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06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水产品中的黄霉素A提取、净化、浓缩后进行测定。首先,采用氨化甲醇提取,经QuEChERS法净化,浓缩后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适用于鱼、虾、蟹、贝、鳖可食组织中黄霉素A残留量的测定。该方法绿色环保,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操作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黄霉素A检测
,具体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霉素又称富拉磷、默诺霉素、斑伯霉素等,它是一种多组分磷酸糖脂类抗生素,由灰绿链霉菌厌氧发酵产生。黄霉素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抗菌消炎、预防疾病、用量少、效果好等优势,广泛用于畜禽以及水产养殖。在美国,黄霉素被批准用于牛、猪和家禽,但使用水平应在0.5~20mg/kg,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或盐霉素等离子载体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增重率和饲料效率。2002年我国原农业部正式批准黄霉素预混剂为新兽药。但长期食用黄霉素残留的动物源食品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对动物的骨骼发育有影响,大量摄入甚至会产生造血功能障碍。此外,在动物产品中残留或通过动物粪便排到环境中,污染土壤、地表水等环境,给人类安全带来威胁。因此,2005年欧盟农业部长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这其中就包含禁用黄霉素预混剂。
[0003]现有研究表明,黄霉素有5种活性成分,皆具有类似的化学特性和抗菌活性,黄霉素A是黄霉素中最主要活性组分,占活性组分总量60%~80%。由于黄霉素5种活性成分结构相似且难以生产单一成分的标准品,因此,目前对于黄霉素残留量的测定,常通过检测黄霉素A的残留量间接监控样品中的黄霉素残留。目前,国内已颁布的黄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标准仅有《DB34/T 1358

2011饲料中黄霉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及《DB32/T1279

2008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黄霉素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我国水产品中黄霉素的残留检测标准仍是空白,这给水产品中黄霉素残留的监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0004]因此,通过对水产品中黄霉素A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检测方法,为水产品养殖过程的风险评估和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具有重大安全风险的药物残留的检测与监管需求,开发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残留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不足进行的,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A、黄霉素A的提取和净化
[0008]将水产品中可食部分取出,均质后采用氨化甲醇提取试样中的黄霉素A,使用QuEChERS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后通过氮吹法浓缩,复溶、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
[0009]B、检测
[0010]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条件如下:
[0011](1)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T3;流速:0.4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动相A:含10mmol/L乙酸铵的水;流动相B:甲醇;
[0012]洗脱梯度:0.5min,10%B、90%A;0.5~4min,10%

95%B、90%

5%A;4~6.5min,95%B、5%A;6.5~6.6min,95%

10%B、5%~90%A;6.6~10min,10%B、90%A,
[0013](2)质谱分析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喷雾电压:

4500V;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550℃;碰撞气CAD:Medium;气帘气CUR:40.0psi;雾化气GS1:65.0psi;辅助气GS2:60.0psi。
[0014]优选的,水产品包括鱼、虾、蟹、贝及鳖。本专利技术以草鱼、大黄鱼、虾、蟹、文蛤鳖为例,对其中的黄霉素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方法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检测效果优异。
[0015]步骤A和步骤B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优选如下:
[0016]步骤A中,采用氨化甲醇提取试样中黄霉素A的步骤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置于体积为试样重量25倍的塑料离心管中,加入体积为试样重量2~3倍的氨化甲醇提取液,涡旋振荡5min,超声10min,以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另一离心管中,样品残渣再加入上述体积的氨化甲醇提取液,重复提取一次,以8000r/min离心10min,合并上清液待净化。其中,氨化甲醇提取液为氨水体积分数为5

30%的氨化甲醇溶液。
[0017]提取液浓缩、复溶、过滤的处理步骤如下:往提取液的上述清液中加入C18吸附剂,涡旋震荡30s,4000r/min离心5min;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上清液于离心管中,20~60℃下氮气吹干至约1/10体积,加入甲醇稀释至2倍体积,4000r/min离心5min,过0.22μm滤膜,得到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的样品。
[0018]步骤B中,色谱分析时采用的T3色谱柱的规格为2.1
×
100mm,1.8μm;
[0019]采用质谱进行定性检测时,母离子为789.9m/z,子离子为554.1m/z,去簇电压为

100V,碰撞能量为

45eV;采用质谱进行定量检测时,母离子为789.9m/z,子离子为575.6m/z,去簇电压为

100V,碰撞能量为

36eV。
[0020]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结合黄霉素A的特点,适用氨化甲醇进行提取,QuEChERS法净化,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水产品,包括鱼、虾、蟹、贝及鳖可食部分中的黄霉素A残留量,建立了适用于水产品中黄霉素A残留的检测方法,弥补了我国水产品中黄霉素A残留检测的空白,为水产品中黄霉素A药物残留的检测与监管需求提供方法。
[0022]此外,高分辨质谱的高灵敏度降低了定量分析时对分离度的要求,消除复杂基体中其他物质带来的干扰,使定性、定量结果更为准确。在前处理方法上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通过QuEChERS法净化大大简化了净化过程,避免了复杂前处理引入更多的基质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节约了大量的前处理时间,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绿色环保,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黄霉素A标准溶液的选择离子流图(50μg/L)。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草鱼中黄霉素A的线性回归曲线。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大黄鱼中黄霉素A的线性回归曲线。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虾中黄霉素A的线性回归曲线。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蟹中黄霉素A的线性回归曲线。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文蛤中黄霉素A的线性回归曲线。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产品中黄霉素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黄霉素A的提取和净化将水产品中可食部分取出,均质后采用氨化甲醇提取试样中的黄霉素A,使用QuEChERS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后通过氮吹法浓缩,复溶、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B、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条件如下:(1)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T3;流速:0.4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动相A:含10mmol/L乙酸铵的水;流动相B:甲醇;洗脱梯度:0.5min,10%B、90%A;0.5~4min,10%

95%B、90%

5%A;4~6.5min,95%B、5%A;6.5~6.6min,95%

10%B、5%~90%A;6.6~10min,10%B、90%A,(2)质谱分析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喷雾电压:

4500V;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550℃;碰撞气CAD:Medium;气帘气CUR:40.0psi;雾化气GS1:65.0psi;辅助气GS2:60.0ps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产品包括鱼、虾、蟹、贝及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中,采用氨化甲醇提取试样中黄霉素A的步骤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置于体积为试样重量25倍的塑料离心管中,加入体积为试样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云瑜黄冬梅杨光昕孔聪史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