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71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灌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包括灌浆移动板,所述灌浆移动板底部两侧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轮和固定底块,所述灌浆移动板顶部靠近固定底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支架,所述灌浆移动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和限位组件等结构的配合,进而避免了人工手持所产生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向上抬起推动支架,使其带动灌浆移动板底部的两个固定底块向上翘起,同时限位块和圆杆也将会对第二灌浆输送管的一侧进行一个支撑的作用,节省了人工长时间手持第二灌浆输送管进行灌浆所产生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灌浆设备
,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就是利用防止水的灾害工程,包括灌溉、防洪、排泄、蓄洪、航运和其它,灌浆是将某些固化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其他化学材料灌入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中,以填塞岩土中的裂缝和孔隙,防止地基渗漏,提高岩土整体性、强度和刚度。
[0003]目前,在水利工程作业中,工作人员经常会使用相关的灌浆装置对地基或墙壁的裂缝进行水泥的灌输,然而在进行灌浆的过程中灌浆喷头与灌浆机之间通常采用输送管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高处墙壁的裂缝进行灌浆时,一般为人工手持输送带将其出料口放置在需要灌浆的区域随后进行灌浆作业,同时由于输送带的长度较长且内部充斥着水泥等物料,从而导致人工在拿取输送管进行长时间喷浆的过程中会受到其内部水泥的重力作用,进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后续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具有节省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和限位组件等结构的配合,进而避免了人工手持所产生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向上抬起推动支架,使其带动灌浆移动板底部的两个固定底块向上翘起,同时限位块和圆杆也将会对第二灌浆输送管的一侧进行一个支撑的作用,节省了人工长时间手持第二灌浆输送管进行灌浆所产生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包括灌浆移动板,所述灌浆移动板底部两侧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轮和固定底块,所述灌浆移动板顶部靠近固定底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支架,所述灌浆移动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灌浆输送管,所述第一灌浆输送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灌浆输送管,所述灌浆移动板顶部远离推动支架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第二灌浆输送管上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圆环块,所述圆环块远离第二灌浆输送管的一侧与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调节组件上端的外侧均轴承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端的内壁与第二灌浆输送管的表面固定套接。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均与灌浆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均活动卡接有卡销。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下端的内侧均与第二支撑架轴承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上端的内侧轴承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内壁固定套接在第二灌浆输送管的表面。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底块的形状及面积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
固定底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片。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形槽孔,所述圆形槽孔的内径值与卡销后端的外径值相适配卡接。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环块由两段部分组成,所述圆环块固定套接在第二灌浆输送管表面的部分呈现为空心圆环状,所述圆环块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的部分呈现为矩形且其前后两侧均与两个第二支撑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侧壁的间距值大于连接块顶部表面的直径值。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杆有三段部分组成,所述圆杆的前后两段均呈现为圆柱状且与限位块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圆杆的中段部分呈现为空心圆环状且与第二灌浆输送管的表面固定套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和限位组件等结构的配合,进而避免了人工手持所产生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向上抬起推动支架,使其带动灌浆移动板底部的两个固定底块向上翘起,并同时推动推动支架,使其移动至所需灌浆的区域,并向下放置推动支架,使得两个固定底块与地面相接触,随后向外拔出卡销,解除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固定作用,并拉动第二支撑架使其通过圆环块带动第二灌浆输送管在第一灌浆输送管的内部向上移动,这时将会改变第一灌浆输送管和第二灌浆输送管的高度值,同时限位块和圆杆也将会对第二灌浆输送管的一侧进行一个支撑的作用,节省了人工长时间手持第二灌浆输送管进行灌浆所产生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灌浆输送管和限位组件的结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连接块和第二灌浆输送管的结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9]图中:1、灌浆移动板;2、转动轮;3、固定底块;4、连接块;5、第一灌浆输送管;6、第二灌浆输送管;7、调节组件;71、第一支撑架;72、第二支撑架;73、卡销;8、限位组件;81、限位块;82、圆杆;9、推动支架;10、圆环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包括灌浆移动板1,灌浆移动板1底部两侧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和固定底块3,灌浆移动板1顶部靠近固定底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支架9,灌浆移动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灌浆输送管5,第一灌浆输送管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灌
浆输送管6,灌浆移动板1顶部远离推动支架9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7,第二灌浆输送管6上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圆环块10,圆环块10远离第二灌浆输送管6的一侧与调节组件7固定连接,两个调节组件7上端的外侧均轴承连接有限位组件8,限位组件8上端的内壁与第二灌浆输送管6的表面固定套接。
[0022]如图4所示,调节组件7包括第一支撑架71,两个第一支撑架71的底部均与灌浆移动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架71上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架72,两个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的内部均活动卡接有卡销73,两个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形槽孔,圆形槽孔的内径值与卡销73后端的外径值相适配卡接,通过第一支撑架71、第二支撑架72和卡销73以及圆形槽孔的设计,当卡销73卡入至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的内部时,此时即可实现对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的固定连接作用,同时第二支撑架72也可向上活动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高度值的改变,进而便利了后续的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包括灌浆移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移动板(1)底部两侧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和固定底块(3),所述灌浆移动板(1)顶部靠近固定底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支架(9),所述灌浆移动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灌浆输送管(5),所述第一灌浆输送管(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灌浆输送管(6),所述灌浆移动板(1)顶部远离推动支架(9)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7),所述第二灌浆输送管(6)上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圆环块(10),所述圆环块(10)远离第二灌浆输送管(6)的一侧与调节组件(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调节组件(7)上端的外侧均轴承连接有限位组件(8),所述限位组件(8)上端的内壁与第二灌浆输送管(6)的表面固定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第一支撑架(7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71)的底部均与灌浆移动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71)上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架(7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72)的内部均活动卡接有卡销(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限位块(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杨
申请(专利权)人:国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