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41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焊点外观的3D模型;根据3D模型获取焊点参数,所述焊点参数至少包括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根据预设基准条件对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进行判断,获得焊点外观检测情况;当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均检测合格,则判定焊点外观检测合格,否则,焊点外观检测不合格,输出焊点外观检测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3D高度扫描可以利用高度计算来区别出来焊道中的凹坑和凸起部分,提高检测图像的对比度,降低残次品率,同时通过对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进行判断,能够保证检测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降低漏识别率和误识别率。识别率。识别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PACK工艺已经成为电池市场生产的主流,大功率激光焊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功率激光焊接决定于电池组产品的通流能力,成本,质量,以及电池的一致性,适应各种产品的设计以满足生产需求,大功率焊接焊点检测方法也是行内的瓶颈,所以大功率焊接焊点外观检测直接体现产品的质量,以及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
[0003]在大功率焊接领域,焊接质量不合格包括虚焊、缺焊、焊偏、焊道堆积以及熔池缺失等,质量不合格会造成焊点电流无法持久、或电流无法通过焊点,现有技术中对于焊点的检测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平面拍照识别焊点外观,平面拍照焊道圆环区域都是黑色的,无法区别焊道中的凹坑,凸起等,而且检测图像的对比度低,容易忽略不合格焊点,提高了残次品率。
[0004]2、现有技术中针对大功率焊接焊点检测方法的精度低、稳定性差,有着较高的漏识别率和误识别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通过3D高度扫描可以利用高度计算来区别出来焊道中的凹坑和凸起部分,提高检测图像的对比度,降低残次品率,同时通过对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进行判断,能够保证检测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降低漏识别率和误识别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方法包括:S100:获取焊点外观的3D模型。
[0007]S200:根据3D模型获取焊点参数,所述焊点参数至少包括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
[0008]S300:根据预设基准条件对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进行判断,获得焊点外观检测情况。
[0009]S400:当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均检测合格,则判定焊点外观检测合格,否则,焊点外观检测不合格,输出焊点外观检测情况。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对所述焊点外观进行3D扫描获取3D高度;对所述焊点外观进行平面拍照获取平面图像;
将所述3D高度和平面图像组合成像获取所述3D模型。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焊点外观采用3D扫描高度与平面拍照结合,进行组合成像为3D模型,弥补了平面拍照的缺点,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别焊道中的凹坑,凸起的技术问题,提高检测图像的对比度,降低残次品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焊点形状,至少包括:圆环形状、焊道形状以及第一相对距离L1。
[0013]所述第一相对距离L1为焊点的圆环中心与汇流排中心的相对距离。
[0014]获取所述圆环面积,至少包括:第一圆环面积S1、第二圆环面积S2以及第三圆环面积S3。
[0015]所述第一圆环面积S1根据焊点的整体圆环计算。
[0016]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2根据焊道的外圆计算。
[0017]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3根据焊道的内圆计算。
[0018]获取所述焊道高度,至少包括:第一相对高度H1以及第二相对高度H2。
[0019]所述第一相对高度H1为焊道表面与汇流排表面的相对高度。
[0020]所述第二相对高度H2为汇流排表面与电芯极柱表面的相对高度。
[0021]其中,L1、S1、S2、S3、H1以及H2为大于零的实数。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设基准条件,至少包括:第一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焊点形状,至少包括:圆环形状是否存在的判断、焊道形状是否完整的判断、以及第二相对距离L11;所述第二相对距离L11为预设焊点的圆环中心与汇流排中心的相对距离;第二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圆环面积,至少包括:预设第一圆环面积基准S11、第二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21,S22]以及第三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31,S32];以及第三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焊道高度,至少包括:预设第一相对高度基准范围[H11,H12]、第二相对高度基准

H13、以及第三相对高度基准H21;其中,L11、S11、S21、S22、S31、S32、H11、H12、H13以及H21均为大于零的实数。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示例性的,第一基准条件中L11为2mm。
[0024]第二基准条件以焊道宽度2.0~2.6mm,汇流排中心孔直径5mm为基准,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获得,其中,通过计算可得S11为78.50mm2;S21为50.24mm2;S22为60.41mm2;S31为28.26mm2;S32为18.09mm2。
[0025]第三基准条件以电芯极柱表面为基准,焊道高度为0.5~1.0mm为相对基准,其中,H11为0.5mm;H12为1.0mm;

