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42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及方法,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毫米波雷达及分别与毫米波雷达连接的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所述组合仪表,用于根据车辆状态,启动毫米波雷达,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声光报警和安全门开启;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实时检测车厢内人员,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所述监控一体机,用于依据检测结果,上报报警信息给管理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车辆基础部件联合毫米波雷达,对车内人员进行检测,有效提升学童乘车安全性,杜绝学童被遗忘在车内隐患的发生。童被遗忘在车内隐患的发生。童被遗忘在车内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校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校车已经成为孩子们上下学常用的交通工具;然而便捷的校车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被遗忘”在车内威胁孩子们年幼的生命,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次儿童被遗忘在校车内而导致意外发生的事故,随着车辆的停止,车厢内温度迅速增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经过高温照射,有害气体积聚,一旦有儿童被遗忘在车里,他们并没有一定的意识和行为能力去执行警报和寻求帮助,因此极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伤害。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校车防遗忘系统在其检测方面,它们主要采用光、空气、温度、压力、摄像头面部识别、软件法等方法来检测校车内是否有儿童滞留,这些方法效果不佳,容易受到电子设备干扰,同时儿童不在坐位上时,压力法也就无法正常发出警报,摄像头面部识别法设备复杂、成本高,摄像有死角,从而降低遗忘人员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及方法,利用车辆基础部件联合毫米波雷达,对车内人员进行检测,有效提升学童乘车安全性,杜绝学童被遗忘在车内隐患的发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
[0008]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及分别与毫米波雷达连接的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
[0009]所述组合仪表,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后,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声光报警和安全门开启;
[0010]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实时检测车厢内人员,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
[0011]所述监控一体机,用于依据检测结果,上报报警信息给管理平台。
[0012]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之间通过CAN总线协议通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仪表,预设防遗忘唤醒管脚、雷达控制管脚、报警控制管脚和安全门控制管脚;
[0014]所述防遗忘唤醒管脚,连接整车电源翘板开关和乘客门信号,用于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组合仪表;
[0015]所述雷达控制管脚,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开启人员检测;
[0016]所述报警控制管脚,控制校车警示灯和呼救器的继电器吸合,实现声光报警功能;
[0017]所述安全门控制管脚,控制安全门开启的继电器吸合,实现远程开启电控锁安全门功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存在两种模式:工作模式和休眠模式;
[0019]所述毫米波雷达,在工作模式下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车内有生命特征信号,则进入休眠模式;
[0020]所述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在工作模式下预设时长内未收到毫米波雷达的检测结果,则进入休眠模式。
[0021]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仪表,还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毫米波雷达的状态。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的工作方法。
[0023]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4]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组合仪表,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
[0025]毫米波雷达实时检测车厢内人员,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
[0026]依据检测结果,组合仪表进行声光报警和安全门开启,监控一体机上报报警信息。
[0027]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组合仪表,具体为:判断车辆发动机是否处于熄火状态且乘客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满足判断条件则认为整车所有成员已经下车,通过防遗忘唤醒管脚,启动组合仪表,并通过CAN总线协议给毫米波雷达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
[0028]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一体机接收到管理平台下发的安全门开启指令后,满足无车速信号且有毫米波雷达上报的检测结果的条件下,通过CAN总线协议给组合仪表发送安全门开启指令。
[0029]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仪表工作模式下,若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毫米波雷达发送的控制指令则自动进入休眠模式;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毫米波雷达发送的控制指令,则将休眠时长再增加预设时长。
[0030]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一体机工作模式下,若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毫米波雷达发送的控制指令则自动进入休眠模式;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毫米波雷达发送的控制指令,则将休眠时长再增加预设时长。
[0031]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在校车常规防遗忘功能基础上,结合采用60GHz/79GHz频段大带宽、高精度毫米波雷达,对呼吸、心跳等车内活体高精度探测;通过接收整车熄火、锁车等信号,组合仪表做出逻辑判断,决定何时启动和停止检测等;实现车内防遗忘系统全自动化检测、响应、执行无缝联动;实现人工+全自动化双重“防遗忘”检测功能,为有效提升学生乘坐安全性,避免因照管人员工作疏忽,导致学生被遗忘在封闭的车厢内安全隐患发生。
[0033]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5]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0036]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0037]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9]实施例一
[004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利用车辆基础部件联合毫米波雷达实现车内遗忘人员的智能检测报警,如图1所示,系统由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呼救器、校车警示灯、电控锁安全门组成,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之间通过CAN总线协议通信,电路图如图2所示。
[0041]组合仪表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后,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声光报警和安全门开启。
[0042]组合仪表预设防遗忘唤醒管脚、雷达控制管脚、报警控制管脚和安全门控制管脚。
[0043]通过控制整车电源翘板开关和乘客门信号两个继电器的常闭管脚,将蓄电池电源连接至组合仪表的防遗忘唤醒管脚,用于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组合仪表。
[0044]当车辆状态为“车辆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且乘客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向防遗忘唤醒管脚发送信号,即防遗忘唤醒管脚有效时,组合仪表上的液晶显示屏点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雷达,及分别与毫米波雷达连接的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所述组合仪表,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后,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声光报警和安全门开启;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实时检测车厢内人员,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所述监控一体机,用于依据检测结果,上报报警信息给管理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之间通过CAN总线协议通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预设防遗忘唤醒管脚、雷达控制管脚、报警控制管脚和安全门控制管脚;所述防遗忘唤醒管脚,连接整车电源翘板开关和乘客门信号,用于根据车辆状态,自动启动组合仪表;所述雷达控制管脚,发送工作请求使能信号给毫米波雷达,开启人员检测;所述报警控制管脚,控制校车警示灯和呼救器的继电器吸合,实现声光报警功能;所述安全门控制管脚,控制安全门开启的继电器吸合,实现远程开启电控锁安全门功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存在两种模式:工作模式和休眠模式;所述毫米波雷达,在工作模式下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车内有生命特征信号,则进入休眠模式;所述组合仪表和监控一体机,在工作模式下预设时长内未收到毫米波雷达的检测结果,则进入休眠模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车防遗忘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还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毫米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栋李又祥王学永于东超汪余鑫任甲鑫黄志宇吕天宝王效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