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管端固定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管管端固定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和火箭导管因其在准备中承担着燃料输入、机构开启、压力控制、环境调控等重要工作,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故障损坏,都有可能导致悲剧,且直接关系人生安全。在导管弯曲过程加工时,小车料夹对导管的夹紧会使导管端部产生变形,特别是薄壁管的夹持,如果夹紧力偏小则夹不住管,如果夹紧力大则会夹伤导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既能保证夹紧管件又不会对其表面和圆度产生影响。
[0003]公开号为CN11319976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PE软管变径焊接装置,包括,外夹装置,具有圆环形的开合结构,从PE软管的外侧夹圆PE软管;内撑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内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第一内撑装置具有若干个呈圆环形排列的支撑结构,若干支撑结构可相对于中心位置进行旋转和径向的延伸,内撑装置与外夹装置同轴设置,支撑结构接触PE软管的内侧壁支撑PE软管;第一内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分别位于外夹装置的两侧。第一内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管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撑体(6)、顶杆(7)和多个外夹头(5);所述内撑体(6)的一端为形变端,并且顶杆(7)的一端插入所述内撑体(6),顶杆(7)沿轴向移动时能够将内撑体(6)的形变端撑开;多个外夹头(5)围绕内撑体(6)设置;导管管端固定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多个外夹头(5)同时向外展开,内撑体(6)处于收缩状态;步骤2)将导管的固定端套在内撑体(6)的形变端上;步骤3)同时驱动顶杆(7)和多个外夹头(5),顶杆(7)顶推内撑体(6)的内壁使内撑体(6)的形变端展开,多个外夹头(5)向导管外壁靠近,进而使内撑体(6)和多个外夹头(5)从内外两侧同时完成对导管的固定端的夹持,此时内撑体(6)的形变端位于外夹头(5)内侧;步骤4)取下导管时,驱动顶杆(7)和多个外夹头(5)复位,使内撑体(6)恢复成收缩状态,多个外夹头(5)同时向外展开,而后从内撑体(6)上取出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管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管(1)、内推管(2)、外推管(3)和驱动件,内推管(2)插入所述支撑管(1)内,外推管(3)套设在支撑管(1)上,内撑体(6)安装在支撑管(1)上,顶杆(7)固定在支撑管(1)的一端,外夹头(5)的一端与支撑管(1)铰接,驱动件安装在支撑管(1)上并且能够驱动外推管(3)和内推管(2)同时移动;在所述步骤3)中,驱动件驱动外推管(3)和内推管(2)移动,内推管(2)带动顶杆(7)移动,使顶杆(7)驱动内撑体(6)的形变端向外张开,外推管(3)同时驱动多个外夹头(5)移动,使多个外夹头(5)同时抵接导管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管管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电动推缸(8),电动推缸(8)安装在支撑管(1)上,所述电动推缸(8)的伸缩端与外推管(3)相连,内推管(2)通过联动块(11)与外推管(3)固定连接;所述步骤3)中,电动推缸(8)通过联动块(11)带动内推管(2)和外推管(3)同时移动同样的距离,使导管的内外两侧同时被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管管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体(6)滑动安装在支撑管(1)上;所述步骤3)中,在导管被固定的过程中,内撑体(6)的形变端与顶杆(7)相互靠近;所述步骤4)中,在导管被松开的过程中,内撑体(6)的形变端与顶杆(7)相互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管管端固定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姚辰,林伟明,林军凯,叶冬冬,陈新宇,徐欧滨,邹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