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0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通过将半船在船坞建造,巨型总段在船坞外建造,并将半船在落墩状态下通过将巨型总段起浮后在船坞内与半船对接,完成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半船固定,巨型总段起浮对接的方法,缩短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的效率与精度,缩短了船舶建造周期。造周期。造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尤其涉及到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坞始终是船厂的核心资源,船坞最大限度地利用十分重要,船舶建造周期缩短是一项永久研究的课题。目前许多船厂利用船坞、船台空隙资源开展了两艘半船分别建造,然后分别下水后在水下漂浮对接,利用浮船坞或者干船坞快速完成对接工作,达到提升资源利用、缩短船舶周期的目的;但是这样水下对接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短板:一是两个半船分界困难,由于船舶空船重量分布极不均匀,分成两半后两个半船的吃水很难保持一致,所以要么选择打较多的压载水,要么选择合适的分界线,但这与半船利用空隙资源产生矛盾;二是半船漂对接较困难,需要设置特别的工装水上作业实现刚性定位,对接时间较长,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将半船固定,巨型总段起浮对接的方法,缩短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的效率与精度,缩短了船舶建造周期。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第一步,半船与巨型总段划分建造,所述半船布置在后续整船建造的船坞位置上建造,所述巨型总段在船坞外建造;
[0007]第二步,半船与巨型总段建造完成后进行浮态平衡测试,并在半船所在的船坞岸边设置基准线并设立基准高度标杆,在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前布置精度测量靶点,所述基准线与与半船搭载基准中心线平行,所述基准高度标杆的高度与半船搭载基准理论高度一致;
[0008]第三步,半船起浮,并打开坞门将在船坞外建造完成的巨型总段拉入船坞再关闭坞门;
[0009]第四步,利用船坞拖拽机构将半船拖至船坞内的落墩位置,将激光全站仪布置在半船观测点观测精度测量靶点,当半船到达落墩位置进行抽水处理使半船落实在坞墩上,半船的位置不再发生位移;
[0010]第五步,半船落墩结束后,利用船坞拖曳机构将巨型总段移到接近半船所在位置,同时将激光全站仪布置在巨型总段观测点观测精度测量靶点,使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并上船测量半船与巨型总段对接面精度的状况;
[0011]第六步,当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精度符合要求后,完成半船与巨型总段的对接。
[0012]上述第一步中的半船包括整船的艉部和机舱区域,所述巨型总段包括半船以外的
货舱段或货舱段与艏部区域。
[0013]上述第二步中的半船与巨型总段进行理论浮态平衡测试具体为当半船和巨型总段建造完成后,根据浮态平衡计算向半船和巨型总段中打压载水,将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后再次对半船和巨型总段进行实际浮态平衡测量,再通过实际浮态测量结果对半船和巨型总段打压载水或加压铁,使半船和巨型总段满足浮态平衡要求;当船坞或船台承重不能支撑打压载水后的半船和巨型总段,则先将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后再打压载水进行浮态平衡调整。
[0014]上述第二步中的半船所在的船坞岸边的基准线设置的步骤具体为:当船坞半船原地起浮后原地定位落墩,则船坞岸边基准线与半船搭载基准中心线平行,基准高度标杆的高度基准与半船搭载基准高度一致;当船坞半船原地起浮后不在原地定位落墩,则船坞岸边基准线与半船落墩位置处的坞墩布置中心线平行,基准高度标杆的基准点高度与半船落墩位置处的坞墩摆放的基准高度一致。
[0015]上述第二步中的在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前布置精度测量靶点具体为:先确定半船和巨型总段的定位基准线,所述定位基准线包括中心线、高度基准线和肋位线;在半船上设置3个精度测量靶点,在巨型总段上设置2个精度测量靶点,所述半船和巨型总段上的精度测量靶点均匀布置;并根据半船和巨型总段的中心线、高度基准线和肋位线分别测量半船和巨型总段所在靶点的半宽值、高度值和肋位值。
[0016]上述第四步中半船落墩的具体步骤为:当半船达到落墩位置处时,船坞进行抽水处理,同时利用布置在半船观测点的激光全站仪观测精度测量靶点,当半船船体距坞墩200mm时,船坞进行缓慢抽水,同时将船坞拖拽机构中拖拽半船的钢丝绳拉紧使半船落在落墩位置,半船落墩后再进行抽水处理使船坞水深减小200

500mm,使半船相对于落墩位置不再发生位移;所述布置在船坞上的半船观测点与半船上的精度测量靶点对应,半船落墩后,半船上的两侧的精度测量靶点的实际半宽值与中间精度测量靶点的半宽值误差不大于7mm,半船上的两侧的精度测量靶点的肋位实际值与中间精度测量靶点的基准线理论肋位值的误差不大于15mm。
