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27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施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包括喇叭板,喇叭板的内壁设置有导向辊组,导向辊组包括多个呈绞丝状排列的导向辊,导向辊朝小口端的偏心方向倾斜延伸且其辊面与牵引导向绳接触,若干所述封堵结构的中心设置有一条牵引导向绳,牵引导向绳的自由端设置有前导件,牵引导向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涡卷件,涡卷件的末端设置有无线定位器,牵引导向绳和涡卷件均缠绕设置在放卷机构上,若干所述封堵结构按从前导件到涡卷件的顺序逐渐变小。本装置设计合理、适应性较好、抢救时效快、利用率较高且能够为后续的混凝土善后作业提供管涌入口位置信息,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施设备
,涉及一种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涌指的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地下水从粗颗粒的空隙中带走,从而导致土体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的现象。管涌破坏一般有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的破坏。管涌一般发生在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发生部位可以在渗流逸出处,也可以在土体内部,一旦在水利设施出现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管涌出口处形成的是涌流,而管涌入口处形成的是吸引力较大的漩涡。从管涌出口处治理的话产生的效果要远小于在管涌入口直接治理产生的效果,而且在管涌出口处进行封堵的话往往会导致管涌从另一位置喷出,特别是管涌口径已经呈扩大趋势的情况下。
[0003]现有专利CN201310240969.1公开了一种用于江、河、水库等堤坝出现管涌时的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由柔性外皮围成的密闭容器,密闭容器的上部呈球形结构,下部为椎体结构;在密闭容器内间隔设置有上隔层和下隔层,上隔层和下隔层将密闭容器内腔自上而下分割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的容积小于中腔室的容积并大于下腔室的容积;在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内分别填充有空气、水和沙子。该装置可以在水的吸力作用下会堵住孔洞的缺口,制止管涌的发展。不过,由于该装置在漩涡吸引下以不规则的旋转动作朝管涌入口接近,在其从水面进入管涌入口的过程会消耗一段时间,从而影响抢救的时机,特别是在接触管涌入口的瞬间会产生一定的翻转,导致其与管涌通道的配合出现较大的空档,而管涌通道在该装置自动调整姿态的过程中会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进而影响该装置实际的抢救效果;其次,该装置在堵在管涌路径上之后会增加后续寻找管涌入口的难度,不能为后续的机动打入混凝土填洞与善后作业提供有利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管涌处理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适应性较好、抢救时效快、利用率较高且有利于后续机动填洞与善后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个用来封堵管涌入口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喇叭板,所述喇叭板的两端分别为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喇叭板的断面为弧线且其弧心背向封堵结构的中心,所述喇叭板的内壁设置有导向辊组,所述导向辊组包括多个呈绞丝状排列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朝小口端的偏心方向倾斜延伸且其辊面与牵引导向绳接触,若干所述封堵结构的中心设置有一条牵引导向绳,所述牵引导向绳的自由端设置有前导件,所述牵引导向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涡卷件,所述涡卷件的末端设置有无线定位器,所述牵引导向绳和涡卷件均缠绕设置在放卷机构上,若干所述封堵结构按从前导件到涡卷件的顺序逐渐变小。
[0006]作为优选,所述前导件为圆台体结构且其大底端朝向封堵结构,所述前导件的小
底端设置有配重体。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辊组靠近小口端设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涡卷件的最内圈与牵引导向绳连接,所述涡卷件的最外圈与无线定位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涡卷件包括卷簧部,所述卷簧部的最大直径大于100cm且其最小直径小于30cm,所述卷簧部的节距小于8cm,所述卷簧部的最内圈的端部设置有发丝部,所述发丝部包括若干从卷簧部上一体分出的发丝。
[0010]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导向绳包括钢绳部和与钢绳部交接的线绳部,所述钢绳部位于牵引导向绳的前端且其与线绳部的长度比例小于1:7。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放卷机构将牵引导向绳的前端连同前导件放到管涌的漩涡中,管涌漩涡为牵引导向绳提供较大的拉紧力,若干封堵结构陆续释放可沿着牵引导向绳进入漩涡而陆续压在管涌入口,不仅缩短了封堵结构入窝的时间,为抢救管涌危险节约时间,还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再加上涡卷件的最后压制可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抢救效果;利用涡卷件末端的无线定位器可有效提供管涌入口的位置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机动补充混凝土等善后作业提高关键信息。本装置设计合理、适应性较好、抢救时效快、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的轴测图;
[0015]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4为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在放卷之后的工作图;
[0018]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在D

D向的剖视图;
[0019]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在F

F向的剖视图;
[0020]图7为图5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8为实施例提供的涡卷件和无线定位器的轴测图;
[0022]以上各图中:
[0023]1、封堵结构;11、喇叭板;12、导向辊组;121、导向辊;
[0024]2、牵引导向绳;21、钢绳部;22、线绳部;
[0025]3、前导件;31、配重体;
[0026]4、涡卷件;41、卷簧部;42、发丝部;421、发丝;
[0027]5、无线定位器;
[0028]6、放卷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个用来封堵管涌入口的封堵结构1,封堵结构1包括喇叭板11,喇叭板11的两端分别为大口端和小口端,喇叭板11的断面为弧线且其弧心背向封堵结构1的中心,喇叭板11的内壁设置有导向辊组12,导向辊组12包括多个呈绞丝状排列的导向辊121,导向辊121朝小口端的偏心方向倾斜延伸且其辊面与牵引导向绳2接触,若干所述封堵结构1的中心设置有一条牵引导向绳2,牵引导向绳2的自由端设置有前导件3,牵引导向绳2的另一端设置有涡卷件4,涡卷件4的末端设置有无线定位器5,牵引导向绳2和涡卷件4均缠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个用来封堵管涌入口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喇叭板,所述喇叭板的两端分别为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喇叭板的断面为弧线且其弧心背向封堵结构的中心,所述喇叭板的内壁设置有导向辊组,所述导向辊组包括多个呈绞丝状排列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朝小口端的偏心方向倾斜延伸,若干所述封堵结构的中心设置有一条牵引导向绳,所述牵引导向绳的自由端设置有前导件,所述牵引导向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涡卷件,所述涡卷件的末端设置有无线定位器,所述牵引导向绳和涡卷件均缠绕设置在放卷机构上,若干所述封堵结构按从前导件到涡卷件的顺序逐渐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设施管涌安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件为圆台体结构且其大底端朝向封堵结构,所述前导件的小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彭江许衡乔吉仁许尚伟刘曙光张辉修述涛李金杰秦丽芳严彩玲王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