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4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化妆品领域,所述口红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异壬酸异壬酯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唇膏就是在不同熔点的油脂包括蜡类成分形成的油性混合物中添加着色剂得到的一种锭状产品,也有人把这种油脂与着色剂的混合物叫做口红。一般口红的组分包括:油脂、蜡、着色剂、香精、防腐剂及其他添加剂。
[0003]嘴唇组织由于无皮脂腺,无法由人体补充油脂和养料,嘴唇组织相比于人体其他部位皮肤,其角质层薄,水分蒸发快,本身水分含量低,天然保湿因子含量少,嘴唇本身就易产生“拔干”现象。嘴唇的“拔干”实质上是个人的感官信息,根本原因目前业内并无统一的解释,推测可能的原因有:口红涂抹后的成膜不好,没有形成致密的油膜覆盖嘴唇,以抑制嘴唇组织的水分挥发;口红在嘴唇上成膜时,挥发性油份在挥发时带走嘴唇组织的水分、天然保湿因子等物质,使嘴唇组织感觉到拔干;皮肤刺激及过敏,化妆品配方中的防腐剂、香精香料、化学及物理防晒剂、表面活性剂等原料,均可以刺激皮肤,并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表皮结构受损、干燥、紧绷、发红)、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现象。
[0004]在化妆品配方中有两种成膜机制,一种是不同反应物以化学形式相互反应并形成一个膜,另外一种是通过溶剂蒸发得到的,溶剂蒸发使聚合物高分子链相互纠缠形成缠绕的网。溶剂的蒸发可以使聚合物浓度增加,最终的团聚物是由纠缠在一起的聚合物形成的,由于纠缠作用使形成的膜是完整的。市面上很多雾面哑光口红涂抹后拔干,加剧唇纹,甚至产生唇部痛感,而且很多口红稳定性不佳,高温出汗,低温硬化,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及其生产工艺;生产的口红减少了配方中挥发性油脂的挥发损失,上唇涂抹使用更顺滑不拔干,而且耐寒耐热稳定性很好。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8]异壬酸异壬酯19

21份,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11

12份,异十二烷9

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15

1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

7份,无水羊毛脂4

5份,硅石11

13份,聚乙烯8

11份,生育酚乙酸酯0.2

0.4份,着色剂8

13份。
[0009]以上所述组分中,所述着色剂均为人工着色剂,相较于天然色素,人工着色剂稳定不易褪色,配方中用量高,显色度高;所述着色剂为CI 42090蓝1铝色淀,CI 15985黄6铝色淀,CI 45410红28铝色淀,CI 15850红7钙色淀,CI 15850红6钠色淀,CI 77492氧化铁黄,CI 77491氧化铁红,CI 77499氧化铁黑或CI 77891钛白粉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所述聚乙烯是线性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为球形小颗粒或磨粉的形式,它们的线性和狭窄的分子量分布使聚乙烯蜡特别适合化妆品行业的高质量和性能要求,提供哑光外观
和轻盈的皮肤感觉,有助于口红的成型和保持稳定;
[0011]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是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具有手感柔软,皮肤细腻润滑,扩散能力极佳,不油腻,热稳定性好,非挥发性载体的特性;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在配方中提供丝滑的触感,长效持久的皮肤质感,出色的改善护肤品的粘度;所述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是一种分散剂、扩散剂、颜料润湿剂,不油不粘,提供滋润柔软的使用感觉;所述异壬酸异壬酯,高度支化,是低分子量的干爽而丝滑的酯,凝固点<

20℃,粘度低,渗透力好,溶解性和相容性好,透气性酯类(不封住毛孔),色粉粘合剂;所述异十二烷是一种挥发性油性溶剂,提供丝滑触感以及作为功能性原料的助渗剂,熔点

67℃;无水羊毛脂应用于口红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低熔点和高黏度,可使唇膏中各种油、蜡黏合均匀,对防止油相的油分析出及对温度和压力的突变有抵抗作用,可防止唇膏发汗干裂,羊毛脂与人体皮脂分泌油脂非常接近,极易被人体吸收,能让嘴唇滋润,防止开裂,从而恢复并保持唇部的自然弹性;
[0012]所述硅石能增加皮肤滑顺度,具有吸油的作用,还可以赋予产品哑光的效果;
[0013]该配方口红为纯油体系,高温生产制得,不必添加防腐剂,添加的抗氧化剂生育酚乙酸酯可有效减缓油脂酸败,延长货架期。
[0014]上述不拔干哑光口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5]1)将配方中各组分分成以下部分:
[0016]Part A(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无水羊毛脂)
[0017]Part B(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硅石,着色剂)
[0018]Part C(聚乙烯)
[0019]Part D(生育酚乙酸酯)
[0020]Part E(异十二烷)
[0021]其中,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在Part A和Part B中均出现,分两部分称量;保证Part B中粉体与部分异壬酸异壬酯和部分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混合后的黏度适合在研磨机上碾磨,再把剩余数量的异壬酸异壬酯和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放在Part A部分;优选为Part B中异壬酸异壬酯与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质量比值为(1:1)

(3:1)的范围,Part B中油是粉末重量的70%

140%;
[0022]2)称量:按照步骤1)的量将Part A和Part C称量在同一容器内;将Part B的粉类(硅石和着色剂)称量在一个容器内,Part B的油类称量在一个容器内;Part D和Part E分别单独称量;
[0023]3)将装有Part A和Part C的容器,放在数显恒温水浴锅中,水浴温度达到100度左右时,加热熔化30min,然后开启电动搅拌机,边加热边搅拌,直至Part C完全熔化;
[0024]4)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将Part B的粉类打粉3次,每次5s;打粉结束后,将粉体和Part B的油类混合搅拌;
[0025]5)混合好的Part B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并用刮板细度计检测细度,控制在5μm以下;
[0026]6)将研磨好的Part B投入到Part A和Part C容器中(Part C已完全熔化),边加热边搅拌30min,将Part D投入到容器中,边加热边搅拌10min,再将Part E投入到容器中,密
封好,边加热边搅拌10min;
[0027]7)模具喷硅油,吹干,预加热到40℃左右,以手感为主,灌模后放在

18℃冷却平台至冰手的温度,组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拔干哑光口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配方中各组分分成以下部分:PartA: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无水羊毛脂PartB: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硅石,着色剂PartC:聚乙烯PartD:生育酚乙酸酯PartE:异十二烷2)称量:按照步骤1)将PartA和PartC组分称量在同一容器内;将PartB的粉类称量在一个容器内,PartB的油类称量在一个容器内;PartD和PartE分别单独称量;3)将装有PartA和PartC的容器,加热达到100℃,加热熔化30min,然后边加热边搅拌,直至PartC完全熔化;4)将PartB的粉类粉碎打粉,打粉结束后,将粉体和PartB的油类混合搅拌;5)混合好的PartB进行研磨;6)将研磨好的PartB投入到PartA和PartC容器中,边加热边搅拌30min,将PartD投入到容器中,边加热边搅拌10min,再将PartE投入到容器中,边加热边搅拌10min;7)模具喷硅油、吹干、预热、灌模后冷却定型后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拔干哑光口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异壬酸异壬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在PartA和PartB中均出现,首先保证PartB中粉体与部分异壬酸异壬酯和部分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混合后的黏度适合在研磨机上碾磨,再把剩余数量的异壬酸异壬酯和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放在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秋华寿虎郭玲李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