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香菇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香菇栽培模式所采用的次潮菇补水方式主要有注射式和浸泡式,比较费时费力。长棒栽培采用人工针刺压力补水;方包栽培是将菌包移至喷淋室放置12小时,再移回出菇室;短袋栽培是将连筐摆放在大棚内地面的窝口菌包喷水后放置24小时,然后再盖上一个筐子将菌包翻转,排出多余积水后再翻转回正以备长出次潮菇。香菇的采摘方式,层架式栽培如香菇长棒栽培其采摘时,内侧的子实体需要伸手进去采摘,或者将菌棒(约2.85kg,较重)取出来采摘,比较麻烦费力;而短袋栽培模式是平放在地面,仅是单层栽培,空间利用率低,采摘需要下蹲弯腰,也比较费力。日本方包栽培只适合工厂化栽培,对温光湿气水等环境以及菌种的特性要求高,需要配套相关的机械设备,投资成本高。此外,香菇长棒栽培一般采用3层袋制作菌棒,由于所填充的培养料较多,是短袋的2倍以上,培养时的发热量较高,摆放过密时易造成“烧菌”,并且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两次刺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包括:将木屑、麸皮和石膏按比例混合搅匀得到香菇培养料;用窝口填料打包机制包后,将菌包置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将灭菌后的菌包冷却,接入香菇栽培种并置于培养室进行培养;降低培养室温度并增加光照,对菌包进行后熟处理;将后熟转色的菌包开袋并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采收以及休养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香菇培养料的配比与搅拌,并利用窝口填料打包机制包;步骤二,将菌包置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并于灭菌后冷却至常温;步骤三,拔出菌包窝口处预置的接种棍,接入香菇栽培种进行培养;步骤四,对菌包进行后熟处理后移至出菇室网格栽培架的托盘中;步骤五,进行首潮菇出菇管理后采收首潮菇,采收后进行休养管理;步骤六,休养管理后进行二潮菇出菇管理,并采收二潮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香菇培养料的配比与搅拌包括:将长期堆积的阔叶树种杂木屑过筛并筛出粒度为4~6mm的木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80%的木屑与19%的麸皮、1%的石膏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并控制在58~62%;利用窝口填料打包机制包,袋子规格为对折径18cm
×
长度36cm
×
厚度4丝,填料高度20cm,菌包中央孔洞直径2.5cm,深度10~12cm,每包湿料重1.0~1.1kg。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菌包装入灭菌周转车堆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过程为锅内温度上升至105℃保持30min后上升至115℃保持30min,再上升至121℃保持180min,灭菌温度为0.15MPa,最后焖置60min,待气压平衡后出锅;将灭菌后的菌包置于冷却室,冷却室使用前按每立方米利用4g气雾消毒剂点燃熏蒸消毒;利用风扇或制冷机组对灭菌后的菌包降温至常温。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菇墙式托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当灭菌后的菌包温度降至22~26℃时,拔出窝口处预置的接种棍,接入香菇栽培种,每袋栽培量18~22g;在窝口处塞入灭菌过的棉花,接种后将菌包放入培养室的培养架上,相邻菌包间预留1~2cm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