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2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包括:加热壳体、两汇流筒、若干换热组件和交换通道,所述加热壳体内部中空;所述交换通道固定在所述加热壳体内,所述交换通道适于气体流通;两汇流筒分别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的两侧;若干所述换热组件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互相连通,所述换热组件一端与一个汇流筒连通;其中,高温液体自一个汇流筒经所述缓冲翅片后流向另一个汇流筒;所述换热组件适于将热量传递至交换通道内的气体。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提高了气体和液体的热交换效率。气体和液体的热交换效率。气体和液体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反应、加热、混合、扩散等领域,经常会遇到气体混合、雾化、气化等的场合,特别需要气体和液体进行加热处理,现有的气液加热设备普遍存在换热效率低,气体通过时压力降低等问题,同时设备结构复杂,对于能耗较高等情况。因此,研发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包括
[0005]加热壳体、两汇流筒、若干换热组件和交换通道,所述加热壳体内部中空;
[0006]所述交换通道固定在所述加热壳体内,所述交换通道适于气体流通;
[0007]两汇流筒分别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的两侧;
[0008]若干所述换热组件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互相连通,所述换热组件一端与一个汇流筒连通;其中,
[0009]高温液体自一个汇流筒经所述换热翅片后流向另一个汇流筒;
[0010]所述换热组件适于将热量传递至交换通道内的气体。
[0011]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直管、弯头和若干换热翅片,所述直管内部中空,所述直管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内;
[0012]所述弯头固定在所述直管的两端,所述弯头适于连通相邻两直管;
[0013]若干所述换热翅片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直管外壁,且所述换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内。
[0014]作为优选,所述弯头为180
°
弯头。
[0015]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翅片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直管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压沿所述直管径向方向设置。
[0016]作为优选,所述汇流筒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直管连通的通孔,所述汇流筒另一侧固定有一连接法兰。
[0017]作为优选,所述交换通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固定孔。
[0018]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进气法兰和一出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和所述出气法兰均与所述交换通道连通。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提高了加热壳体内气体和液体的交换换热效率,同时,使得液体和气体又互相不影响混合;而换热翅片的设置,提高了气体和高温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
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的立体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直管的立体图;
[0023]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汇流筒的立体图。
[0024]图中:
[0025]1、加热壳体;11、进气法兰;12、出气法兰;2、汇流筒;20、连接法兰;3、换热组件;31、直管;32、弯头;33、换热翅片;4、交换通道;4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包括:加热壳体1、两汇流筒2、若干换热组件3和交换通道4,所述加热壳体1内部中空;所述加热壳体1呈矩形,所述加热壳体1对气体和液体的热交换提供了空间;所述交换通道4固定在所述加热壳体1内,所述交换通道4适于气体流通;所述交换通道4将所述加热壳体1分为三个腔室,且三个腔室之间互相独立,一个汇流筒2固定在一个腔室内;所述汇流筒2适于收集汇流高温水体;两汇流筒2分别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4的两侧;一个汇流筒2适于向换热组件3内输送高温水体,另一个汇流筒2适于收集换热组件3内的高温水体;若干所述换热组件3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4内,所述换热组件3互相连通,所述换热组件3一端与一个汇流筒2连通;其中,高温液体自一个汇流筒2经所述换热翅片后流向另一个汇流筒2;所述换热组件3适于将热量传递至交换通道4内的气体。换热组件3的设置,提高了交换通道4内气体与高温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换热组件3设置在交换通道4内,并相邻两换热组件3之间设有间隙,对交换通道4内的气体的阻力较小,进一步提高了交换通道4对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0028]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直管31、弯头32和若干换热翅片33,所述直管31内部中空,所述直管31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4内;所述直管31的两端贯穿所述固定板40;所述弯头32固定在所述直管31的两端,所述弯头32适于连通相邻两直管31;若干所述换热翅片33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直管31外壁,且所述换热翅片33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4内。所述直管31分为上、中和下三层,且三层直管31分别对称设置,每层直管31均与所述汇流筒2连通,而所述换热翅片33的设置,适于将直管31内的高温水体的热量传输向交换通道4内的气体,从而提高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又避免气体和液体之间直接接触。所述弯头32为180
°
弯头32。弯头32的设置,连通每层对应的两直管31,以使高温水体自一个汇流筒2流入对应的直管31内后,高温水体沿每层的直管31和弯头32流动,并最终流入另一个汇流筒2内。
[0029]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翅片33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直管31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压沿所述直管31径向方向设置。水管的设置,使得直管31内的高温水体能够均匀的
向换热翅片33流动,以使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换热翅片33向交换通道4内流动,而换热翅片33的设置,提高了直管31与交换通道4内的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水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水管内高温水体对换热翅片33的加热效果。
[0030]优选的,所述汇流筒2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直管31连通的通孔,所述汇流筒2另一侧固定有一连接法兰20。汇流筒2侧壁开设的通孔,对应每一层的直管31,这样,在高温水体进入汇流筒2内后,以使每一层的直管31都能够均匀进水,而连接法兰20的设置,便于汇流筒2与进水管连通固定。
[0031]优选的,所述交换通道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板40,两所述固定板40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直管3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固定孔。固定板40的设置,便于连通进气法兰11和出气法兰12;所述加热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进气法兰11和一出气法兰12,所述进气法兰11和所述出气法兰12均与所述交换通道4连通。进气法兰11和出气法兰12的作用,起到连通气管的效果,以便于需要换热的空气与加热壳体1连通。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壳体、两汇流筒、若干换热组件和交换通道,所述加热壳体内部中空;所述交换通道固定在所述加热壳体内,所述交换通道适于气体流通;两汇流筒分别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的两侧;若干所述换热组件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互相连通,所述换热组件一端与一个汇流筒连通;其中,高温液体自一个汇流筒经所述换热组件后流向另一个汇流筒;所述换热组件适于将热量传递至交换通道内的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气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直管、弯头和若干换热翅片,所述直管内部中空,所述直管固定在所述交换通道内;所述弯头固定在所述直管的两端,所述弯头适于连通相邻两直管;若干所述换热翅片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直管外壁,且所述换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交换通道内。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科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