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34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对苴却石进行破碎和圆化处理,并在10~20目苴却石颗粒表面制备一层由60~80目苴却石颗粒和石英砂颗粒为复合骨料的包覆层,调控人造石材料浆中的成分和粒度分布,形成从苴却石、包覆层到基体中成分、粒度过渡,达到缓解应力避免表面裂纹产生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相界面容易产生缺陷、非常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基于苴却石废料制备出了人造石材,可用于建筑材料领域。可用于建筑材料领域。可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苴却石的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石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每年产生的石料废料在近3000万吨左右,既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废料,也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污染。通过使用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石英砂或者天然石材碎料作主要材料并添加其它辅助剂制成的人造石材,是目前建筑装修工程市场中的主要装饰材料之一。
[0003]苴却石是出自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苴却石矿由初生的泥质岩经过长期演变与变化而形成的板岩,内部所含有的各种矿物在地壳运动中受压力呈现出相互紧密排列的定向方式,导致苴却石本身坚硬致密,为泥质隐晶质结构和化学性能稳定的作用。苴却石在开采后产生大量的废弃废料,其拥有的优良物化性质,可作为人造石材中的骨料加以利用。
[0004]尽管苴却石有优异的性能,但是,当苴却石直接或大量填充到基体材料中制造人造石材时,由于与基体宏微观及性能差异巨大,与基体的结合力不高,两相界面容易产生缺陷、非常容易出现裂纹造成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人造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1)苴却石颗粒圆化处理:首先将经过苴却石废料进行破碎成颗粒并过筛3~8目;然后将过筛后的颗粒和水加入球磨机中进行12~16h球磨,球磨筒直径为D米,球磨机转速控制在(0.5~0.6)*42.4*D

1/2 r/min,研磨球与苴却石颗粒质量比控制为2:1,研磨球与苴却石颗粒的总体积占球磨筒体积的35%~45%,使苴却石颗粒与磨球在球磨机中发生滑动运动,这个相互摩擦消除苴却石颗粒棱角实现圆化;球磨结束后进行干燥,并依次采用10~20目,30~50目,60~80目筛网对圆化处理后的苴却石颗粒进行过筛分级供后续工艺步骤中使用;同样采用这三种筛网对石英砂进行过筛分级供后续工艺步骤中使用;(2)表面包覆物质制备:第一步,采用H3PO4与Al(OH)3为原料制备胶结剂,按摩尔比3:1称取原料并加入烧杯中形成混合溶液,将含有混合溶液的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在90~100 ℃下搅拌50~60 min并冷却到室温,即反应生成物相为Al(H2PO4)3的胶结剂;第二步,制备固化剂混合液,先将MgO粉末加入到无水乙醇中配制成10~15wt.%的混合液,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60 min后形成MgO固化剂混合液;第三步,制备SiO2溶胶,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蒸馏水按体积比20∶14∶5混合并搅拌, 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3~4, 然后在50~60℃下搅拌30min,得到的SiO2溶胶;第四步,制备固化控制剂,按体积比3:1量取制备的SiO2溶胶和MgO固化剂混合液,混合后在80~90℃水浴中连续搅拌1~2h使SiO2溶胶包覆在MgO表面,并在400~500℃保温1~2h得到SiO2包覆MgO的固化控制剂;第五步,制备复合骨料,将经60~80过筛后的圆化处理后的苴却石颗粒与经60~80目过筛后的石英砂按质量百分比2:1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0~30min得到复合骨料;第六步,制备包覆物质,将Al(H2PO4)3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刘炳坤陶威武龙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