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能源存储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网负荷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存在峰值和峰谷,以往的调峰多使用火电机组。碳中和背景下,绿色能源发电(风能、太阳能)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是也加剧了调峰难度,核心原因在于绿色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偏低,发电量与需求端消耗量匹配难度大。
[0003]储能系统能够将绿色能源发出的电能存储起来,然后将其稳定的输入电网,还能够参与系统调峰。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吸收电动汽车淘汰下来的电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0004]但是在使用安全性上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储能系统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目前的解决方案有物理降温和算法测算等方式,物理降温方式有风冷与液冷两种,算法测算的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来判断单个电池组的运行情况,算法测算的核心是拥有海量数据、准确的判断方式和快速的反应速度,但是考虑到电池组热失控时极快的失控速度,算法测算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箱体(1);多个储能单元(2),顺序设置在集成箱体(1)内,储能单元(2)内自上而下顺序设有多个储能电池模组(3);液冷模组(4),设在集成箱体(1)内;液冷降温板(5),设在储能单元(2)内,每一个液冷降温板(5)的下方均存在一个储能电池模组(3);液冷管道组(6),配置为将储能单元(2)和液冷降温板(5)连入到回路中;充放电模组(7),设在集成箱体(1)内并与储能单元(2)电连接;以及击穿式检测传感器(8),设在储能单元(2)的顶面上,击穿式检测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充放电模组(7)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中,储能单元(2)与液冷模组(4)的连接方式为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降温板(5)倾斜设置;属于同一个储能单元(2)的多块液冷降温板(5)向相同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降温板(5)上的通孔朝向位于液冷降温板(5)上方的储能电池模组(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单元(2)的冷却液输入端处设有流量阀(21),储能单元(2)的冷却液输出端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2);流量阀(21)与温度传感器(22)的控制端均与液冷模组(4)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击穿式检测传感器(8)包括:检测主体(81),设在储能单元(2)的顶面上,检测主体(81)内设有检测腔(82),检测腔(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堉,张佳婧,揭念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