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汽车充电不方便、购车成本高,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换电模式能够缩短电能补给需要的时间,对于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出租车,还有网约车等充电次数较多的应用场景,换电技术具有很大优势;换电模式衍生出了车电分离模式,消除了汽车用户关于汽车电池质保的疑惑和担心;采用换电模式还可以延长汽车电池使用寿命,汽车动力电池采取直流快充方式的电流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汽车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加快汽车电池容量衰减,换电模式能够实现对动力电池的集中管理,将汽车动力电池储存在充电仓储内,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慢充,延长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寿命,统一充电能够有效避免动力电池充电不规范所造成的电池损伤,此外,还便于动力电池的回收。
[0003]然而如何在同一车型里面把充电和换电的液冷板进行共用,减少液冷板模具开发费,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充电型的电池包和/或换电型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其上端设置有安装口;液冷系统,其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配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流道板与所述电池箱体的外缘平齐,且所述流道板上分布有流道,所述流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为充电型电池包时,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配置于所述流道板远离所述电池箱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充电冷管及第二充电冷管,所述第一充电冷管与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冷管与所述进液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冷管及所述第二充电冷管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为换电型电池包时,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配置于所述流道板远离所述电池箱体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善庆,廖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