT7550

1,用于将12电源稳压至5V给电路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阻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9,该采样电阻R9对应端还分别与稳压芯片U4的第3端、反相运算放大器电路、加法器电路、3.3V电源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BMS产品检测的微电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3.3V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稳压芯片U5;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2端分别与电容C5一端、采样电阻R9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3端分别与电容C6一端、开关控制电路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5的第1端接地;所述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5的芯片型号设为BL915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仁朗谢志强刘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芮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