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患者口服输送装置,胶囊在患者的胃肠道内降解。涂有药物并位于胶囊内的膨胀带膨胀并与胃肠道内部接触,使药物通过胃肠道扩散。在一段时间后,膨胀带降解并通过胃肠道。胀带降解并通过胃肠道。胀带降解并通过胃肠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膨胀带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覆有药物的膨胀带,并且该膨胀带构造成通过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来输送药物。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正在接受药物或某些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治疗的患者,口服该化合物通常最为方便。然而,一些化合物的性质使得它们一旦被消耗就不能保持其活性。例如,一些化合物一旦被置于胃肠(GI)系统的环境中,就会变性、消化或者失活。此外,一些化合物在通过时从胃肠系统扩散到血流中的速率很低,这可能会妨碍向患者输送足够的剂量。对于具有这些特征的化合物,患者通常通过注射接受化合物,这是痛苦和不方便的。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能够成功地输送在口服时无效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患者口服药物输送装置,胶囊在患者的胃肠(GI)道内降解。涂有药物并位于胶囊内的膨胀带膨胀并与胃肠道内部连接/对接/接触(interface),使药物通过/贯穿胃肠道扩散。在一段时间后,膨胀带降解并通过胃肠道。
[00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生物可降解胶囊;和卷绕在可生物降解胶囊内的膨胀带,该膨胀带包括:基底;在基底上的接触表面/对接表面;和施加到对接表面的固体药物;其中所述膨胀带构造成在所述可生物降解胶囊至少部分地降解后膨胀,所述对接表面构造成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并且所述膨胀带进一步构造成在患者的胃肠道内降解。
[000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肠溶衣;肠溶衣内的多个基底,其中多个基底片段联接在一起;跨越所述多个基底片段的对接表面,其中所述对接表面构造成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以及施加到对接表面的药物,该药物配置成通过患者的胃肠道内部被吸收。
[000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构造成降解的胶囊;卷绕在胶囊内并构造成在胶囊降解后至少部分地展开和降解的基底;在基底上的对接表面,该对接表面径向面向外并构造成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和施加到对接表面上并构造成通过通过患者的胃肠道的内部扩散而进入患者血流的药物。
[000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可生物降解胶囊、可膨胀带和置于可膨胀带上的固体药物,其中,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具有可膨胀带卷绕在胶囊内的承载构型、可膨胀带在胶囊降解时至少部分地展开以使固体药物与患者接触的膨胀构型和可膨胀带降解以穿行通过患者的崩解/塌缩构型。
附图说明
[0008]通过结合附图参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以
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本专利技术本身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
[0009]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药物输送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为承载构型;
[0010]图2是图1所示药物输送装置的膨胀带的透视图,示出为膨胀构型;
[0011]图3
‑
6是在胃肠道内激活的图1所示药物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0012]图7
‑
8是图2所示膨胀带的透视图,包括多种药物应用图案;
[0013]图9
‑
10是具有不同基底厚度的图1所示的药物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0014]图11
‑
12是图2所示膨胀带的透视图,其具有不同的基底片段;和
[0015]图13是图11所示膨胀带在胃肠道中部分降解的透视图。
[0016]在若干视图中,相应的参考字符表示相应的部分。这里阐述的范例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这些范例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
‑
2,公开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100。出于本公开的目的,药物被理解为可以给患者/使用者施用的任何生物活性化合物。药物输送装置100包括胶囊200和膨胀带300。
[001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胶囊200可生物降解,并构造成溶解或者分解。胶囊200构造成在胶囊200的环境变化时降解,包括pH值、温度、光、化学浓度、电流或电压、压力、速度、加速度或任何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在图示的示例中,胶囊200构造成当从低pH值环境(例如胃)移动到相对较高pH值环境(例如小肠)时降解。因此,胶囊200可以构造成在沿着胃肠道的不同点处降解。胶囊200可以由围绕膨胀带300的固体壳体/实心壳体构成。胶囊200可通过将胶囊200的两个部分放在一起并通过摩擦、焊接、粘合剂或机械联接方式联接这些部分来构造。胶囊200也可以被喷涂或以其他方式施加为覆盖膨胀带300的涂层。胶囊200可以包括或涂覆有肠溶衣,该肠溶衣构造成在胃中保持稳定,但在肠的较高碱性pH值下分解。示例性的肠溶衣包括羟甲基纤维素(和其它纤维素衍生物)和聚乙烯醇,但是,也可以提供任何合适的肠溶衣。
[0019]在图示实施例中,膨胀带300由多层材料组成,至少包括基底320、对接表面310和置于对接表面310上的药物350。膨胀带300构造成在承载构型中卷绕在胶囊200内(参见图1),并且在膨胀构型中在胶囊200溶解或从胶囊200移除后膨胀并至少部分地展开(参见图2)。
