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05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包括平台底座、测试轴、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电磁加载缸、压力传感器和加载外壳,所述加载外壳同轴套设在测试轴上,该加载外壳的内侧壁与待测轴承的外圈相互贴合,所述电磁加载缸固定安装在平台底座靠近测试底座的位置上,该电磁加载缸的推动杆朝向测试底座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电磁加载缸的推动杆上,推动杆的端部抵接到加载外壳上,所述加载外壳上开设有测温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采用电磁加载缸实现载荷加载,实现与压力传感器配合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加载力的调控方便。载力的调控方便。载力的调控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平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轴承出厂的过程中,需要对轴承施加较高载荷,并且在转速较高的情况下验证轴承能否实现客户要求的轴承温升和漏脂性能,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试验过程中要对轴承的温度、轴承的载荷、轴承的转速、轴承的振动以及测试时间进行监控。
[0003]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310240268.8,名称为一种密封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温升试验装置及方法,其通过驱动轴、驱动电机、加力与测量装置的设置,以实现对于轴承的温升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拧紧螺母通过螺纹和螺柱产生轴向移动,拉动加力与测量装置的S型传感器变形,变形所产生的径向力F为试验载荷,然而上述加载方式对于加载力的调控十分的不方便,需要手动的去拧动拧紧螺母,进而改变轴向移动距离,最终完成加载力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载力的调控方便的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包括平台底座、测试轴、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平台底座上设有测试底座,测试轴可旋转的穿设在测试底座内,待测轴承套接在测试轴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测试轴联动,以带动测试轴旋转,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测试底座的上方用于测量待测轴承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包括电磁加载缸、压力传感器和加载外壳,所述加载外壳同轴套设在测试轴上,该加载外壳的内侧壁与待测轴承的外圈相互贴合,所述电磁加载缸固定安装在平台底座靠近测试底座的位置上,该电磁加载缸的推动杆朝向测试底座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电磁加载缸的推动杆上,推动杆的端部抵接到加载外壳上,所述加载外壳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装置通过测温孔检测待测轴承外圈的温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载外壳朝向电磁加载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载板,该加载板的中部固定有加载块,所述电磁加载缸推动杆的端部同轴固定有加载头,所述加载头背向推动杆的一端呈半球状,并抵接在加载块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轴中部设有底座环,该底座环将测试轴分为两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同轴套接有夹持环组,通过夹持环组夹持固定待测轴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环组包括内夹环和外夹环,所述测试底座内设有辅助轴承,测试轴从辅助轴承中穿过,所述内夹环和外夹环相互配合夹持固定待测轴承内圈,其中内夹环背向待测轴承的一端与底座环相抵,外夹环背向待测轴承的一端与辅助轴承内圈相抵,所述内夹环呈中空圆台状,大端面与底座环相抵,小端面与待测轴承内圈
相抵,其中大端面的直径大于底座环的直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器,所述传动器固定在平台底座靠近测试底座的位置上,其内穿设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测试轴通过膜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载外壳朝向传动器的一端同轴套接有阻挡环,所述阻挡环背向传动器一端的内环壁部分与待测轴承的外圈抵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平台底座、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和测温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轴承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而采用了电磁加载缸、压力传感器和加载外壳组合而成的加载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拧动拧紧螺母产生轴向移动的方式,加载缸的加载力能够更加方便调控,且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可实现加载过程为闭环控制,进而也实现加载载荷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测试底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4]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包括平台底座3、测试轴1、驱动装置2、加载装置4和测温装置5,所述平台底座3上设有测试底座6,测试轴1可旋转的穿设在测试底座6内,待测轴承套接在测试轴1上,所述驱动装置2与测试轴1联动,以带动测试轴1旋转,所述测温装置5设置在测试底座6的上方用于测量待测轴承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4包括电磁加载缸41、压力传感器42和加载外壳43,所述加载外壳43同轴套设在测试轴1上,该加载外壳43的内侧壁与待测轴承的外圈相互贴合,所述电磁加载缸41固定安装在平台底座3靠近测试底座6的位置上,该电磁加载缸41的推动杆朝向测试底座6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42安装在电磁加载缸41的推动杆上,推动杆的端部抵接到加载外壳43上,所述加载外壳43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装置5通过测温孔检测待测轴承外圈的温度,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测试平台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待测轴承内圈套接在测试轴1上,然后再将加载外壳43套接在待测轴承的外圈上,测试时测试轴1高速旋转,而待测轴承和加载外壳43处于静止状态,之后通过电磁加载缸41的作用,施加加载力到加载外壳43上,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加载力,加载力便会通过加载外壳43将载荷分别施加到待测轴承上,如此就避免了轴承在试验过程中只受单点载荷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对于载荷的调控只需要通过外部的电气控制柜更改电磁加载缸41的参数即可,整体的调控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调控精度也就更高。
[0015]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加载外壳43朝向电磁加载缸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载板44,该加载板44的中部固定有加载块46,所述电磁加载缸41推动杆的端部同轴固定有加载头45,所述加载头45背向推动杆的一端呈半球状,并抵接在加载块46上,通过加载板4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于加载力的分散,而通过加载块46的设置,便能够有效的实现收集电磁加载缸41输出的加载力,之后通过加载块46和加载板44的作用便可有效的实
现收集加载力然后再进行分散作用,而通过加载头45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电磁加载该41施加的加载力集中的效果。
[0016]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试轴1中部设有底座环11,该底座环11将测试轴1分为两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同轴套接有夹持环组12,通过夹持环组12夹持固定待测轴承,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两个测试工位,有效的增加测试效率。
[0017]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环组12包括内夹环121和外夹环122,所述测试底座6内设有辅助轴承,测试轴1从辅助轴承中穿过,所述内夹环121和外夹环122相互配合夹持固定待测轴承内圈,其中内夹环121背向待测轴承的一端与底座环11相抵,外夹环122背向待测轴承的一端与辅助轴承内圈相抵,所述内夹环121呈中空圆台状,大端面与底座环11相抵,小端面与待测轴承内圈相抵,其中大端面的直径大于底座环11的直径,通过内夹环121和外夹环1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包括平台底座(3)、测试轴(1)、驱动装置(2)、加载装置(4)和测温装置(5),所述平台底座(3)上设有测试底座(6),测试轴(1)可旋转的穿设在测试底座(6)内,待测轴承套接在测试轴(1)上,所述驱动装置(2)与测试轴(1)联动,以带动测试轴(1)旋转,所述测温装置(5)设置在测试底座(6)的上方用于测量待测轴承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4)包括电磁加载缸(41)、压力传感器(42)和加载外壳(43),所述加载外壳(43)同轴套设在测试轴(1)上,该加载外壳(43)的内侧壁与待测轴承的外圈相互贴合,所述电磁加载缸(41)固定安装在平台底座(3)靠近测试底座(6)的位置上,该电磁加载缸(41)的推动杆朝向测试底座(6)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42)安装在电磁加载缸(41)的推动杆上,推动杆的端部抵接到加载外壳(43)上,所述加载外壳(43)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装置(5)通过测温孔检测待测轴承外圈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外壳(43)朝向电磁加载缸(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载板(44),该加载板(44)的中部固定有加载块(46),所述电磁加载缸(41)推动杆的端部同轴固定有加载头(45),所述加载头(45)背向推动杆的一端呈半球状,并抵接在加载块(4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滚动轴承高速温升性能试验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钊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