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7679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9
提供了三层无缝软胶囊,包括核心、包裹核心的中间保护层和包裹中间保护层的皮膜层,所述中间保护层包含27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胶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无缝软胶囊采用滴制方法形成,在不同的各液流速及特定频率的传导下,形成稳定装量的类球形胶丸。然而,无缝胶囊的皮膜仍普遍存在“厚度不均”和“油滴”的缺点。为了减少无缝胶囊的皮膜“厚度不均”和“油滴”问题,可以在膜组合物或胶囊内容物中添加诸如界面张力调节剂和凝胶促进剂的组分。
[0003]无缝软胶囊可以包含多层结构的无缝软胶囊,例如两层无缝胶囊和三层两层无缝胶囊。JP2015199698A提供一种含磷脂的两层无缝胶囊,由于在制造含有磷脂的油的单层膜的无缝胶囊时,胶丸无法成型,因此将胶囊内容物进一步与HLB3或更低的乳化剂复合。JP2022026425A提供一种两层无缝软胶囊,在胶囊内容物中含有按重量计85%或更多的磷脂酰胆碱的磷脂,可以减少无缝胶囊中的厚度不均和油滴问题。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在内容物中添加含85%磷脂酰胆碱的磷脂,或者磷脂和HLB<3乳化剂形成复配,已解决了两层无缝软胶囊油滴的问题。
[0004]但是,对于三层两层无缝胶囊,仍然需要解决厚度不均和油滴等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三层无缝软胶囊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喷嘴是同心的,因此来自里面的核心、中间层的气泡和油滴不可避免会留在皮膜层里形成小油滴,当其直径超过胶皮横截直径的1/3,导致产品无法成型或容易在油滴处破裂、漏油。三层无缝软胶囊由于其结构与两层无缝软胶囊不同,且所用配方存在差异,目前仍未有报道解决三层无缝软胶囊的油滴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能够解决皮膜中油滴占比过大导致无法成型或容易破裂漏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三层无缝软胶囊在中间保护层包含磷脂,并限定其与油性物质的比例,能够解决减少无缝软胶囊制造过程皮膜中油滴过大导致的胶囊容易破裂漏油,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7]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包括核心、包裹核心的中间保护层和包裹中间保护层的皮膜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保护层包含279

294重量份的第一油性物质和6

21重量份的磷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磷脂含磷脂酰胆碱10

60wt%。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油性物质是室温呈凝固状态且熔点为40

60℃的硬化油或硬化油组合物。
[00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核心包含0.5

100份重量份的活性物质和400

500重量份的第二油性物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油性物质是室温呈凝固状态且熔点为24

64℃的硬化油或复配硬化油。
[000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皮膜层包含80

320重量份的水溶性胶凝剂和10

125重量份的增塑剂。
[00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油性物质选自棕榈油、起酥油、椰子油、氢化大豆油、氢化棕榈油、极度氢化棕榈油、氢化椰子油、成分分提棕榈硬酯、棕榈油精、棕榈超级油精、棕榈双油精、棕榈中间馏分、棕榈油酯交换油脂、棕榈分离油酯交换油脂、可可脂或代可可脂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油性物质是起酥油或配比为4:6~9:1的起酥油与棕榈油组合。
[00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性物质是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为粉末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粉末平均粒径为10

250微米。
[00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包括益生菌、维生素、乳铁蛋白和酵素中一种或多种。
[00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和/或乳酸菌。
[00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中一种或多种。
[00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水溶性胶凝剂包含明胶、卡拉胶、琼脂、结冷胶、果胶、淀粉中一种或多种。
[001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水溶性胶凝剂包含明胶和果胶,其中果胶与明胶的重量比为1:10

3: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果胶选自低酯果胶和/或酰胺果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果胶的酯化度DE<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果胶的酰胺化度DA为0

25%。
[001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增塑剂选自甘油、山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磷脂选自大豆磷脂、葵花磷脂和蛋黄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油性物质选自棕榈油、起酥油、椰子油、氢化大豆油、氢化棕榈油、极度氢化棕榈油、氢化椰子油、成分分提棕榈硬酯、棕榈油精、棕榈超级油精、棕榈双油精、棕榈中间馏分、棕榈油酯交换油脂、棕榈分离油酯交换油脂、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保护层的熔点比核心的熔点高0

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胶皮含水量为2

10wt%。
[0023]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本文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的方法,包括:将第一油性物质在60~85℃下溶化完全,加入磷脂,搅拌均匀后,降温至40~60℃,以获得中间层溶液。
[00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方法包括:
[0025](1)溶胶:将水溶性胶凝剂和增塑剂预混分散均匀,在搅拌下加入到水中,在55~85℃下加热搅拌至胶体溶解并除去气泡;
[0026](2)配料:A)里层溶液配制方法:将第二油性物质在60~85℃下融化完全,降温至40~50℃加入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充分搅拌均匀,除去气泡即可得到里层溶液;B)中间层溶液配制方法:将第一油性物质在60~85℃下溶化完全,加入磷脂,搅拌均匀后,降温至40~60℃;
[0027](3)滴制:使用无缝软胶囊滴制设备,选用3层滴头进行滴制;
[0028](4)干燥:采用转笼进行干燥,直至胶皮水分至2~10%。
[0029]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在食品、保健品或药品中的用途。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可以减少无缝胶囊中的厚度不均和油滴占比,保证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容易破裂、漏油,并且中间保护层可以保护核心免受水分影响,保证益生菌活性或维生素类等功效成分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营养品和药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包含”与“包括”、“含有”同义,并且是包括端点在内或是开放式的,并且不排除额外的未叙述的要素或方法步骤。“包含”是权利要求语言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意思指存在所述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无缝软胶囊,包括核心、包裹核心的中间保护层和包裹中间保护层的皮膜层,所述中间保护层包含279

294重量份的第一油性物质和6

21重量份的磷脂;所述磷脂含磷脂酰胆碱10

60wt%;所述第一油性物质是室温呈凝固状态且熔点为40

60℃的硬化油或硬化油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其中核心包含0.5

100份重量份的活性物质和400

500重量份的第二油性物质,第二油性物质是室温呈凝固状态且熔点为24

64℃的硬化油或复配硬化油;和/或皮膜层包含80

320重量份的水溶性胶凝剂和10

125重量份的增塑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其中第一油性物质选自棕榈油、起酥油、椰子油、氢化大豆油、氢化棕榈油、极度氢化棕榈油、氢化椰子油、成分分提棕榈硬酯、棕榈油精、棕榈超级油精、棕榈双油精、棕榈中间馏分、棕榈油酯交换油脂、棕榈分离油酯交换油脂、可可脂或代可可脂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地,第一油性物质是起酥油或配比为4:6~9:1的起酥油与棕榈油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其中活性物质是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优选地,其中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为粉末状,其粉末平均粒径为10

250微米;优选地,其中所述遇水和/酸不稳定的物质包括益生菌、维生素、乳铁蛋白和酵素中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其中所述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和/或乳酸菌;优选地,其中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中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无缝软胶囊,其中所述水溶性胶凝剂包含明胶、卡拉胶、琼脂、结冷胶、果胶、淀粉中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水溶性胶凝剂包含明胶和果胶,其中果胶与明胶的重量比为1:10

3:10;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李绪发方素琼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