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模型轮胎转向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模型大多与真实车辆一比一制作而成,可以用作车辆的展示,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车辆模型的轮胎只能进行简单的前后运动,而难以做到像真实车辆那样自由转向,因此在移动车辆模型时还是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车辆模型的移动,而难以依靠车辆模型自身对车辆模型进行自由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车辆模型大多与真实车辆一比一制作而成,可以用作车辆的展示,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车辆模型的轮胎只能进行简单的前后运动,而难以做到像真实车辆那样自由转向,因此在移动车辆模型时还是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车辆模型的移动,而难以依靠车辆模型自身对车辆模型进行自由移动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装置,包括车辆轮胎模型(1)、转向机构(2)、操作机构(3)和连接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胎模型(1)呈对称分布,所述转向机构(2)位于车辆轮胎模型(1)的外端,所述操作机构(3)位于转向机构(2)的外端,所述连接机构(4)位于转向机构(2)的外端,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夹板(201)、连接柱(202)、限位板(203)、限位块(204)、第一连杆(205)、第二连杆(206)、连接板(207)、销轴(208)和固定块(209),所述连接柱(202)固定安装在夹板(201)的内端,所述连接柱(202)贯穿夹板(201),所述连接柱(202)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板(203)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02)的外端,所述限位板(203)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板(203)与夹板(20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04)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02)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连杆(205)活动安装在连接柱(202)外端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杆(206)活动安装在连接柱(202)外端的左侧,所述连接板(207)活动安装在第一连杆(205)、第二连杆(206)的上端,所述销轴(208)贯穿连接板(207)、第一连杆(205)并与连接板(207)、第一连杆(205)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车辆模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208)贯穿连接板(207)、第二连杆(206)并与连接板(207)、第二连杆(20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09)活动安装在销轴(208)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祎,郭洪建,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