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83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冷库,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能够置入冷库中,冷库在与预冷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预冷装置包括水箱层、组件安装层、控流装置、装载箱组以及静压箱组;循环气流由配置在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静压箱组能够使得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循环气流包括从冷风机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预冷装置的第一定向气流以及从静压箱组流出并流入冷风机的第二定向气流。该方法通过上述系统将预冷装置置入冷库中形成压差,提升包装后切花间的冷空气流速,使切花与冷空气快速对流换热,提升切花降温速率,使切花快速降温锁鲜,延长切花保鲜期。长切花保鲜期。长切花保鲜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处理、切花保鲜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处理系统,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切花采收后,失去了根部的养分吸收,但是切花的养分消耗仍在继续。切花的呼吸作用成为养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同时切花的观赏时间和采后生理状态与切花的养分含量及呼吸代谢密切相关。温度是切花的呼吸代谢决定性因素。温度越高,呼吸代谢越强,切花观赏期越短。切花从温室采收后会携带大量的田间热,田间热会使切花处于较高的温度,促进自身的呼吸作用,进而加速切花的衰老,降低切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去除切花的田间热能够降低切花的基础代谢,延缓切花的衰老。目前多采用预冷的方式快速去除切花的田间热,将切花的温度降至冷藏温度。并且通过预冷处理还能够抑制切花病菌滋生,防止切花劣变,延长瓶插寿命。
[0003]当前对于农产品的预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现有技术CN105901117A公开了一种果蔬双温区压差预冷装置及方法,包括厢体,在一个厢体本体内设置两个隔热结构厢体和一个维护结构箱体,两个隔热结构厢体分别配设不同的两套预冷装置,根据该两套预冷装置结构的不同分别配设了不同的两套制冷系统,该两套制冷系统分别向两个隔热结构厢体供送冷空气。同时,两个制冷系统中均设有风机,在风机的电机上设有变频器,通过维护结构箱体内设置的无线变频器,远程控制器遥控所述变频器来调控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风机的转速,最终达到根据不同隔热结构厢体内各种果蔬的相应预冷温度而提供不同的供冷量,还同时到达预冷温度的目的。
[0004]但切花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有其自身特殊性,切花的价值主要在于观赏性。为了使切花在采后最大限度提升和保持观赏性,切花需要经过分级、包装等一系列采后处理措施。其中,为了避免切花在采后流通中可能受到的机械损伤和过度失水损害切花观赏价值,切花常采用严密的内外包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护。同时为了采后处理操作方便,提高处理效率,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以上处理。这使得带有较高的温度的切花被严密的包装,造成切花采后降温困难。在空间十分有限的包装箱内,由于切花带有的较高温度,使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迅速在包装箱内积累,造成包装箱内温度再次升高,从而继续加速切花呼吸代谢,形成高温、高呼吸代谢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探索出适用于对包装后切花进行快速预冷的设备和方法。
[0005]目前,我国切花产业主要采用冷库预冷,难以实现对包装后的切花快速预冷降温,对于适用于包装后的切花快速降温的压差预冷技术的改进较少。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包括冷库,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能够置入所述冷库中,所述冷库在与所述预冷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所述预冷装置包括水箱层、组件安装层、控流装置、装载箱组以及静压箱组;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所述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所述静压箱组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一定向气流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的第二定向气流。通过在冷库中使用压差预冷装置,提升包装后切花降温速率,使切花快速降温锁鲜,延长切花保鲜期。
[0008]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能够以循环路径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所述冷库内的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是指,所述预冷装置的所述静压箱组与所述冷风机处于同一竖直方向;预设规律是指,若干个所述预冷装置顺序交替进入所述冷库内并在所述冷库中处于预设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组件安装层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所述组件安装层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的控制模块。
[0010]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顶部的组件安装层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所述组件安装层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的控制模块,所述组件安装层的底面贴合设置所述静压箱组。
[0011]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所述水箱层,所述水箱层与所述预冷装置的底面之间且远离所述静压箱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预冷装置的侧面并行配置的控流装置,所述控流装置被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限定。
[0012]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的顶部设置彼此贴合的水箱层与组件安装层,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由所述组件安装层的底面以及所述预冷装置的若干内壁限定。所述预冷装置的壳层采用高导热合金面板加龙骨的形式组装形成。一方面通过合金面板加龙骨的金属特性和结构,使压差预冷装置结构坚固可靠,同时避免生锈等腐蚀,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另一方面,通过高导热合金面板的快速导热特性,利用冷库的冷环境,对压差预冷装置进行降温,包括压差预冷装置上部水箱中的水,使加湿器雾化的水处于低温,帮助预冷切花进行降温。同时利用压差预冷装置静压箱组的低温,使流经切花升温后的空气经过压差预冷装置的箱体后得到再次降温。
[0013]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在所述水箱层与所述组件安装层的贴合处配置有与所述第二隔板并行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与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0014]优选地,所述控流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水箱层连接的输水管,配置在所述控流装置内部的用于对流经所述控流装置的气体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与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控流装置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加湿器对进入切花封装盒的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切花因空气湿度和切花含水量差异,造成预冷过程失水,同时利用水的高比热容对循环空气进行二次降温。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配置装载切花的装载箱组,所述装载箱组由若干个切花封装盒堆叠而成。
[0016]优选地,所述切花封装盒的两端分别配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送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三隔板的第三送风口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装载箱组与所述水箱层之间设置有卷帘电机,所述卷帘电机能够基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收卷和下放用于封闭所述切花封装盒之间的空隙的密封帆布。
[0018]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方法,包括提供冷库,将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放入能够形成循环气流的冷库内,所述循环气流能够穿快速过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并对所述预冷装置内的切花进行快速预冷;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所述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所述静压箱组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包括冷库(100),其特征在于,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能够置入所述冷库(100)中,所述冷库(100)在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所述预冷装置(200)包括水箱层(210)、组件安装层(220)、控流装置(230)、装载箱组(240)以及静压箱组(250);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100)顶部的冷风机(101)和所述预冷装置(200)搭载的静压箱组(250)限定,所述静压箱组(250)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101)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250)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101)的第二定向气流(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能够以循环路径(104)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所述冷库(100)内的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是指,所述预冷装置(200)的所述静压箱组(250)与所述冷风机(101)处于同一竖直方向;预设规律是指,若干个所述预冷装置(200)顺序交替进入所述冷库(100)内并在所述冷库(100)中处于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顶部的组件安装层(220)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221),所述组件安装层(220)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221)的控制模块(300),所述组件安装层(220)的底面贴合设置所述静压箱组(2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顶部还设置有所述水箱层(210),所述水箱层(210)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底面之间且远离所述静压箱组(250)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并行配置的控流装置(230),所述控流装置(230)被所述预冷装置(200)的第一隔板(231)与第二隔板(234)限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在所述水箱层(210)与所述组件安装层(220)的贴合处配置有与所述第二隔板(234)并行的第三隔板(251),所述第一隔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平谷瑞丰孙小明马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