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831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首层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水平度以及相邻两层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相对高度L;选取预装场地,将待吊装的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其中,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的高度根据相对高度L确定,第一层可拆卸甲板四周区域的平面度根据所述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水平度确定;将预装总组件吊装至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并与所述舷侧甲板进行拼接;该方法减少了船台阶段的吊装次数,可减少甲板吊装上船后在密闭空间内的焊接及余量修割等工作,提升船舶的船台建造效率,降低建造过程的安全隐患。降低建造过程的安全隐患。降低建造过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可拆卸甲板的吊装,也就是将可拆卸甲板安装在相应的舷侧甲板的安装开口上。一些船舶由于工程需要,可拆甲板的吊装必须放在在设备进舱后进行。目前,每层可拆甲板均为单独吊装,吊装效率相对较低影响船台门吊吊装效率,可拆甲板吊装上船后角焊缝和高低方向余量修割均处于密闭舱室中,作业效率相对较低、安全性较差,严重影响到船舶建造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首层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水平度以及相邻两层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相对高度L;选取预装场地,将待吊装的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其中,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的高度根据相对高度L确定,第一层可拆卸甲板四周区域的平面度根据所述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水平度确定;将预装总组件吊装至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并与所述舷侧甲板进行拼接。
[0005]优选地,所述舷侧甲板开设的安装开口以及可拆卸甲板均为矩形;测量所述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围区域的水平度时,采用全站仪测量该安装开口四角区域的水平度;根据测得的所述安装开口四角区域的水平度调整第一层可拆卸甲板四角区域的水平度。
[0006]优选地,各层可拆卸甲板组装成预装总组件时,需在预装场地上勘画互相垂直的中心参考直线和肋位参考直线,每层可拆卸甲板的中心线参照中心参考直线位置,选取可拆卸甲板的预定肋位线参照肋位参考直线位置,实现各层可拆卸甲板相对位置的确定。
[0007]优选地,根据确定的围板壁的高度,在高度方向上将围板壁高度余量切割至预定余量。
[0008]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其中,通过相邻两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的相对垂直高度,确定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的高度,并且通过测量首层舷侧甲板安装开口周边区域水平度的方式,确定与之相应的第一层可拆卸甲板四周的水平度,进而减少了船台阶段的吊装次数,实现可拆卸甲板与相应层次的舷侧甲板安装开口的匹配,提高了船台吊装设备的吊装效率;同时,可减少甲板吊装上船后在密闭空间内的焊接及余量修割等工作,提升船舶的船台建造效率,降低建造过程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预装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00、舷侧甲板;101、首层舷侧甲板;102、第二层舷侧甲板;103、第三层舷侧甲板;104、第四层舷侧甲板;110、安装开口;201、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2、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3、第三层可拆卸甲板;204、第四层可拆卸甲板;210、预装总组件;300、围板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6]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的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首层舷侧甲板101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水平度以及相邻两层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相对高度L;S2、选取预装场地,将待吊装的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210,其中,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300的高度根据相对高度L确定,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四周区域的平面度根据首层舷侧甲板101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水平度确定;S3、将预装总组件210吊装至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并与舷侧甲板100进行拼接。其中,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需拼接在首层舷侧甲板101上。
[0017]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210,其中,通过相邻两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相对垂直高度,确定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300的高度,并且通过测量首层舷侧甲板101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水平度的方式,确定与之相应的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四周的水平度,进而减少了船台阶段的吊装次数,实现可拆卸甲板与相应层次的舷侧甲板100安装开口110的匹配,提高了船台吊装设备的吊装效率;同时,可减少甲板吊装上船后在密闭空间内的焊接及余量修割等工作,提升船舶的船台建造效率,降低建造过程的安全隐患。
[0018]舷侧甲板100开设的安装开口110以及可拆卸甲板均为矩形;测量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周围区域的水平度时,采用全站仪测量舷侧甲板100该安装开口110四角区域的水平度;根据测得的安装开口110四角区域的水平度调整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四角区域的水平度。选择测量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四角区域以及可拆卸甲板四周区域的水平度,使得测量工作更加方便。
[0019]各层可拆卸甲板组装成预装总组件210时,需在预装场地上勘画互相垂直的中心
参考直线和肋位参考直线,每层可拆卸甲板的中心线参照中心参考直线位置,选取可拆卸甲板的预定肋位线参照肋位参考直线位置,实现各层可拆卸甲板相对位置的确定。
[0020]当然,对可拆卸甲板安装为预装总组件210时,可采用正态安装或反态安装。本实施例中,可拆卸甲板组装成预装总组件210时,采用的是正态安装,以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以及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的组装为例。具体的,首先在预装场地上勘画下相互垂直的中心参考线与肋位参考线,拼接过程中,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和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的中心线均与中心参考线重合,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和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的预定肋位线均与肋位参考线重合,再通过焊接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下的围板壁300与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进而实现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与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的拼接。根据实际工程,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与第二层可拆卸甲板202在船艏艉方向等长,并且安装完成后,两层可拆卸甲板的相应位置的肋位线均重合,因此,可选取沿着船艏到船艉第一条肋位线作为预定肋位线。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安装可拆卸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测量首层舷侧甲板(101)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水平度以及相邻两层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相对高度L;选取预装场地,将待吊装的若干层可拆卸甲板组装为预装总组件(210),其中,相邻两层可拆卸甲板之间围板壁(300)的高度根据相对高度L确定,第一层可拆卸甲板(201)四周区域的平面度根据所述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周边区域的水平度确定;将预装总组件(210)吊装至舷侧甲板(100)的安装开口(110),并与所述舷侧甲板(100)进行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多层甲板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甲板(100)开设的安装开口(110)以及可拆卸甲板均为矩形;测量所述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强瞿峥玮吴楠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