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77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包括锚头体以及设置在锚头体两侧的叶瓣,所述锚头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顶部均与锚头体进行铰接,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部分别向两侧延伸设置,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设置有趋向于迫使二者相互靠近的弹性牵引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涨壳锚头的底部设置有可以向两侧扩张的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当涨壳锚头来到锚杆孔的孔底后,继续用力便可以使得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向两侧摆动以实现与锚杆孔侧壁的卡接效果,进而实现了锚头体与锚杆孔之间可靠的周向定位效果,无多余动作,操作简单,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锚固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巷道支护技术不断地提高与创新,锚固理论水平的不断发展,巷道锚杆或锚索支护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在广泛应用在隧道、建筑、矿山等诸多地下工程领域,在这其中涨壳锚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式点锚工具,其可以起到很好的临时支护的作用,待其安装后进行灌浆起到稳定锚固的效果。
[0003]现有涨壳锚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锚头主体1

1以及可滑动的设置在锚头主体1

1两侧的撑瓣1

2,在使用的时候,将锚头本体1

1的尾端与锚杆1

3进行螺纹连接,锚杆1

3与撑瓣1

2的端部贴合设置,涨壳锚头连通锚杆1

3置于预先开设的锚杆孔1

4中,借助锚杆1

3将涨壳锚头送至锚杆孔1

4的底端,用力挤压锚杆1

3使得锚头主体1

1的头端与锚杆孔1

4之间形成一定的摩擦力,然后旋拧锚杆1

3使得锚杆1

3相对于锚头主体1

1转动,由于锚头主体1

1与撑瓣1

2之间为坡面配合的结构,这样在锚杆1

3的推动下,便可以使得撑瓣1

2向两侧扩张,最后与锚杆孔1

4的侧壁形成抵紧配合,可以进行后续的灌浆工作。
[0004]对于上述的结构来说,完全依靠锚杆孔1

4的端面与锚头主体1

1之间的摩擦力来对锚头主体1

1起到防转的作用,这对于内表面比较粗糙的锚杆孔1

4来说,使得二者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比较容易,也比较容易完成撑瓣1

2的打开动作,但是对于内表面比较光滑的锚杆孔1

4来说,有时即使为锚头主体1

1施加较大的轴向力,也难以使得锚头主体1

1与锚杆孔1

4之间形成足够的摩擦力,会出现锚头主体1

1随着锚杆1

3转动的情况,无法完成撑瓣1

2的打开动作,为现场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0005]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带有防转结构的涨壳锚头,但是该种形式的涨壳锚头普遍需要借助多个其他的部件来完成,并且需要现场进行装配,使用的便利性有待提高,故亟需研制一种便于使用的并且带有防转功能的涨壳锚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包括锚头体以及设置在锚头体两侧的叶瓣,所述锚头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顶部均与锚头体进行铰接,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部分别向两侧延伸设置,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设置有趋向于迫使二者相互靠近的弹性牵引元件,当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的时候,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向两侧摆动以与锚杆孔的孔壁形成卡接配合。
[0008]进一步,所述锚头体的底端配合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耳。
[0009]进一步,所述连接耳与锚头体为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均通过水平转轴与连接耳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面均为弧形面。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端部均为齿状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上分别配合弹性牵引元件设置有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弹性牵引元件为弹性圈或者拉簧。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卡板和/或第二卡板上。
[0015]进一步,当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处于收紧状态的时候,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未打开的叶瓣的外端之间的距离。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涨壳锚头的底部设置有可以向两侧扩张的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当涨壳锚头来到锚杆孔的孔底后,继续用力便可以使得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向两侧摆动以实现与锚杆孔侧壁的卡接效果,进而实现了锚头体与锚杆孔之间可靠的周向定位效果,无多余动作,操作简单;并且整体结构采用预装配的结构,省去了现场的组装工作,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此外,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还通过弹性牵引元件进行约束,避免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提前张开对装配产生不利的影响,整体结构合理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涨壳锚头的使用状态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将图3中的拉簧替换弹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以及弹性牵引元件);
[0022]图6为图5的分解图;
[0023]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过程图一;
[0025]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过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2

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包括锚头体1以及设置
在锚头体1两侧的叶瓣2,叶瓣2与锚头体1之间通过坡面结构实现配合,该坡面结构的角度与锚头体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5
‑8°
,在该范围内,可以使得叶瓣2与锚头体1之间形成较好的配合效果,锚头体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锚杆的螺纹孔101,在施工的时候,将锚杆借助螺纹孔101与锚头体1实现螺纹连接,在将锚头体1实现周向限位的前提下,对锚杆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包括锚头体以及设置在锚头体两侧的叶瓣,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顶部均与锚头体进行铰接,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部分别向两侧延伸设置,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设置有趋向于迫使二者相互靠近的弹性牵引元件,当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底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的时候,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向两侧摆动以与锚杆孔的孔壁形成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体的底端配合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与锚头体为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限位涨壳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均通过水平转轴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葵路建宏惠孙文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