H13为1.2mm;H21为1.7mm。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00,包括:对所述焊点形状进行判断,具体包括:当圆环形状存在,则进入判断焊道形状;否则,判定为缺焊,所述焊点形状检测不合格;当焊道形状完整,则进入判断第一相对距离L1;否则,判定为焊道缺失,所述焊点形状检测不合格;当L1>L11,则判定为焊偏,否则,所述焊点形状检测合格;其中,L1为第一相对距离;L11为预设的第二相对距离。
[0027]示例性的,表面没有圆环形状判为漏焊,表面圆环不完整判为焊道缺失,汇流排中心孔与焊道圆环中心距相差大于2mm的判为焊偏。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对所述圆环面积进行判断,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圆环面积S1进行判断:当S1>=S11时,则S1检测合格,进入判断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2;否则,S1检测不合格,则所述圆环面积检测不合格;当S1<S11时,则判定为虚焊;对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2进行判断:当S2∈[S21,S22]时,则S2检测合格,进入判断所述第三圆环面积S3;否则,S2检测不合格,则所述圆环面积检测不合格;当S2<S21时,则判定为虚焊;对所述第三圆环面积S3进行判断:当S3∈[S31,S32]时,则S3检测合格,圆环面积检测合格;否则,S3检测不合格,则所述圆环面积检测不合格;当S3>S31时,则判定为缺焊或焊偏;其中,S1为第一圆环面积;[S11,S12]为预设第一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2为第二圆环面积;[S21,S22]为预设第二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3为第三圆环面积;[S31,S32]为预设第三圆环面积基准范围。
[0029]示例性的,以焊道宽度2.0~2.6mm,汇流排中心孔直径5mm为基准,根据焊道的外圆,内圆分别计算面积,圆环面积小于基准数为虚焊,内圆面积大于基准为缺焊或焊偏,外圆直径小于基准为虚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00:获取焊点外观的3D模型;S200:根据3D模型获取焊点参数,所述焊点参数至少包括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S300:根据预设基准条件对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进行判断,获得焊点外观检测情况;S400:当所述焊点形状、圆环面积以及焊道高度均检测合格,则判定焊点外观检测合格,否则,焊点外观检测不合格,输出焊点外观检测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对所述焊点外观进行3D扫描获取3D高度;对所述焊点外观进行平面拍照获取平面图像;将所述3D高度和平面图像组合成像获取所述3D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焊点形状,至少包括:圆环形状、焊道形状以及第一相对距离L1;所述第一相对距离L1为焊点的圆环中心与汇流排中心的相对距离;获取所述圆环面积,至少包括:第一圆环面积S1、第二圆环面积S2以及第三圆环面积S3;所述第一圆环面积S1根据焊点的整体圆环计算;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2根据焊道的外圆计算;所述第二圆环面积S3根据焊道的内圆计算;以及获取所述焊道高度,至少包括:第一相对高度H1以及第二相对高度H2;所述第一相对高度H1为焊道表面与汇流排表面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二相对高度H2为汇流排表面与电芯极柱表面的相对高度;其中,L1、S1、S2、S3、H1以及H2为大于零的实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基准条件,至少包括:第一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焊点形状,至少包括:圆环形状是否存在的判断、焊道形状是否完整的判断、以及第二相对距离L11;所述第二相对距离L11为预设焊点的圆环中心与汇流排中心的相对距离;第二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圆环面积,至少包括:预设第一圆环面积基准S11、第二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21,S22]以及第三圆环面积基准范围[S31,S32];以及第三基准条件,用于判断所述焊道高度,至少包括:预设第一相对高度基准范围[H11,H12]、第二相对高度基准

H13、以及第三相对高度基准H21;其中,L11、S11、S21、S22、S31、S32、H11、H12、H13以及H21均为大于零的实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对所述焊点形状进行判断,具体包括:当圆环形状存在,则进入判断焊道形状;否则,判定为缺焊,所述焊点形状检测不合格;当焊道形状完整,则进入判断第一相对距离L1;否则,判定为焊道缺失,所述焊点形状检测不合格;
当L1>L11,则判定为焊偏,否则,所述焊点形状检测合格;其中,L1为第一相对距离;L11为预设的第二相对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对所述圆环面积进行判断,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圆环面积S1进行判断:当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郭庆明毛旭宏王成钟权杜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智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