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68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1.1在冷库钢结构屋顶中部布置抽风机;1.2,在顶部闷顶内布置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在侧面闷顶内布置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1.3,在冷库建筑保温墙的顶部、底部分别布置与侧面闷顶相通的电动百叶窗;2.1,单片机控制器实时采集空气温度传感器温度值;2.2,当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电动百叶窗、抽风机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冷库顶部闷顶和侧面闷顶的不同温度,开启相应的电动百叶窗和抽风机,对冷库闷顶进行降温处理,很好地提高了冷库闷顶通风效果,减小了冷藏间与闷顶之间的温差,降低了冷库运行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中的冷库闷顶温度控制,尤其是涉及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冷库的热量外泄,钢结构冷库大多采用在钢柱内侧和冷库顶部设置聚氨酯复合板作为内保温层,同时考虑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钢结构冷库在钢柱外部需设置建筑保温层,冷库顶部设置钢结构屋顶;因此,在顶部聚氨酯复合板与钢结构屋顶之间、钢柱内侧聚氨酯复合板与钢柱外侧建筑保温墙之间就形成了封闭空间,即闷顶(相互连通的顶部闷顶和侧面闷顶)。在夏季受日光照射等因素影响,会造成闷顶内温度过高,使得冷库内(冷藏间)与外侧(闷顶)温差过大,这就加快了冷库跑冷,降低了冷库保温效果。为降低闷顶温度,一般在闷顶上、下设置通风窗,通过气压差加快空气流通,但通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实现提高冷库闷顶通风效果,减小冷藏间与闷顶之间的温差,降低冷库能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建立和温度控制执行;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建立,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1,在冷库钢结构屋顶中部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抽风机,若干个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库闷顶内腔相通,抽风机的出风口与大气相通;步骤1.2,在顶部闷顶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在侧面闷顶内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个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若干个所述低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2米;步骤1.3,在冷库建筑保温墙的顶部、底部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与所述侧面闷顶相通的顶部电动百叶窗、底部电动百叶窗;所述顶部电动百叶窗高度与所述顶部闷顶高度相等;步骤1.4,将所述抽风机、顶部电动百叶窗、底部电动百叶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将所述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执行,包括下述步骤:步骤2.1,单片机控制器实时采集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顶部闷顶和侧面闷顶内的温度值;步骤2.2,当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未超过设定的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顶部电动
百叶窗、关闭底部电动百叶窗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控制指令;步骤2.3,当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未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超过设定的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底部电动百叶窗、关闭顶部电动百叶窗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控制指令;步骤2.3,当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分别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和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底部电动百叶窗、关闭顶部电动百叶窗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控制指令;步骤2.4,当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均未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和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关闭顶部电动百叶窗、底部电动百叶窗和抽风机控制指令。可选择地,步骤1.1中,当冷库横跨度较大时,将若干个所述抽风机分为两排,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库钢结构屋顶中线两侧。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对钢结构冷库闷顶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冷库顶部闷顶和侧面闷顶的不同温度,开启相应的电动百叶窗和抽风机,对冷库闷顶进行降温处理,很好地提高了冷库闷顶通风效果,减小了冷藏间与闷顶之间的温差,降低了冷库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现以两跨钢结构冷库为例进行描述。
[0008]一、建立冷库闷顶温度控制系统:步骤1.1,在冷库钢结构屋顶1中线左、右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派抽风机2,每排抽风机的个数由冷库的大小和防火分区的数量来确定;各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库闷顶内腔相通,抽风机的出风口与大气相通;步骤1.2,在顶部闷顶3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创享智能CX

CWZ01);优选地或示例性地,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为两排,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顶部闷顶与左、右侧面闷顶5的衔接处;在左、侧面闷顶5内分别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排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创享智能CX

CWZ01),每排低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距离地面高度为2米;步骤1.3,在冷库左、右侧建筑保温墙6的顶部、底部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排与左、右侧面闷顶5相通的顶部电动百叶窗7.1、底部电动百叶窗7.2;优选地或示例性地,顶部电动百叶窗7.1高度与顶部闷顶3高度相等;步骤1.4,将抽风机2、顶部电动百叶窗7.1、底部电动百叶窗7.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器(型号:STM32F103RCT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将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完成冷库闷顶温度控制系统的建立。
[0009]所述温度控制执行,包括下述步骤:步骤2.1,单片机控制器实时采集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发送的顶部闷顶3和左右侧面闷顶5内的温度值;步骤2.2,当左侧或/和右侧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发送的温度值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而左侧或/和右侧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发送的温度值未超过设定的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相应侧的顶部电动百叶窗7.1、关闭相应侧的底部电动百叶窗7.2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2控制指令;步骤2.3,当左侧或/和右侧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发送的温度值未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发送的温度值超过设定的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相应侧的底部电动百叶窗7.2、关闭相应侧的顶部电动百叶窗7.1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2控制指令;步骤2.3,当左侧或/和右侧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发送的温度值分别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和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开启相应侧的底部电动百叶窗7.2、关闭相应侧的顶部电动百叶窗7.1控制指令,同时发出开启抽风机2控制指令;步骤2.4,当左侧或/和右侧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1和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4.2发送的温度值均未超过设定的顶部温度值和底部温度值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关闭所有的顶部电动百叶窗7.1、底部电动百叶窗7.2和抽风机2控制指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冷库闷顶自动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建立和温度控制执行;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建立,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1,在冷库钢结构屋顶中部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抽风机,若干个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库闷顶内腔相通,抽风机的出风口与大气相通;步骤1.2,在顶部闷顶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在侧面闷顶内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个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若干个所述低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2米;步骤1.3,在冷库建筑保温墙的顶部、底部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与所述侧面闷顶相通的顶部电动百叶窗、底部电动百叶窗;所述顶部电动百叶窗高度与所述顶部闷顶高度相等;步骤1.4,将所述抽风机、顶部电动百叶窗、底部电动百叶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将所述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执行,包括下述步骤:步骤2.1,单片机控制器实时采集顶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发送的顶部闷顶和侧面闷顶内的温度值;步骤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雨魏丽吴沛然李海波秦嵩魏新生刘勇王文郭变茹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