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热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69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热弯设备,该玻璃热弯设备包括:玻璃预热装置,用于预热玻璃;玻璃成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玻璃的热弯形状用不同温度对预热完成的所述玻璃分区加热并完成所述玻璃的热弯成型;玻璃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以及玻璃搬运装置,用于将预热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预热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并且用于将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成型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冷却装置。本公开提供的玻璃热弯设备能够降低玻璃热弯过程中的热能消耗。璃热弯过程中的热能消耗。璃热弯过程中的热能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热弯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玻璃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热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现在越来越智能化,从按键控制到触摸控制,从触摸控制到语音控制,“液晶中控屏”已成为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车载显示屏采用曲面玻璃,这些曲面玻璃不仅形状复杂,而且加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并且,伴随着加工工艺的繁复,对于曲面玻璃的生产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相关技术中,玻璃在热弯成型过程中需要通过模具将玻璃整体加热至玻璃的成型温度,导致玻璃在热弯过程中所消耗的热能很高,不利于玻璃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热弯设备,该玻璃热弯设备能够降低玻璃热弯过程中的热能消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热弯设备,包括:玻璃预热装置,用于预热玻璃;玻璃成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玻璃的热弯形状用不同温度对预热完成的所述玻璃分区加热并完成所述玻璃的热弯成型;玻璃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以及玻璃搬运装置,用于将预热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预热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并且用于将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成型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冷却装置。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玻璃热弯设备中,玻璃预热装置用于预先加热玻璃,使玻璃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之后,借助于玻璃搬运装置的操作将预热完成的玻璃移动至玻璃成型装置中,在玻璃成型装置中,为降低玻璃热弯过程中的热量消耗,根据所需热弯玻璃形状的不同在玻璃的热弯成型过程中采用不同温度对玻璃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区加热,由于采用此种方式加热时,只需将玻璃的热弯部位加热至成型所需的温度,而非热弯的平面部位则可以加热至相对较低的温度,这样既可以保证平面部位的这部分玻璃的物理特性不会得到改变,也不会使平面部位的这部分玻璃因为与热弯部位的这部分玻璃的温度差异过大而造成炸裂,同时也满足了玻璃热弯成型过程中大量热能的节约。此外,本公开的这一玻璃热弯设备由于将玻璃冷却装置设置在玻璃成型装置之外,也即,当热弯完成的玻璃需要冷却时,通过玻璃搬运装置将玻璃从玻璃成型装置中转移至玻璃冷却装置中即可,因此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加热和冷却二者分离,互不干涉,这样可以使热弯成型过程中的热量反复利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地减少热能消耗,而且也能够使玻璃的整个加工过程连续,有利于实现热弯玻璃生产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玻璃的生产效率。
[000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09]图1是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玻璃热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玻璃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玻璃预热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玻璃预热装置的第一L型块与第一预热密封门(或第二L型块与第二预热密封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4的A

A剖视图;
[0014]图6是图4的B

B剖视图;
[0015]图7是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的玻璃成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玻璃采用第一种热弯成型方式;
[0016]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定位模具加热件和热弯模具加热件的一种实现结构;
[0017]图9是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的玻璃成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玻璃采用第一种热弯成型方式;
[0018]图10是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的玻璃成型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玻璃采用第二种热弯成型方式;
[0019]图11是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的玻璃成型装置的定位模具(或热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定位模具加热件(或热弯模具加热件)的另一种实现结构;
[0020]图12是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的玻璃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是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的玻璃冷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冷却升降气缸和第二冷却升降气缸;
[0022]图14是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的玻璃冷却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冷却开口、第二冷却开口、第一冷却密封门以及第二冷却密封门;
[0023]图15是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的玻璃冷却装置中冷却模具与预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预加热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0024]图16是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的玻璃冷却装置中冷却模具与预加热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预加热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0025]图17是本公开第五方面提供的玻璃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8是本公开第五方面提供的玻璃搬运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

玻璃预热装置;110

预热箱体;111

预热腔室;112

第一预热开口;113

第二预热开口;114

第一预热密封门;1141

第一安装凸块;115

第二预热密封门;1151

第二安装凸块;120

预热平移模组;121

预热平移滑台;122

预热平移导轨;130

第一预热升降气缸;140

第二预热升降气缸;150

第一提拉结构;151

第一提拉板;152

第一连接杆;160

第二提拉结构;161

第二提拉板;162

第二连接杆;170

第一密封引导件;171

第一L型块;180

第二密封引导件;181

第二L型块;190

预热机构;191

预热加热板;1911

预热加热管;192

预热模具;
[0029]200

玻璃成型装置;210

成型箱体;211

成型腔室;212

成型开口;213

成型密封门;220

成型模具;221

定位模具;2211

第一定位模具;2212

第二定位模具;222

热弯模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预热装置,用于预热玻璃;玻璃成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玻璃的热弯形状用不同温度对预热完成的所述玻璃分区加热并完成所述玻璃的热弯成型;玻璃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以及玻璃搬运装置,用于将预热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预热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并且用于将热弯成型后的所述玻璃从所述玻璃成型装置搬运至所述玻璃冷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热弯设备包括安装平台,所述玻璃成型装置与所述玻璃搬运装置相对地固定布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玻璃预热装置、所述玻璃冷却装置和所述玻璃搬运装置位于所述玻璃成型装置的同一侧,并且所述玻璃预热装置和所述玻璃冷却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箱体和预热平移模组,所述预热平移模组包括预热模组驱动装置、预热平移滑台和预热平移导轨,所述预热箱体固定在所述预热平移滑台上,所述预热平移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预热模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预热平移滑台在所述预热平移导轨上移动;所述玻璃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和冷却平移模组,所述冷却平移模组包括冷却模组驱动装置、冷却平移滑台和冷却平移导轨,所述冷却箱体固定在所述冷却平移滑台上,所述冷却平移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冷却模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冷却平移滑台在所述冷却平移导轨上移动;所述玻璃预热装置和所述玻璃冷却装置布置在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和所述玻璃搬运装置之间,所述预热平移导轨和所述冷却平移导轨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箱体,所述成型箱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成型箱体的内部形成有成型腔室并且开设有与所述成型腔室连通的成型开口,所述成型开口设置有成型密封门,所述成型密封门用于开合所述成型开口;所述预热箱体的内部形成有预热腔室并且在第二方向上设置有相对的且与所述预热腔室连通的第一预热开口和第二预热开口,所述第一预热开口和所述第二预热开口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预热密封门和第二预热密封门,所述第一预热密封门和所述第二预热密封门分别用于开合所述第一预热开口和所述第二预热开口;所述冷却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冷却腔室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有相对的且与所述冷却腔室连通的第一冷却开口和第二冷却开口,所述第一冷却开口和所述第二冷却开口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冷却密封门和第二冷却密封门,所述第一冷却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冷却密封门分别用于开合所述第一冷却开口和所述第二冷却开口;所述玻璃搬运装置包括搬运平移模组和吸附组件,所述搬运平移模组包括搬运模组驱动装置、搬运平移滑台和搬运平移导轨,所述搬运平移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李赫然米小龙任书明刘晓东王德胜杨忠樑孙超王浩李哲黄云范红钧袁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