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树同专利>正文

双介质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36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介质热风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设置了一个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所述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受热通道、换热器和循环泵。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受热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的壁上的底座夹层通道。所述受热通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壁上的燃烧室夹层通道。所述炉排由空心管组成,所述炉排构成所述受热通道的一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通过高温烟气,还可以通过液体介质对空气进行加热,提高了热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炉口和炉排的温度,避免过烧现象,延长双介质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炉。
技术介绍
热风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例如煤)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将低温空 气加热成高温空气后形成热风,经过管道向外传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203263Y公开了本申请人的一种排管式热风炉,它包括 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空间分成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加热室,在所述炉膛的加 热室内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炉膛的加热室设有出烟口;围绕于所述炉膛外部 的炉壳,所述炉膛与炉壳之间的空腔形成与所述换热管连通的热风通道。所述 出烟口处设有引烟机,引烟机的设置,能使整个炉膛形成一种可以控制的负压, 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同时改善了烟尘堵塞烟道的问题,并 避免了正压燃烧所带来的缺陷,使得燃烧变的可以控制,实现了整个热风炉工 作状况的自动化控制。为了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风炉的热效率,在加热室内 设置多个隔墙,形成弯折的烟气通道。经过上述改进,热风炉的热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使用 成本。但是燃煤在燃烧室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一方面仍有一部分通过炉体底 座、炉口和炉壳等散失到外界,得不到利用;另一方面,炉条和炉口周围存在 着过烧现象,影响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介质热风炉,以提高热风炉的 热效率、延长热风炉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介质热风炉,包括 炉体底座;炉膛,所述炉膛安装于所述炉体底座上,所述炉膛的内部空间分成 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迷燃烧室的下方安装有炉排;所述加热室内i殳 有多根换热管;围绕于所述炉膛外部的炉壳,所述炉膛与所述炉壳之间的空腔形成与所述换热管连通的热风通道;连接于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炉壳之间的送 风通道,所迷送J^通道与所述热风通道连通;所述双^h质热风炉还包括一个液 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所述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受热通道、 换热器和循环泵。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受热通道包括i殳 置于所述炉体底座的壁上的底座夹层通道。所述受热通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燃 烧室的壁上的燃烧室夹层通道。所述炉排由空心管组成,所述炉排构成所迷受 热通道的一部分。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迷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是水循环换热装置或导热 油循环换热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双介质热风 炉,它的炉膛与炉壳之间的空腔形成与换热管连通的热风通道,且连接于风才几 的出风口与炉壳之间的送风通道与热风通道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双介质热风炉还 包括一个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又包括相互连通的受 热通道、换热器和循环泵,其中,换热器设置于送风通道内。受热通道包括4殳 置于炉体底座的壁上的底座夹层通道、设置于燃烧室的壁上的燃烧室夹层通道 和由空心管道制作而成的炉排。通过受热通道收集辐射和传导到炉体底座、燃 烧室的壁上或者是炉排上的热量,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到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将 由送风通道进入的低温空气进行预热,然后再通过设置在加热室内的换热管对 空气进一步加热形成热风。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介质热风炉既可以通过 高温烟气,还可以通过液体介质对空气进行加热,因而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 热效率,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由于受热通道包括设置于燃烧室的壁上的燃烧室夹层通道和炉排,因此, 液体介质可以充分吸收燃烧室的壁上的热量和炉排上的热量,从而有效地降〗氐 炉口和炉排的温度,避免过烧现象,延长双介质热风炉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 成本。 附图说明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向结构剖視图; 图2是图1中D-D处的剖视图中1.炉体底座;ll.底座夹层通道;2.炉壳;21.出风口; 3.换热管; 4.风机;5.炉排;6.换热器;7.引烟机;8.烟囱;9.循环泵;A.燃烧室;B.加 热室;C.热风通道;D.送风通道;al.燃烧室夹层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双介质热风炉,它包括炉体底座l,炉膛安装于炉体底 座l上,炉膛的内部空间分成相互连通的燃烧室A和加热室B,其中,在燃烧 室A的下方安装有炉排5,在加热室B内设有多根换热管3。引烟机7与加热室 B连通,将烟气通过烟囱8排出,也可以将出烟口处接驳的水平烟道接入畜禽 舍内,作为取暖设施,不仅避免了烟气所含的热量浪费掉,也减轻了对环境的 污染》设有保温材料的炉壳2围绕于炉膛外部,在炉壳2上设有出风口 21,炉 膛与炉壳2之间的空腔分割成与换热管3相连通的热风通道C。在热风炉的炉体上设有风机4,送风通道D连接于风机4与炉壳2之间。 风机4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过送风通道D、热风通道C,然后再送入换热管 3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燃煤在燃烧室A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是对换热管3内的热风进行加热的第一种^h质。双介质热风炉还包括一个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受热通道、换热器6和循环泵9。其中,换热器6设置于送风 通道D内,受热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迷炉体底座1的壁上的底座夹层通道11,和 设置于所述燃烧室A的壁上的燃烧室夹层通道al。为了最大程度地吸收热量, 底座夹层通道11以及燃烧室夹层通道al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其受热面积。炉排 5由空心管组成,这些炉排5也构成了受热通道的一部分。通过受热通道收集 辐射和传导到炉体底座l、燃烧室A的壁上和炉排5上的热量,通过液体介质 将热量传遂到换热器6,通过换热器6将由风机4吹入送风通道D的低温空气 进行预热,然后再通过设置在加热室B内的换热管3对空气进一步加热形成热风。作为另一种选择方案,换热器6安装于热风通道C的低温区域内,由风机 4送入的低温空气在经过热风通道C的低温区域时,换热器6中的液体介质与 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对低温空气进行预热。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中的介质 优选为水也可以是导热油等,这种液体介质便成为对换热管3内的热风进行加 热的第二种介质。风机4的进风口可以设置有两个,风机4的一个进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 直接将外界低温空气加热,形成外循环;风才凡4的另一个进风口可以与温室蔬 菜大棚、畜禽养殖舍等需要热风加热的场所连通,形成内循环,经热风炉加热 的热风通入这些需要供暖的场所散热后,热风温度降〗氐,然后再经风才几4的进 风口循环回流到热风炉内进行再次加热,燃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热损耗,提高了热效率。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热效率,通 常的做法是增加保温措施,例如在炉壳上设置保温层。为了减小炉口和炉排的 过烧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炉口和炉排换成更耐烧的材料。作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 人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不仅降 低了炉口和炉排的温度,避免了过烧问题,延长了双介质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还将原本白白浪费掉的热量收集起来,用于对热风的预热,达到了提高热效率 的效果。权利要求1.双介质热风炉,包括炉体底座;炉膛,所述炉膛安装于所述炉体底座上,所述炉膛的内部空间分成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的下方安装有炉排;所述加热室内设有多根换热管;围绕于所述炉膛外部的炉壳,所述炉膛与所述炉壳之间的空腔形成与所述换热管连通的热风通道;连接于风机的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介质热风炉,包括:    炉体底座;    炉膛,所述炉膛安装于所述炉体底座上,所述炉膛的内部空间分成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的下方安装有炉排;所述加热室内设有多根换热管;    围绕于所述炉膛外部的炉壳,所述炉膛与所述炉壳之间的空腔形成与所述换热管连通的热风通道;    连接于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炉壳之间的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热风通道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介质热风炉还包括一个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所述液体介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受热通道、换热器和循环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树同
申请(专利权)人:宫树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