[0020]膨胀带300的基底320可包括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单层、相同材料的多层或具有不同特性的不同材料的多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基底320由形状记忆材料构成,例如形状记忆聚合物,其构造成响应于水分、pH值、光、化学浓度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膨胀或展开至膨胀构型。基底320可由弹性材料(例如,柔性的和类似弹簧的但也是刚性的材料)构成,该弹性材料通过胶囊200(或胶囊200内的可溶解的包裹物或带)被强制并保持在承载构型,但当胶囊200降解超过预定点时径向向外弹回膨胀构型。弹性材料适于在药物通过胃肠壁输送后溶解或降解。用于基底320的示例性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生物吸收/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例如聚乙醇酸、聚乳酸、聚己内酯或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其可包括聚乙二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底320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仍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底320可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纤维素酯、聚乙烯衍生物或其他生物惰性/安全材料构成。膨胀带300的基底320可以是模切/平压裁断、激光切割、挤压、铸造或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标准聚合物成形
工艺形成的。
[0021]膨胀带300的对接表面310径向朝外,与患者的胃肠道接触,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接表面310位于基底320的外表面上。对接表面310和基底320可以是同一构件,其中对接表面310是基底320的外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接表面310是施加到基底320的外表面的不同层(例如涂层)。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可溶胀/吸水膨胀型(swellable)材料的附加层置于或涂覆在基底320上。可溶胀材料可以包括例如水凝胶,其适于在与流体(例如胃肠道内的流体)相互作用时溶胀。该层的溶胀为带300提供了额外的展开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可生物降解胶囊;和卷绕在可生物降解胶囊内的膨胀带,所述膨胀带包括:基底;在基底上的对接表面;和施加到对接表面的固体药物;其中,膨胀带构造成在可生物降解胶囊至少部分地降解后膨胀,对接表面构造成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并且膨胀带还构造成在患者的胃肠道内降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基底包括多个基底片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通过可生物降解粘合剂联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相配合以限定所述对接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基底形成为连续的单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基底由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热塑性聚氨酯、聚乙醇酸、聚乳酸和聚己内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基底由聚乙醇酸、聚乳酸、聚己内酯和聚乙二醇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材料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可生物降解胶囊构造成在可生物降解胶囊周围的环境中发生pH值变化之后降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基底具有约0.1毫米至约0.3毫米的厚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固体药物以重复的点状图案施加到对接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对接表面包括粘膜粘合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固体药物包括肽和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13.一种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肠溶衣;处于肠溶衣内的多个基底片段,其中多个基底片段联接在一起;跨越所述多个基底片段的对接表面,其中,对接表面构造成与患者的胃肠道内部接触;和施加到对接表面的药物,所述药物配置成通过患者的胃肠道内部被吸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具有弯曲边界或直线边界。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通过粘合剂联接在一起。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和所述粘合剂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在患者的胃肠道内降解并穿行通过患者的胃肠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和所述粘合剂中的至少一者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纤维素酯或聚乙烯衍生物构成。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服药物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基底片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伊莱利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