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及其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82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及其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检测机构和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底板、用来固定打磨皮带驱动电机的支撑板和张紧电机,张紧电机驱动底板和支撑板相对运动,检测机构包括支撑座和检测滚轮,检测滚轮转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部,检测滚轮位于传动皮带内侧,且靠近上部传动皮带,控制器通过检测滚轮的信号控制张紧电机,带动打磨皮带驱动电机运动,进而使的传动皮带绷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管件端部打磨设备在实际运用中皮带张紧调整问题,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张紧功能,减少管件打磨过程中因调试造成停机的频率,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及其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
,尤其是涉及对于管件加工要求较高的航空航天等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及其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管件相关加工设备功能的愈发成熟,在生产线自动加工中运用越来普遍,而设备本身存在的一些原始调整机构,还是需要由人工干预来完成设备机构的调整与维护,造成生产线整线停产,极大影响着管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在打磨设备中作为重要动力传递的皮带传动机构在设备的运用中十分常见,随着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出现松弛下垂现象,需要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张紧。
[0003]现阶段运用于管件端部打磨的设备,由于其皮带张紧调整结构采用机械式手动调整,管件端部打磨设备皮带调节需要停机人工介入进行手动调整或定期检查皮带松弛,影响打磨的表面效果,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加。
[0004]进行管件端部打磨用于传递动力的皮带,时常会因为使用的老化导致松弛下垂,电机输出的扭矩因为这个因素被分解与消耗,导致砂带对管件表面的打磨效果不佳,影响打磨砂带的使用寿命,不能达到预期的打磨效果,此类操作调节方式也不匹配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通时需要人工凭借设备的操作经验定期进行张紧调整,如果操作人员调试经验不足,过度张紧皮带造成断裂飞出,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皮带自动检测、自动张紧功能,减少管件打磨过程中因调试造成停机的频率,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包括控制器、检测机构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底板、用来固定打磨皮带驱动电机的支撑板和张紧电机,所述张紧电机驱动底板和支撑板相对运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座和检测滚轮,所述检测滚轮转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部,所述检测滚轮位于传动皮带内侧,且靠近上部传动皮带,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滚轮的信号控制张紧电机,带动打磨皮带驱动电机运动,进而使的传动皮带绷紧。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张紧电机还设有最大调整行程限位,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声光报警装置,且控制器通过最大调整行程限位信号触发声光报警装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直线导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支撑板与底板通过直线导轨和滑块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还固定有螺母套,所述张紧电机固定在底板或者机架,且张紧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螺母套设置在滚珠丝杆上,通过滚珠丝杆的转动使得支撑板移动,进而使得传
动皮带张紧。
[0010]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打磨装置包括磨光安装板、打磨皮带、主动轮、张紧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磨光安装板竖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张紧机构转动设置在磨光安装板的上部,且与磨光安装板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磨光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张紧机构和压紧机构之间还设有从动轮A,所述主动轮设置在磨光安装板的下部,且主动轮的斜上方设有从动轮B,所述打磨皮带成环状,且由从动轮A、从动轮B、主动轮以及张紧机构共同支撑;所述磨光安装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主动轮固定在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主动电机轮,主动电机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打磨皮带驱动电机;所述压紧机构将打磨皮带裹在管件上,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打磨皮带对管件进行打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转臂轴和压紧驱动气缸,所述压紧转臂轴的一端与贯穿磨光安装板且转动设置的转轴B一端固定,所述转轴B的另一端固定有活动连杆,所述压紧驱动气缸铰接在磨光安装板上,且压紧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连杆铰接,所述压紧转臂轴的另一端上有至少一个转轮A。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紧转臂轴成弧形,且压紧转臂轴的端部间隔设有两个转轮A。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磨光安装板上还设有打磨孔,所述压紧转臂轴下压使得打磨孔位于压紧转臂轴的凹口内。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转臂轴和弹簧座,所述张紧转臂轴的一端与贯穿磨光安装板且转动设置的转轴A一端固定,所述转轴A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杆,所述弹簧座固定在磨光安装板上,且弹簧座与连杆之间设有拉簧,所述张紧转臂轴的另一端上设有转轮B。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转臂轴成L形,且张紧转臂轴向下转动使得从动轮A位于张紧转臂轴的折弯处。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防尘护罩,所述防尘护罩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个壳体通过合页铰接,且两个壳体之间还设有锁扣。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设计有打磨皮带自动检测调整装置,装置安装在皮带内侧,在检测皮带的松弛情况后,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自动对皮带进行张紧调整,同时用于调整的电机驱动设计有皮带最大张紧行程限位,如到达最大限位行程后系统报警提示更换皮带。
[0020]本技术解决了管件端部打磨设备在实际运用中皮带张紧调整问题,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张紧功能,减少管件打磨过程中因调试造成停机的频率,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21]本技术可实现通过数字化控制实现端部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实现无人化的设备运行,降低人工干预频率,提升砂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和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和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俯视);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打磨状态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打磨状态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拆除防尘护罩后打磨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的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检测机构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底板(31)、用来固定打磨皮带驱动电机(33)的支撑板(32)和张紧电机(34),所述张紧电机驱动底板(31)和支撑板(32)相对运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座(35)和检测滚轮(36),所述检测滚轮(36)转动设置在支撑座(35)的上部,所述检测滚轮(36)位于传动皮带(37)内侧,且靠近上部传动皮带(37),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滚轮(36)的信号控制张紧电机,带动打磨皮带驱动电机(33)运动,进而使的传动皮带绷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电机还设有最大调整行程限位,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声光报警装置,且控制器通过最大调整行程限位信号触发声光报警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固定在机架(4)上,所述底板(31)上固定有直线导轨(311),所述支撑板(32)的底部固定有滑块(312),支撑板(32)与底板(31)通过直线导轨(311)和滑块(312)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底部还固定有螺母套(321),所述张紧电机(34)固定在底板(31)或者机架(4),且张紧电机(3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滚珠丝杆(341),所述螺母套设置在滚珠丝杆(341)上,通过滚珠丝杆(341)的转动使得支撑板(32)移动,进而使得传动皮带(37)张紧。4.管件自适应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打磨皮带自动检测张紧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磨光安装板(21)、打磨皮带(26)、主动轮(211)、张紧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磨光安装板(21)竖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张紧机构转动设置在磨光安装板(21)的上部,且与磨光安装板(2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磨光安装板(21)的中部,所述张紧机构和压紧机构之间还设有从动轮A(213),所述主动轮(211)设置在磨光安装板(21)的下部,且主动轮(211)的斜上方设有从动轮B(212),所述打磨皮带(26)成环状,且由从动轮A(213)、从动轮B(212)、主动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姚辰林军凯邱峥岚林伟明徐琨黄文胜王鹏徐斌陈芳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