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冷却单元,电池组冷却单元包括换热支路,换热支路的一端与车载空调蒸发器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车载空调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换热支路上并联设置有多条导热通道,多条所述导热通道均匀分设于电池组,每条所述导热通道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被配置为在周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度增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车辆发动机停止工作通过电池组对空调系统供电时,通过电池组冷却单元的换热支路上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从而使流过蒸发器的部分冷却介质通过换热支路对电池组内进行换热,达到对电池组降温的目的,降低或避免因电池高温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来的安全隐患。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车载空调供电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空调为设置于车辆上的空调系统,其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及车载蓄电池组,在车辆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发动驱动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工作,目前为了保证车辆内部人员的舒适性,在车辆发动熄火后会通过蓄电池持续对压缩机供电维持空调的正常运行,由于压缩机为大功率用电设备,蓄电池组供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又由于车辆处于停止状态,电池组周围的空气不能流通,使电池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热量更不易及时散出,从而使电池处于高温状态,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冷却单元,所述电池组冷却单元包括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的一端与车载空调蒸发器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车载空调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换热支路上并联设置有多条导热通道,多条所述导热通道均匀分设于电池组,每条所述导热通道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被配置为在周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度增加。
[000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路上位于车载空调蒸发器与多条所述导热通道之间还设置有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每个所述流量调节阀均配置有开度检测装置,每个所述开度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开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以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000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包括活塞腔、设置于所述活塞腔的一端且与所述活塞腔同轴连通的第一阀道、穿设于所述第一阀道内的阀杆、导向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与所述阀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阀道、设置于所述活塞腔远离所述阀道一侧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导热连接的第一腔,及设置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阀道一侧的压簧,所述阀道的侧壁上自远离所述活塞腔的一端起沿轴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微型通道,多个所述微型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阀道连通;所述第一腔内填充有热膨胀介质且与所述活塞腔靠近所述第一阀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道远离所述活塞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阀道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支路上位于车载空调蒸发器与多条所述导热通道之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换热支路,且所述第一通道位于多条所述导热通道和车载空调的压缩机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阀杆均采用低导热材质制成,所述活塞腔及
所述第一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阀道、第二阀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导热弹性本体,开设于所述导热弹性本体两端的开口、开设于所述导热弹性本体内部连通两所述开口的连接缝及设置于所述导热弹性本体内的两个热弯板,两所述热弯板均平行于所述连接缝且分设于所述连接缝的两侧,两所述开口与所述导热通道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弹性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隔热材料制成的芯体,所述连接缝设置于所述芯体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弹性本体采用内部填充有导热填料的树脂材质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芯体采用树脂、橡胶等材质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开度检测装置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缝的方向导向设置于所述导热弹性本体一侧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弹性连接的弹簧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的第一导电件及沿所述导向杆导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电阻,所述条形电阻具有面向所述导向杆且与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的导电面,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与所述导电面相适配的电连接端,所述弹簧能够向所述导向杆提供向靠近所述导热弹性本体方向运动的弹力。
[0013]进一步地,所述热弯板面向背离所述连接缝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单向导热层,所述第一单向导热层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热弯板远离所述连接缝的一侧;所述热弯板与所述连接缝之间还设置有蓄热层,所述蓄热层和所述热弯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单向导热层,所述第二单向导热层能够将所述蓄热层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热弯板靠近所述连接缝的一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层的表面上,异于与所述第二单向导热层对应的区域还设有第三单向导热层,所述第三单向导热层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所述蓄热层。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通过设置电池组冷却单元,在车辆发动机停止工作通过电池组对空调系统供电时,通过电池组冷却单元的换热支路上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从而使流过蒸发器的部分冷却介质通过换热支路对电池组内进行换热,达到对电池组降温的目的,降低或避免因电池高温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中电池组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第二实施例中流量调节阀及开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第二实施例中B
‑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B
‑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中热弯板与第一单向导热层、第二单向导热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中热弯板在C
‑
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6]实施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参考图1、图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系统包括电池组冷却单元1,所述电池组冷却单元1包括换热支路1a,所述换热热支路1a的一端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车载空调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换热支路1a上并联设置有多条导热通道10,多条所述导热通道均匀分设于电池组,每条所述导热通道10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1,所述流量调节阀11被配置为在周围温度高于预设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冷却单元(1)包括换热支路(1a),所述换热热支路(1a)的一端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车载空调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换热支路(1a)上并联设置有多条导热通道(10),多条所述导热通道均匀分设于电池组,每条所述导热通道(10)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1),所述流量调节阀(11)被配置为在周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度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路(1a)上位于车载空调蒸发器(2)与多条所述导热通道(10)之间还设置有电磁阀(12),与所述电磁阀(12)电连接有控制装置(13),每个所述流量调节阀(11)均配置有开度检测装置(110),每个所述开度检测装置(11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13)连通,所述控制装置(13)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开度检测装置(110)的检测值以控制所述电磁阀(12)的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用的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路(1a)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4),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14)包括活塞腔(140)、设置于所述活塞腔的一端且与所述活塞腔(140)同轴连通的第一阀道(141)、穿设于所述第一阀道(141)内的阀杆(142)、导向设置于所述活塞腔(140)内的活塞(143)、与所述阀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阀道(144)、设置于所述活塞腔远离所述阀道一侧的第一通道(145)、与所述第一通道(145)导热连接的第一腔(146),及设置于所述活塞(143)远离所述阀道一侧的压簧(147),所述阀道的侧壁上自远离所述活塞腔的一端起沿轴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微型通道(1410),多个所述微型通道(141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阀道(144)连通;所述第一腔(146)内填充有热膨胀介质且与所述活塞腔(140)靠近所述第一阀道(14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道(141)远离所述活塞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阀道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支路(1a)上位于车载空调蒸发器(2)与多条所述导热通道(10)之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45)连接于所述换热支路(1a),且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琼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