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68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啮合传动有链条,链条的一端连接有随链摆动或升降的马鞍型淬火感应器、另一端设有配重体,配重体的一侧设有导板支架,导板支架上开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在所述配重体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板支架上设有控制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孔内作往复移动的气缸;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上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输送管。该浮动机构具有加装便捷,淬火质量高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淬火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曲轴轴颈表面通过利用淬火设备上的淬火感应器来进行淬火热处理,以增强轴面表层的硬度和强度,从而延长曲轴整体的使用寿命。
[0003]市面上针对轴棒类工件的淬火感应器多为串接于电路且弯曲成螺旋状的铜管结构,在利用这类结构的淬火感应器实施对曲轴轴颈表面的加热淬火时,需给予淬火感应器主动动力,使之与曲轴随动,方可完成对工件的淬火操作,而曲轴的转动也需提高动能,二者若运动不同步,则会使淬火质量降低,但由于二者由两不同动力源输入,势必存在运动偏差。因此,无法保证淬质量,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该浮动机构具有加装便捷,淬火质量高的特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啮合传动有链条,链条的一端连接有随链摆动或升降的马鞍型淬火感应器、另一端设有配重体,配重体的一侧设有导板支架,导板支架上开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在所述配重体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板支架上设有控制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孔内作往复移动的气缸。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上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输送管。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座上的束紧机构;束紧机构包括束紧盘,束紧盘上转动连接有两间隔夹角呈180
°
的束紧臂,束紧臂上设有束紧棒,所述冷却液输送管缠绕并经过两束紧臂上的束紧棒,所述束紧盘上开设有沿其周向作延伸的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设在所述束紧臂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束紧盘上设有一端连接束紧盘、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块的拉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支架,感应器支架上设有由一段中空金属管弯曲成半圆柱状的加热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器支架上设有耐磨垫块。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体呈半包裹结构,所述加热体围设形成与外界相连通的加热区,所述冷却液输送管的管口朝向加热区,所述冷却液输送管的管口与加热区间设有网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板支架上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所述配重体设在直线滑块上。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体的下方设有设在导板支架上的防护架。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该浮动机构可加装于淬火设备,使浮动机构上的马鞍型淬火感应器可架设在曲轴轴颈上并随曲轴作被动运动,致使二者同步,从而提升淬火质量,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用于体现束紧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用于体现束紧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用于体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用于体现加热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和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包括机座(图中未示出),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1和第二链轮2,所述第一链轮1和第二链轮2上啮合传动有链条3,链条3的一端连接有随链摆动或升降的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另一端设有配重体5,配重体5的一侧设有导板支架6,导板支架6上开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孔7,第一限位孔7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在所述配重体上的第一限位块8,所述导板支架6上设有控制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孔内作往复移动的气缸9。
[0024]进一步的,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包括感应器支架41,感应器支架41上设有由一段中空金属管弯曲成半圆柱状的加热体42。
[0025]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支架41上设有耐磨垫块43。
[0026]进一步的,所述导板支架6上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直线滑轨17,直线滑轨17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18,所述配重体5设在直线滑块18上。
[0027]进一步的,所述配重体5的下方设有设在导板支架6上的防护架19。
[0028]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跨骑在需完成轴颈表面淬火的曲轴轴颈上,在当曲轴轴颈作转动时,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随动,期间,气缸9按设定频率伸缩,以此拖拽配重体5,经链轮和链条传动,从而实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的随动。
[0029]其中,通过耐磨垫块43的设置,用作衬垫使用,避免工件与加热体42接触,也使工件与加热体42保持合适的淬火距离。
[0030]其中,通过直线滑轨17配合直线滑块18的设置,起到了配重体5作垂直上下运动过程中的滑动导向作用。
[0031]其中,通过防护架19的设置,起到了对配重体5的防坠和保护作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0032]实施例2
[0033]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上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输送管10。
[003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座上的束紧机构;束紧机构包括束紧盘11,束紧盘11上转动连接有两间隔夹角呈180
°
的束紧臂12,束紧臂12上设有束紧棒13,所述冷却液输送管10缠绕并经过两束紧臂12上的束紧棒13,所述束紧盘11上开设有沿其周向作延伸的第二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4内滑动连接有设在所述束紧臂12上的第二限位块15,所述束紧盘11上设有一端连接束紧盘、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块的拉簧16。
[0035]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冷却机构设置,必然存在冷却液输送管10,并由于马鞍型淬火感应器4作随动,导致冷却液输送管10也需一并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啮合传动有链条,链条的一端连接有随链摆动或升降的马鞍型淬火感应器、另一端设有配重体,配重体的一侧设有导板支架,导板支架上开设有呈垂直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在所述配重体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板支架上设有控制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孔内作往复移动的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鞍型淬火感应器上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输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轴颈表面淬火用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座上的束紧机构;束紧机构包括束紧盘,束紧盘上转动连接有两间隔夹角呈180
°
的束紧臂,束紧臂上设有束紧棒,所述冷却液输送管缠绕并经过两束紧臂上的束紧棒,所述束紧盘上开设有沿其周向作延伸的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玉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维德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