[0017]上述第五步中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的具体步骤为:利用船坞拖曳机构将巨型总段移到接近半船位置,当巨型总段距离半船500mm时,将船坞进行抽水处理,使巨型总段船底距巨型总段落墩位置的坞墩高度200mm时,利用船坞拖拽机构缓慢拖曳巨型总段与半船靠近,同时利用布置在巨型总段观测点的激光全站仪观测精度测量靶点,直到巨型总段到达落墩位置处;所述布置在船坞上的巨型总段观测点与巨型总段上的精度测量靶点对应,巨型总段落墩后,确定巨型总段的两个靶点的实际半宽值与巨型总段实际中心线重新计算的理论值误差不大于7mm,巨型总段的肋位实际值与根据半船实船肋位值重新计算的理论值误差范围为0

10mm,测量巨型总段高度偏差值与半船实船高度值误差不超过7mm。
[0018]上述第五步中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后上船测量半船与巨型总段之间的间隙、半宽、高度和中心线是否符合船舶建造标准,否则再向船坞内注水,让巨型总段起浮继续调整,直到符合船舶建造标准。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如下技术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通过将半船固定,巨型总段
起浮对接的方法,缩短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的效率与精度,缩短了船舶建造周期。
[0021]2.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在每次拖曳作业时只需一个浮态,降低了操作要求,提高了对接效率,节省了对接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中的半船与巨型总段划分结构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中的半船和巨型总段的精度测量靶点、肋位值、高度值和半宽值结构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中的基准线、半船和巨型总段观测点分布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中的半船与巨型总段对接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中的半船与巨型总段对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半船与巨型总段划分建造,所述半船布置在后续整船建造的船坞位置上建造,所述巨型总段在船坞外建造;第二步,半船与巨型总段建造完成后进行浮态平衡测试,并在半船所在的船坞岸边设置基准线并设立基准高度标杆,在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前布置精度测量靶点,所述基准线与与半船搭载基准中心线平行,所述基准高度标杆的高度与半船搭载基准理论高度一致,第三步,半船起浮,并打开坞门将在船坞外建造完成的巨型总段拉入船坞再关闭坞门;第四步,利用船坞拖拽机构将半船拖至船坞内的落墩位置,将激光全站仪布置在半船观测点观测精度测量靶点,当半船到达落墩位置进行抽水处理使半船落实在坞墩上,半船的位置不再发生位移;第五步,半船落墩结束后,利用船坞拖曳机构将巨型总段移到接近半船所在位置,同时将激光全站仪布置在巨型总段观测点观测精度测量靶点,使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并上船测量半船与巨型总段对接面精度的状况;第六步,当巨型总段与半船对接精度符合要求后,完成半船与巨型总段的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半船包括整船的艉部和机舱区域,所述巨型总段包括半船以外的货舱段或货舱段与艏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的半船与巨型总段进行理论浮态平衡测试具体为当半船和巨型总段建造完成后,根据浮态平衡计算向半船和巨型总段中打压载水,将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后再次对半船和巨型总段进行实际浮态平衡测量,再通过实际浮态测量结果对半船和巨型总段打压载水或加压铁,使半船和巨型总段满足浮态平衡要求;当船坞或船台承重不能支撑打压载水后的半船和巨型总段,则先将半船和巨型总段起浮后再打压载水进行浮态平衡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的半船所在的船坞岸边的基准线设置的步骤具体为:当船坞半船原地起浮后原地定位落墩,则船坞岸边基准线与半船搭载基准中心线平行,基准高度标杆的高度基准与半船搭载基准高度一致;当船坞半船原地起浮后不在原地定位落墩,则船坞岸边基准线与半船落墩位置处的坞墩布置中心线平行,基准高度标杆的基准点高度与半船落墩位置处的坞墩摆放的基准高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与巨型总段半浮态下快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于舫吴佩庄劲松金健博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